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21)
2023(13749)
2022(11381)
2021(10523)
2020(8505)
2019(18898)
2018(18817)
2017(35951)
2016(19266)
2015(21838)
2014(21595)
2013(21593)
2012(20432)
2011(18745)
2010(19203)
2009(18109)
2008(17623)
2007(16130)
2006(14752)
2005(13569)
作者
(55758)
(46595)
(46327)
(43633)
(28879)
(22075)
(20895)
(17939)
(17552)
(16661)
(15792)
(15366)
(14644)
(14583)
(14166)
(14158)
(13561)
(13497)
(13328)
(13228)
(11845)
(11624)
(11347)
(10800)
(10614)
(10538)
(10506)
(10206)
(9470)
(9262)
学科
(91621)
经济(91539)
(53704)
(50828)
管理(45059)
农业(33830)
中国(31102)
(30515)
企业(30515)
地方(29322)
方法(27521)
业经(25702)
数学(23022)
数学方法(22859)
(18398)
(17251)
(15979)
(15969)
贸易(15963)
银行(15956)
(15603)
(15569)
(15419)
地方经济(15126)
(14959)
金融(14957)
(14770)
环境(14304)
产业(13750)
技术(13559)
机构
学院(280434)
大学(272837)
(120188)
经济(117557)
管理(103235)
研究(100129)
理学(87040)
理学院(86039)
管理学(84755)
管理学院(84232)
中国(78853)
(60467)
(58719)
科学(58442)
(53798)
(50311)
中心(46809)
农业(45816)
(45550)
研究所(44806)
业大(43376)
财经(40910)
(40426)
师范(40104)
北京(37181)
(36792)
(36653)
经济学(35461)
(35338)
(32257)
基金
项目(176328)
科学(138839)
研究(138588)
基金(123214)
(105423)
国家(104371)
社会(88664)
科学基金(88635)
社会科(83645)
社会科学(83631)
(72802)
基金项目(65169)
教育(61343)
编号(59971)
(58964)
自然(51249)
自然科(49918)
自然科学(49908)
成果(49010)
自然科学基金(48958)
资助(47998)
(46225)
课题(42011)
重点(39897)
(38462)
发展(38395)
(37756)
(37105)
国家社会(36118)
(35088)
期刊
(151572)
经济(151572)
研究(88151)
中国(66687)
(64381)
农业(43589)
学报(38792)
科学(38528)
(36905)
教育(36493)
管理(36419)
(33250)
金融(33250)
业经(31548)
大学(30799)
学学(28730)
技术(25819)
经济研究(21806)
问题(21650)
(20756)
财经(19447)
(16948)
农业经济(15875)
农村(15816)
(15816)
经济问题(14991)
世界(14593)
图书(14446)
(14413)
商业(14412)
共检索到4501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振宇  李俊奎  
农村文化产业是从地域上对文化产业这一概念进行细化而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发生在农村社会的、以农民为参与主体的、具有文化表征的经济实践活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双重属性(经济和文化)决定着其既有"商品"自利的特点,又有着鲜明的文化表征。目前我国农村文化产业发展面临认识不到位、发展不平衡、市场化程度不高、人才匮乏等诸多发展困境。为此,必须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与"市场引导"之双重功能,健全农村文化产业"产权制度"与"企业制度",创新农村文化产业"投资"与"融资"方式,完善农村文化产业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实现农村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余斌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社会建设的进一步推进,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非营利组织的基本情况出发,分析了农村非营利组织的角色和功能,以及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非营利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凌霄  
首先根据已有研究和国家政策解读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然后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新农村建设的投资需求,最后分析了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支持的新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丁珊  
本文以法律问题为突破口,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法制建设的必要性、现状以及解决途径进行探讨,以求为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提供一些借鉴。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孙忠才  佟国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是解决"三农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的必然选择。本文结合吉林省洮南市具体情况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洮南市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辛岭  蒋和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中国幅员辽阔,各地农村在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分布、人力资源状况方面各不相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对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建设重点和建设途径,用以指导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邹晓辉  陈亚珊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不断丰富,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文化需求多样化是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一直以来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自上而下"的供给模式,忽视了对农民文化需求偏好及发展态势的研究,影响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本文试图通过文献分析和调查分析研究农村文化需求偏好和发展态势,为促进农村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基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贺小林  武国航  
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组织载体,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已经具备了发展农村合作组织的坚实基础。农民利益主体意识的不断觉醒、市场发展的不断完善、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也为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在分析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基础上,对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有利条件进行了总结,指出了今后推进农村合作组织发展需要关注的几个重大问题,以期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合作组织的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新  刘永功  
新农村建设是目前举国上下的头等重大任务。在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农民的发展权利建设将在新农村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内容。本文从当前农民急需充分享有的权利入手,从发展权利的视角出发,突出权利建设下的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华平  
当前农村公共体育事业发展主要面临体育需求增长和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一方面,随着新农村建设的系统推进,现有的公共体育资源已经很难满足农村居民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村公共体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因而要不断创新公共体育资源配置模式,在政策的引导下鼓励市场介入和农民的积极参与,探寻一条协同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孙守春  陈冬生  
我国农村存在各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农村的安全问题,有利于更好的建设农村富裕农民发展农业,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在消除农村安全问题上进行农村安全文化建设是十分必要且非常有效的。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胡茂成  谭宇  张新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关键。现阶段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本文阐述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基础,分析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志毅  邹唯  
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开发 ,对于促进农村的发展、解决“三农”问题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为此 ,本文从发展农村传统文化产业的视角出发 ,指出了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积极作用 ,探讨了促进农村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