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650)
- 2023(18412)
- 2022(15493)
- 2021(14567)
- 2020(12062)
- 2019(27652)
- 2018(27438)
- 2017(51689)
- 2016(27927)
- 2015(31721)
- 2014(31562)
- 2013(31030)
- 2012(28801)
- 2011(26205)
- 2010(26273)
- 2009(24502)
- 2008(24007)
- 2007(21868)
- 2006(19178)
- 2005(17308)
- 学科
- 济(119625)
- 经济(119511)
- 业(77814)
- 管理(74599)
- 企(54388)
- 企业(54388)
- 农(52747)
- 方法(46605)
- 数学(40707)
- 数学方法(40180)
- 中国(35347)
- 农业(34993)
- 地方(32000)
- 业经(29251)
- 财(27295)
- 学(23480)
- 制(22563)
- 贸(21903)
- 贸易(21887)
- 易(21169)
- 发(18925)
- 环境(18739)
- 银(18701)
- 银行(18663)
- 融(18019)
- 金融(18016)
- 行(17974)
- 和(17933)
- 理论(17478)
- 技术(17282)
- 机构
- 学院(396101)
- 大学(389150)
- 济(159598)
- 经济(156019)
- 管理(149286)
- 研究(136975)
- 理学(127345)
- 理学院(125891)
- 管理学(123511)
- 管理学院(122779)
- 中国(105579)
- 科学(85462)
- 京(83481)
- 农(81928)
- 财(71804)
- 所(69904)
- 中心(65598)
- 业大(63628)
- 研究所(63174)
- 农业(63137)
- 江(62777)
- 财经(55851)
- 范(54313)
- 师范(53764)
- 北京(52397)
- 经(50600)
- 州(50275)
- 院(49266)
- 经济学(47143)
- 省(45859)
- 基金
- 项目(263310)
- 科学(205608)
- 研究(194603)
- 基金(186756)
- 家(163258)
- 国家(161785)
- 科学基金(137654)
- 社会(121466)
- 社会科(114640)
- 社会科学(114608)
- 省(106434)
- 基金项目(98701)
- 教育(89296)
- 划(88273)
- 自然(87946)
- 自然科(85732)
- 自然科学(85708)
- 自然科学基金(84096)
- 编号(81944)
- 资助(75740)
- 成果(65946)
- 发(61606)
- 重点(59812)
- 部(57138)
- 课题(56860)
- 创(54633)
- 创新(51037)
- 科研(50431)
- 国家社会(49642)
- 发展(48798)
- 期刊
- 济(186136)
- 经济(186136)
- 研究(112878)
- 中国(87172)
- 农(81121)
- 学报(63218)
- 科学(58443)
- 财(55097)
- 农业(55050)
- 管理(52356)
- 大学(47881)
- 教育(46831)
- 学学(44932)
- 融(39585)
- 金融(39585)
- 技术(36763)
- 业经(36214)
- 业(28018)
- 经济研究(27486)
- 财经(26465)
- 问题(25481)
- 经(22782)
- 图书(21580)
- 版(20923)
- 资源(20515)
- 技术经济(19219)
- 世界(18572)
- 统计(18483)
- 科技(18157)
- 商业(17853)
共检索到6067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彭军 杜漪 蔡文君
中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具有数量及质量上的两大特征。从数量上看,农村人力资源基数大、增长快,从事第一产业比重过大,且女性劳动力比例逐年上升;从质量上看,农村人力资源的文化素质、科技素质不高,导致其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弱。因此,必须要从发展农村教育、建立多元农民培训体系及构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机制等方面入手,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运用。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农村 调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青
随着国家提出并积极开展了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体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扶贫开发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活力,也使扶贫开发工作面临新的情况。通过对开阳县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扶贫开发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行研究,剖析农民贫困的根源所在,并提出扶贫开发应该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同时加大扶贫开发投资力度,完善扶贫瞄准机制并推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等制度变革。
关键词:
贫困 扶贫开发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关键词:
人力资源 多元化 新农村建设 农民素质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新农村建设是意义深远的一项战略举措,是“十一五”规划的重点建设内容。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注重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环境等外在面貌,更要注重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有序开发。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要求有高素质的农村人力资源做支撑,但我国目前的农村人力资源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培训的投入,改善农村人力资源禀赋,确保新农村建设目标实现。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汪发元 刘在洲 樊帆
农村人力资源中,年龄在30岁~50岁的中老年人占大多数,且以小学、初中文化为主,从事着简单的农业生产。要实施对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必须摒弃传统的文化补习班、科技培训班的做法,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向城镇转移;通过对高级专门农业人才实施项目辅助引导的办法,使农民在参与项目生产中获得知识和技能;通过与高附加值的农业项目建立配套基地的方法,提高生产技能,最终改变经营结构,提高经济效能。
关键词:
农村人力资源 现状 开发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闫春 黄燕玲 罗盛锋
从分析中央农村政策和西部农村地区人力资源的现状入手,探讨了西部农村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瓶颈因素之一——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用农业集群来指导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和新农村建设的观点。然后从农业集群的内涵、特点、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优劣势和意义等角度全面论证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可行性,最后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提出了西部地区发展农业集群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农业集群 新农村 人力资源开发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杨建国
新农村建设亟须大力开发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当下中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虽然数量庞大,但总体质量较低、面临结构性失衡,这种现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尤其西部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文章透析了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思路与对策:基础是转变农村教育观念,路径是大力发展教育与培训,条件是建设人力资源市场体系,保障是优化政策系统支持,由此才能更合理有效地促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德海 张克云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关系到我国全民素质的提高 ,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能力建设是实现农村发展的基础。在刚刚跨入新世纪的今天 ,在面临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的情况下 ,认真准确地对农村人力资源进行评价 ,开发利用好农村人力资源 ,对于推动中国的农村发展和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苏梅花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农村的稳定发展才能全面建成全国人民的小康生活。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农村劳动力大量剩余、人才流失、农村人力资源素质偏低。我们应加强农村教育,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加强和完善制度体系建设,有效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
关键词:
农村 人力资源 开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红莉
积极探索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新模式,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来源,也是提高新农村建设绩效的重要保障。结合我国农村存量人口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农村人力资源综合素质较低以及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相对滞后等问题,提出大力促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应强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法制保障、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引导基础上的多主体参与模式、建立农村人力资源多层次教育体系、形成农村人力资源自由性流动机制、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性激励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钱大胜 程广超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剧,中央对三农问题日益重视,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的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理应顺应潮流而得到进一步发展。当前,我国农村正处在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又一次土地制度变革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背景中,探讨作为我国西部农业大省广西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广西 农村人力资源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建梅
农村人力资源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资源和关键所在,然而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及其开发的现状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因此,文章借鉴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指出从观念、人口、教育和卫生保健、剩余劳动力转移等方面大力加强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当前的必然选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晓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