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78)
2023(7884)
2022(6404)
2021(6127)
2020(4782)
2019(10508)
2018(10199)
2017(19134)
2016(10368)
2015(11266)
2014(11108)
2013(11010)
2012(10223)
2011(9498)
2010(9768)
2009(9010)
2008(8655)
2007(7935)
2006(7403)
2005(6397)
作者
(29040)
(25269)
(24616)
(23330)
(15295)
(12172)
(10891)
(9566)
(9409)
(8651)
(8606)
(8522)
(7979)
(7622)
(7493)
(7437)
(7427)
(7414)
(7011)
(6915)
(6197)
(6190)
(6064)
(5907)
(5804)
(5747)
(5682)
(5410)
(5161)
(5027)
学科
(49044)
(45524)
经济(45485)
农业(32778)
(31368)
管理(19944)
业经(17362)
地方(13842)
中国(13325)
农业经济(12692)
方法(12171)
(11195)
(10642)
企业(10642)
(9658)
农村(9634)
发展(9407)
(9402)
数学(9126)
数学方法(9012)
(8737)
建设(8311)
土地(8238)
(8085)
收入(8034)
(7510)
(7091)
及其(7080)
人口(6836)
(6713)
机构
学院(147774)
大学(139089)
(56621)
经济(55175)
管理(54912)
研究(52236)
(47300)
理学(46914)
理学院(46309)
管理学(45506)
管理学院(45235)
中国(40451)
农业(35364)
科学(32879)
(30184)
业大(29168)
中心(25557)
(25462)
(24727)
(23688)
师范(23495)
(22992)
研究所(22909)
农业大学(21771)
(19500)
(19414)
(18684)
师范大学(18408)
北京(18317)
(18316)
基金
项目(99146)
科学(78390)
研究(76487)
基金(70153)
(60964)
国家(60292)
科学基金(51703)
社会(49099)
社会科(45903)
社会科学(45891)
(41919)
基金项目(39044)
编号(33552)
(33299)
教育(32932)
自然(31680)
自然科(30826)
自然科学(30822)
自然科学基金(30222)
(28574)
资助(26334)
成果(25447)
(24276)
课题(22707)
重点(21790)
(20932)
发展(20018)
国家社会(19988)
(19973)
(19737)
期刊
(78677)
经济(78677)
(55058)
研究(40351)
农业(37372)
中国(35800)
科学(23564)
学报(22252)
业经(21517)
大学(18200)
学学(17212)
(16407)
教育(16278)
农业经济(14854)
管理(14798)
农村(14290)
(14290)
(14008)
(13889)
金融(13889)
技术(12119)
问题(12013)
(10370)
资源(10316)
农村经济(9616)
经济问题(9234)
世界(8933)
社会(8899)
社会科(8267)
社会科学(8267)
共检索到2283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英利  梁圣蓉  陈为忠  
本文结合我国新农村建设背景,在明确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由资源空间结构子系统和市场空间分布子系统两大要素构成基础上,运用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分析了乡村旅游空间要素的演进阶段、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内容,最后从项目的打造、规划动线视线、协调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和区域联动等几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规划的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英利  梁圣蓉  陈为忠  
根据新农村建设目标、内涵,明确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即基于旅游系统理论与宏观规划,由旅游资源空间子系统和旅游市场空间子系统构成;基于旅游空间结构与微观建设,由旅游点、旅游线、旅游网络、旅游域面和旅游流构成,前者是宏观建设的重点,后者是微观建设的重点。基于BulterRW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模型,从项目打造、规划动线视线、协调功能分区、优化空间布局和区域联动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空间组织类型重点建设内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陈海彬  
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已成为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实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和途径。文章主要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概况分析我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合理,基础设施仍待完善;旅游产品单一,同质化严重;资源开发过度,生态环保工作跟进不力;季节性过强,经营方式亟需优化;发展缺乏认识,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待提高;政策和法规不完善,缺乏整体的规划管理等问题。同时提出实施整体规划;提升农民的参与度;紧随政策,多方合作;实施可持续的旅游资源开发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发展原则与对策。结合实际相应提出加强乡村旅游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开发,实现乡村旅游深化发展;加强资源保护,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庆雷  唐跃军  李秋艳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手段。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旅游肩负着新的责任,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新渠道、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载体、树立民主管理理念的新途径。新时期的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坚持协同规划、地方控制、政府引导、社区参与、产品升级、生态保护等战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岩  董涵  仇玉凤  毕兰  
本文以河北承德为例分析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并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承德乡村特征的生态旅游开发模式。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柯珍堂  
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一种正在迅速崛起的旅游项目。发展乡村旅游能够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搭建了资金及技术等平台,为乡村旅游的顺利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的条件。为此,本文主要从探讨乡村旅游的特点及内涵、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新农村建设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平台等问题出发,提出了促进乡村旅游和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的建议,从而理清了发展乡村旅游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邱云美  
欠发达地区是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具有共同的归宿,在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应做好科学规划,统筹发展;提高参与度;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茹茜  
乡村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分析了乡村旅游定义和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指出了乡村旅游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发展机遇及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进而对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有意的探索。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龚友国  
乡村旅游已经悄然成为农村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发展乡村旅游,能够有效地带动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在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发挥旅游业在维护农村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的作用,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实现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铁  刘健  
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和农民小康化的系统工程,也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战略和必然选择。实践这一重大战略,必须要以惠及“三农”为目标,找准切入点和突破口。乡村旅游因与“三农”问题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高度的内在统一性,必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杨佩群  赵梓乔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回归乡村、欣赏美景、陶冶情操已经成为人民群众休闲的最佳选择。乡村休闲旅游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强调对农村资源的保护,是一项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行为。目前,汕头澄海莲华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其乡村休闲旅游成为经济发展热点,有着巨大的市场前景,但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乡村休闲旅游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从莲华镇的旅游现状入手,运用SWOT工具分析莲华镇旅游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提出莲华镇乡村休闲旅游发展策略。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柯珍堂  
"十二五"时期,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仍在欠发达地区。黄冈市位于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等亟待解决的难题。以黄冈市为例,分析和概括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寻求解决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建议性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巍  王洁佳  
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我国农村旅游发展迅速。农村旅游包括广义的农村旅游和狭义的农村旅游,发展农村旅游一方面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我国农村旅游还存在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系统的规划布局和农村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困境。为此,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科学定位、合理开发农村资源,做到差异化发展;适度开发,保护农村旅游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罗明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新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综合性产业,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多重功能。因此,必须深刻认识“以旅促农”在大力发展和提升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通过创新发展思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一步精心规划、狠抓落实,突出优势、发挥特色,规范服务、提高质量,培育人才、加强宣传,注重保护、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旅游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