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13)
2023(6236)
2022(5078)
2021(4909)
2020(3964)
2019(8805)
2018(8808)
2017(16300)
2016(9230)
2015(10456)
2014(10586)
2013(10564)
2012(9995)
2011(9058)
2010(9589)
2009(9085)
2008(9149)
2007(8749)
2006(8273)
2005(7690)
作者
(26136)
(22448)
(21773)
(21063)
(13624)
(10768)
(9796)
(8444)
(8394)
(8121)
(7650)
(7457)
(6964)
(6907)
(6789)
(6647)
(6547)
(6538)
(6176)
(6137)
(5786)
(5582)
(5500)
(5421)
(5326)
(5087)
(5019)
(4868)
(4657)
(4564)
学科
(48503)
(39529)
经济(39476)
农业(32351)
(32177)
管理(20128)
业经(16265)
中国(13202)
农业经济(12381)
地方(11903)
(11677)
企业(11677)
(11460)
(10405)
(9512)
农村(9495)
发展(8838)
(8821)
(8320)
建设(8224)
土地(8058)
方法(7841)
(7756)
(7444)
银行(7443)
(7400)
(7191)
劳动(7187)
(7137)
收入(7131)
机构
学院(130403)
大学(123963)
(53126)
经济(51733)
管理(47596)
研究(46009)
(43846)
中国(40052)
理学(38994)
理学院(38625)
管理学(37959)
管理学院(37738)
农业(32609)
(26999)
科学(26366)
业大(25557)
(25146)
(24620)
中心(24186)
(23517)
研究所(20288)
(20087)
农业大学(19666)
(19338)
(19058)
师范(18954)
财经(17656)
北京(17156)
(16506)
经济管理(16279)
基金
项目(76157)
研究(63528)
科学(58914)
基金(51464)
(43380)
国家(42754)
社会(39092)
社会科(36285)
社会科学(36276)
科学基金(35903)
(32881)
编号(29923)
教育(27915)
基金项目(27031)
(26500)
成果(25408)
(25260)
课题(20558)
自然(19891)
资助(19881)
自然科(19334)
自然科学(19332)
自然科学基金(18954)
(18632)
(17409)
(17160)
(16815)
重点(16801)
(16165)
发展(15801)
期刊
(77915)
经济(77915)
(52577)
研究(42392)
中国(38392)
农业(35456)
教育(20164)
业经(19997)
(19723)
金融(19723)
学报(19139)
(18351)
科学(18135)
大学(16130)
(15355)
农业经济(14785)
学学(14746)
农村(14456)
(14456)
管理(13956)
技术(12392)
问题(11721)
(9714)
农村经济(9425)
经济问题(9074)
图书(8937)
世界(8880)
社会(8586)
财经(8241)
社会科(7877)
共检索到2295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建分  
土地是农业的命脉。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然要占用大量土地,引发对建设用地尤其是对耕地的大量需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合理的集约和节约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显得极为重要。本文通过对武汉市新农村建设用地的研究,分析我国新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并对农村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思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陈运国  陈和平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建立了一批示范样板,探索了一些建设模式,创建了一些工作机制,村庄的变化越来越大,增收的渠道越来越宽,和谐的氛围越来越浓,但在具体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遇到了一些实际困难,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寻求解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申端锋  
新农村建设业已成为一种主流话语,有必要对新农村建设的各种主张进行冷静的讨论。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方向,有两种主导性的意见,一种观点认为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另一种观点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文化建设,是重建农民生活方式。新农村建设并不单单是要促进村庄成员的福利和权利,更是要增强村落社区的社区权力,增强村庄的自主发展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德忠  
我国新农村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机械化程度过低严重制约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天生弱质的地位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农业增收效应过弱;政府项目调控的非科学性导致新农村建设资金严重浪费;新村聚居点缺乏科学规划,未能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公共服务成为新农村建设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科学规划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成功的前置条件;合理安排新村建设示范点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公共服务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硬核;新农村综合体是新农村建设的新型载体。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振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全面布局、稳步推进。总体上看,新农村建设解决了农民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改善了村容村貌,发展了生产,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是一项支农惠农的好政策。然而,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日趋深入,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存在一些隐患,需要加以总结和调整。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焦存朝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真正主体是广大的农民,由于农民在科学文化素质、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欠缺,使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巨大的主体困境,因此,主体培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育,实质上是一个全面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和造就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的过程,科技素质和能力的培育、政治参与能力的培育、经营管理能力的培育,构成了新农村建设主体培育的主要内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柯用米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发展和繁荣新农村经济,更特别需要强而有力的农村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活力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和作用中如何,笔者就此作一些浅层思考。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活力的农村金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人民银行阿坝州中心支行课题组  杨开德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历史任务。经济发展滞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如何抓住机遇,争取多方支持解决投资瓶颈制约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本课题从阿坝州的现实出发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主要制约因素,并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静  
当前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原因是缺少村庄规划。农村"村庄集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对策,它有利于村容的整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等。结合农村自身的特点,合理规划,推进"村庄集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朋  
当前,新农村建设应该认识到三重维度:改革县乡政府间“压力型”体制是关键,重构乡村关系是根基,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是保障。落实三重维度的根本在于树立“有效政府”的理念和明确农村基层政府绩效评估的价值取向。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蔡华相  
面对缺损严重的农村金融市场,如何发挥开发性金融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本文从规划、县域经济、融资平台、融资体系等四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提出支持新农村建设,不仅需要金融资金支持,更需要把政府、金融、市场和企业等要素资源进行整合,构建新型融资平台,推动农村信用建设、制度建设和市场建设,在农村建立平等的融资体系,形成融资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韩长赋  
本文首先分析了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和强调的八个方面内容,包括必须始终把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第一位,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虽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是一个新的提法,但是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新的丰富内涵和重大意义。四川是农业大省,四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翁志勇  向一丹  
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鉴于我国农村的复杂性,新农村建设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实施方案,各地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实际、农民减负增收、建设资金来源、农民素质提高等问题进行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以期待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逐步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