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57)
- 2023(11793)
- 2022(9618)
- 2021(8992)
- 2020(7162)
- 2019(15858)
- 2018(15416)
- 2017(29069)
- 2016(15514)
- 2015(17180)
- 2014(16519)
- 2013(16171)
- 2012(14663)
- 2011(13238)
- 2010(13697)
- 2009(13180)
- 2008(12244)
- 2007(11478)
- 2006(10509)
- 2005(9778)
- 学科
- 济(61670)
- 经济(61606)
- 农(49762)
- 业(49171)
- 管理(37674)
- 农业(33108)
- 企(27974)
- 企业(27974)
- 融(27050)
- 金融(27049)
- 中国(25717)
- 银(25377)
- 银行(25373)
- 行(24672)
- 业经(20899)
- 方法(18436)
- 制(18231)
- 地方(17004)
- 财(16093)
- 数学(16083)
- 数学方法(15917)
- 农业经济(12615)
- 体(11858)
- 贸(11811)
- 贸易(11792)
- 发(11537)
- 易(11477)
- 中国金融(11257)
- 策(9774)
- 务(9681)
- 机构
- 学院(209670)
- 大学(201162)
- 济(88656)
- 经济(86659)
- 管理(77650)
- 研究(69989)
- 理学(65023)
- 理学院(64442)
- 中国(64303)
- 管理学(63420)
- 管理学院(63048)
- 农(51373)
- 财(42644)
- 京(41717)
- 农业(38696)
- 科学(38113)
- 中心(37032)
- 江(34722)
- 所(33874)
- 业大(33872)
- 财经(32292)
- 研究所(29741)
- 经(29257)
- 州(28387)
- 范(27225)
- 师范(27004)
- 经济学(26435)
- 银(26238)
- 北京(25911)
- 银行(25298)
- 基金
- 项目(130718)
- 研究(104289)
- 科学(102866)
- 基金(92682)
- 家(78558)
- 国家(77704)
- 科学基金(67183)
- 社会(66514)
- 社会科(62598)
- 社会科学(62584)
- 省(53761)
- 基金项目(48343)
- 教育(46585)
- 编号(45936)
- 划(42484)
- 自然(39462)
- 自然科(38515)
- 自然科学(38510)
- 自然科学基金(37798)
- 成果(37306)
- 资助(36639)
- 课题(31209)
- 发(30556)
- 农(29889)
- 重点(29057)
- 部(28600)
- 性(27824)
- 创(27755)
- 国家社会(27182)
- 年(26800)
- 期刊
- 济(111780)
- 经济(111780)
- 研究(65521)
- 农(57600)
- 中国(52163)
- 融(42233)
- 金融(42233)
- 农业(38277)
- 财(32128)
- 学报(28370)
- 科学(27374)
- 管理(25580)
- 教育(25531)
- 业经(24907)
- 大学(23406)
- 学学(21929)
- 技术(18063)
- 业(17614)
- 财经(16022)
- 农村(15649)
- 村(15649)
- 经济研究(15217)
- 问题(15096)
- 农业经济(14903)
- 经(13761)
- 版(12037)
- 世界(11946)
- 经济问题(11007)
- 理论(10711)
- 图书(10501)
共检索到3452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斯天军
市场定位是一个老话题,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推进的今天,重新审视市场定位有着更深远的意义。这是因为市场定位是否准确合理,直接影响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和长远发展。要在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任何金融机构都应该从所处的客观环境和自身的软硬条件出发,选准市场定位,明确经营策略,发挥自身优势,取得经营业绩。笔者认为:对于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而言,信贷投向必须坚持服务“三农”、服务小企业的市场定位,唯此,才能抓住发展机遇,更好地服务社区发展、壮大自身实力。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育凤
金融资金是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农村金融市场的作用和影响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竞争分析入手,得出了农村金融市场中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之间的竞争效率低下的结论,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 竞争 正规金融 非正规金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用米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和繁荣新农村经济,更特别需要强而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活力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中如何,笔者就此作一些浅层思考。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活力的农村金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温涛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进展。但是,农村金融整体风险状况仍然十分突出,并成为制约新农村建设顺利推进的一大障碍。基于此,本文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化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为导向,分别从解决农村金融“增量”风险和“存量”风险两个角度,结合我国农村经济与农村金融的实际,提出了建设我国农村金融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的具体思路。
关键词:
农村金融 风险防范 风险化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梅龙 郭少华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孙从海 潘昌凤
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计,有其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有关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考察的基础上,对中国农村金融市场局限条件下的均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就新形势下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的模式选择作了尝试性地解答。
关键词:
金融制度 均衡 模式选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一帆
当前我国政府通过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土地流转、精准扶贫等政策,不断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投入。在此过程中,商业性农村金融如何适应新政策、新环境,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论文以农村金融服务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农业供给侧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商业性农村金融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商业性农村金融的应对策略,为解决传统"三农"问题提供新见解和思路。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国瑜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农民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步伐。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提高农民素质的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农民教育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冬琴
在新的形势下,社会要稳定,关键在农村;农村要发展,主体是农民;农民要提高,关键靠教育。由于现行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农民知识化培训的任务十分繁重,而且迫切需要。本文结合巴中市李云一家培训的案例,运用人力资本形成理论从他们的年龄入手探索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不同年龄段农民培训模式。
关键词:
新农村 管理培训 市场营销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晓雪 纪芬叶 刘亚丽
农村新民居建设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和重要举措,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问卷、座谈、访问和实地调研等形式,对农村新民居建设的现状及其进展进行调查,针对新民居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全面健康有序推进农村新民居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民居建设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寿康
伴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农村村级财务管理也暴露出比较突出的问题,影响了村级工作正常运转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也严重影响农村和谐稳定。因此,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是新农村建设背景下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本文分析了当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成因,提出了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制度建设,健全监控体系,重视人员培训,加大惩戒力度等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任辉
刚刚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这一目标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缓解我国经济二元结构矛盾的重要内容,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从金融角度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部门的资金支持,农村金融部门作为农业经济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主要部门,理所应当地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