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49)
- 2023(10071)
- 2022(8181)
- 2021(7601)
- 2020(5808)
- 2019(13070)
- 2018(12754)
- 2017(23452)
- 2016(12809)
- 2015(14329)
- 2014(14392)
- 2013(14503)
- 2012(13912)
- 2011(13010)
- 2010(13490)
- 2009(12395)
- 2008(12273)
- 2007(11384)
- 2006(10515)
- 2005(9804)
- 学科
- 济(62698)
- 经济(62640)
- 农(49370)
- 业(39589)
- 农业(33091)
- 管理(28928)
- 中国(23127)
- 地方(23003)
- 业经(19754)
- 企(16746)
- 企业(16746)
- 发(15724)
- 方法(13338)
- 农业经济(12712)
- 制(12177)
- 发展(12062)
- 展(12039)
- 数学(11079)
- 数学方法(11001)
- 地方经济(10597)
- 银(10465)
- 银行(10455)
- 环境(10398)
- 学(10341)
- 融(10341)
- 金融(10341)
- 行(10296)
- 村(9586)
- 农村(9565)
- 资源(9395)
- 机构
- 学院(186671)
- 大学(179157)
- 济(78955)
- 经济(77137)
- 研究(71564)
- 管理(68514)
- 中国(57162)
- 理学(57106)
- 理学院(56446)
- 管理学(55617)
- 管理学院(55269)
- 农(52911)
- 科学(42775)
- 京(40075)
- 农业(39768)
- 所(36903)
- 中心(34053)
- 业大(33667)
- 财(33316)
- 研究所(32745)
- 江(32133)
- 范(27861)
- 师范(27632)
- 省(26502)
- 州(25837)
- 北京(25574)
- 院(24906)
- 财经(24559)
- 农业大学(24082)
- 发(23917)
- 基金
- 项目(117998)
- 研究(93232)
- 科学(92023)
- 基金(80832)
- 家(69900)
- 国家(69091)
- 社会(58761)
- 科学基金(58042)
- 社会科(55077)
- 社会科学(55064)
- 省(49967)
- 基金项目(42904)
- 编号(41433)
- 教育(40132)
- 划(39571)
- 发(33684)
- 成果(33512)
- 自然(33423)
- 自然科(32381)
- 自然科学(32375)
- 自然科学基金(31755)
- 资助(30804)
- 农(30531)
- 课题(28810)
- 发展(27735)
- 展(27240)
- 重点(26563)
- 部(25402)
- 创(24353)
- 国家社会(23916)
- 期刊
- 济(107765)
- 经济(107765)
- 农(59561)
- 研究(57707)
- 中国(54881)
- 农业(40530)
- 学报(28895)
- 科学(28208)
- 教育(26031)
- 业经(25082)
- 融(23126)
- 金融(23126)
- 大学(22721)
- 管理(22637)
- 财(22160)
- 学学(21023)
- 业(18826)
- 技术(17941)
- 农业经济(15288)
- 问题(15029)
- 农村(14841)
- 村(14841)
- 经济研究(13591)
- 资源(12667)
- 图书(11687)
- 世界(11614)
- 经济问题(11428)
- 版(11375)
- 财经(11219)
- 农村经济(9758)
共检索到3160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叶剑峰
人力资源是经济和社会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问题是我国发展的战略问题。新农村建设同样如此。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当然需要资金、需要项目。但是,资金和项目是要人来运作和推动的,人是第一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多元化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新农村建设是意义深远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外在面貌,更要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要求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做支撑,但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翁文先
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开发潜在的农业人力资源和利用现实的农业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与利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岳杰勇
大力开发农村青年人力资源,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现实力量,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农村青年人力资源开发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要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加快农村青年剩余劳动力的就业转移、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重要作用、尽快出台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来促进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青年 人力资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石军刚 庞舒月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旨在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整体而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操作技能离现代农业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农民的需求。新农村建设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增加农村人力资本存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要求。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人力资本 现代农业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柏成华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不足严重制约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从实现自身发展与服务社会两个方面而言,地方高校都是支持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力量。地方高校应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研开发等方面服务于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地方政府也应加强组织协调职能,构建地方高校与新农村之间的沟通联结机制。
关键词:
地方高校 新农村 人力资源 支持功能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黄燕玲 罗盛锋
从分析中央农村政策和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西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素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农业集群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观点。然后从农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优劣势和意义等角度全面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可行性,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集群 新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莉
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绩效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农村存量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保障、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础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性流动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性激励机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建国
新农村建设亟须大力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当下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虽然数量庞大,但总体质量较低、面临结构性失衡,这种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尤其西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文章透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基础是转变农村教育观念,路径是大力发展教育与培训,条件是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保障是优化政策系统支持,由此才能更合理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罗哲
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特色经济仍然是其必然选择而特色经济的发展,特色人力资源的开发是有效途径。在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着重视程度不够、开发基础薄弱、开发机制不健全以及开发主体单一等问题。鉴于此,从政府作用机制、教育机制以及人才管理机制等方面对西部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特色人力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进行探讨。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蔡立安 柳夏
在我国农村中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农村人口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仅占0.5%,现有农村人力资源水平难以承担新农村建设的重任。政府应通过加大培养新型农民力度和大力鼓励优质人力资源到农村工作等方式,增加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有效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