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6)
- 2023(15315)
- 2022(13276)
- 2021(12497)
- 2020(10338)
- 2019(23863)
- 2018(23818)
- 2017(45519)
- 2016(24543)
- 2015(27821)
- 2014(27821)
- 2013(27438)
- 2012(25508)
- 2011(22785)
- 2010(22827)
- 2009(20831)
- 2008(20074)
- 2007(17827)
- 2006(15842)
- 2005(13718)
- 学科
- 济(102092)
- 经济(101969)
- 业(68927)
- 管理(63009)
- 农(51462)
- 企(46906)
- 企业(46906)
- 方法(41366)
- 数学(35895)
- 数学方法(35516)
- 农业(34247)
- 中国(27425)
- 业经(26131)
- 地方(25338)
- 财(22133)
- 学(21257)
- 制(18287)
- 贸(17488)
- 贸易(17474)
- 易(16898)
- 发(15541)
- 理论(15416)
- 环境(15232)
- 和(14863)
- 技术(14703)
- 银(13970)
- 银行(13929)
- 策(13579)
- 教育(13488)
- 融(13486)
- 机构
- 学院(342753)
- 大学(340790)
- 济(135368)
- 管理(135168)
- 经济(132273)
- 研究(117291)
- 理学(117151)
- 理学院(115786)
- 管理学(113790)
- 管理学院(113177)
- 中国(87624)
- 科学(73269)
- 京(73213)
- 农(71716)
- 财(58873)
- 所(58528)
- 业大(56879)
- 农业(54745)
- 中心(54425)
- 研究所(53342)
- 江(51240)
- 范(47656)
- 师范(47295)
- 财经(46777)
- 北京(46000)
- 经(42633)
- 院(42319)
- 州(41465)
- 经济学(38583)
- 师范大学(38006)
- 基金
- 项目(237322)
- 科学(185625)
- 研究(177256)
- 基金(169927)
- 家(147963)
- 国家(146384)
- 科学基金(124976)
- 社会(110506)
- 社会科(104032)
- 社会科学(104001)
- 省(93631)
- 基金项目(91486)
- 自然(80171)
- 教育(79991)
- 自然科(78175)
- 自然科学(78156)
- 划(77763)
- 自然科学基金(76736)
- 编号(74834)
- 资助(68121)
- 成果(60186)
- 重点(52726)
- 部(51999)
- 发(51734)
- 课题(50679)
- 创(48812)
- 创新(45407)
- 科研(44777)
- 国家社会(44621)
- 教育部(44082)
- 期刊
- 济(157005)
- 经济(157005)
- 研究(100371)
- 农(72913)
- 中国(70500)
- 学报(55350)
- 科学(51777)
- 农业(49703)
- 管理(45621)
- 大学(42693)
- 财(42148)
- 教育(41176)
- 学学(39924)
- 业经(30932)
- 融(29829)
- 金融(29829)
- 技术(29772)
- 业(23832)
- 经济研究(22413)
- 问题(21741)
- 财经(21359)
- 图书(20303)
- 版(18352)
- 经(18192)
- 资源(17236)
- 科技(17077)
- 世界(16109)
- 技术经济(16097)
- 理论(15962)
- 现代(15846)
共检索到510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耀华 金晓峰
本文首先讨论风景区规划和新农村建设两者对居民点规划建设的要求,在分析这两种要求互相一致和互相矛盾两方面的基础上,探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风景区与居民点之间的互动关系。同时结合方山—长屿硐天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入口村庄的案例,揭示目前国内风景区农村型居民点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试图寻找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景村互动的出路和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居民点 风景名胜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文斌 夏赞才 郑群明 张欢 张彤
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是衡量旅游用地效益的关键指标。为掌握中国风景名胜区土地利用经济状况、类型和空间差异特征,本文以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应用土地经济密度指数、变差异系数和Arcgis空间分析法对中国2003年~2009年26个省(市、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及其差异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总体上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陵寝类、壁面石窟类、历史圣地类等三类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相对较大;(2)分省层面来看,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土地经济密度
关键词: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土地经济密度 差异特征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宋鸿 王淑月 刘海
植被是山岳型风景区重要的生态景观要素,研究其植被覆盖的动态变化及影响因素,对山岳型风景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于山岳型风景区植被覆盖的研究多以单个山岳型风景区为主,对多景区进行系统性、综合性的研究分析较为欠缺。以我国7个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区为研究对象,基于1984~2018年Landsat遥感数据计算NDVI,估算研究区长时序植被覆盖度,并以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与重心轨迹等方法,分析山岳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空间上,大部分景区植被覆盖度呈降低趋势的面积大于增长的面积,植被覆盖度沿旅游线路呈降低趋势的现象明显;在时间上,景区高植被覆盖度所占比例最大,大多数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特征;景区植被重心移动轨迹与气候区的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位于同一气候区其移动轨迹相似,驱动因素较为一致;在旅游影响方面,逐年增长的客流量对植被覆盖呈复杂性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唐琳 陈耀华 王利伟 冯长春
以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例,采用历史文献法和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索了风景名胜区空进演进的动力机制,提出了优化空间发展的具体策略。研究发现:1风景名胜区空间结构经历了低水平均衡、单一中心、点轴结构和单一中心主导下的网络化结构等日益复杂化的空间演进过程;2风景名胜区每个空间演进阶段的动力机制差异性较大,分别经历了农耕经济式的自发动力、移民植入式的外部动力、国家战略式的外部动力和市场需求式的综合动力机制;3提出从开展风景名胜区主体功能区划、坚持政府调控下的市场主导的开发模式、优化配置风景名胜区利益补偿与分配格局、厘清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的权责范围等四个方面优化风景名胜区空间格局的对策措施。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芳东 黄震方 王坤
非均衡性一直是旅游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借助计量经济模型,测算了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的趋同与趋异,并对其趋同态势进行了检验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982—2013年,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际旅游增长呈现σ趋同与趋异并存的局面;整个时间序列,并未呈现显著的绝对β趋同和条件β趋同,短期的β趋同或趋异在一定时间内发生,虚拟变量的加入在短时期内产生一定的影响作用,提升了三大区域俱乐部趋同的显著性,且这种趋同仅仅表现为三大地区内部省份间的趋同,而不是三大区域间的趋同;从检验结果来看,整个研究期间,四大类型区域并不存在显著的俱乐部趋同,分时段的划分表明,不同类型区域在一定时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厦门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建设现状,发现其存在网络与通讯较差、网络未覆盖全景区、数据中心尚未建成等问题,从景区的基础建设、监管系统建设、景区智慧服务与营销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这四个方面提出可行的对策。并提出"政府先行,市场导向,景区智慧建设管理为主"的复合建设模式,期望能促进鼓浪屿智慧景区建设。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黎
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厦门鼓浪屿风景名胜区智慧景区建设现状,发现其存在网络与通讯较差、网络未覆盖全景区、数据中心尚未建成等问题,从景区的基础建设、监管系统建设、景区智慧服务与营销建设、环境与资源保护这四个方面提出可行的对策。并提出"政府先行,市场导向,景区智慧建设管理为主"的复合建设模式,期望能促进鼓浪屿智慧景区建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仰麟 杨新军
持续发展本质上是对理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一种界定,它将有关协调和管理人类活动的两种基本思路———追求发展和控制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有害影响结合在一起。旅游业的持续发展则是人们对旅游开发领域中持续发展这一主题的积极响应和深刻理解。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一种主要形式,其旅游规划中必须导入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以浙江金华双龙风景名胜区为例,试图将景观生态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贯彻到旅游持续规划中。论证了在其总体规划中,必须以生态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措施协调资源开发利用与景观保护之间的关系。并强调在开发过程中应遵从两大基本思路:一是景观生态整体性的保证,二是景观空间异质性的结构图式设计。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刚 吕斌 张俐
近年来随着旅游市场的升温,风景名胜区的旅游业成为一些地方发展的重要经济来源。该文以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为例,从经济发展需求和景区经营模式的现状出发,分析比较了不同模式中村民参与的特点和弊端,指出只有尊重村民权益、加强村民参与的激励与引导、丰富参与内容才能实现风景区旅游经营和村民参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建议以特许经营的形式赋予村民平等参与经营的权利,通过加强政府、企业责任及引入第三方等制度建设来保障参与过程,建立联合经营、入股经营、村民主导等多元化参与模式,并依据地方特色推进经营内容的多样性。
关键词:
村民参与 风景名胜区 经营模式 特许经营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朱宇恒 郑斐
认为城市型风景名胜区的建筑营造活动具有特殊性,深刻影响着景区的保护和发展。通过调研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近年来的建筑营造,评价其对风景资源产生的正、负面影响,探索了当下城市型风景区的设计与营造方法,以更好地使建筑营造活动与风景环境相适应。
关键词:
城市型风景名胜区 建筑营造 西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年兴,俞孔坚,李迪华
相关利益主体分析是解决多方利益和目标平衡的一种决策方法。在社会转型时期的风景区规划中引入相关利益主体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文章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为例,列出了风景区规划所涉及的相关利益主体,运用相关关系矩阵分析了他们之间利益关系,最后确定了主要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进行了规划和行动决策。
关键词:
风景名胜区 规划 相关利益主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成
本文运用经济学原理以及产权理论的观点,从建立权益和责任机制入手,以新的视角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与基本做法。
关键词:
风景名胜 资源 价值 管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昌春
文章全面介绍了中国以风景名胜命名政区的历史与现状 ,对其中合理与不合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尤其对徽州地区改名黄山市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并据此对风景名胜区发展提出了几条建议。
关键词:
地名 风景名胜区 政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进
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合同属于行政合同,首先具有公法性,同时也兼具私法的特征,公法原理和部分私法原理均是其存在的法理基础。风景名胜区特许经营合同的基本内容必须体现它的法律性质,在强调公共利益至上的基础上,将公共利益与被特许人追求经济利益的权利相统一,依据经济利益平衡原则来确定合同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