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55)
- 2023(15903)
- 2022(13670)
- 2021(12756)
- 2020(10586)
- 2019(24260)
- 2018(24127)
- 2017(46180)
- 2016(25257)
- 2015(28442)
- 2014(28429)
- 2013(28101)
- 2012(25683)
- 2011(23222)
- 2010(23388)
- 2009(21554)
- 2008(21097)
- 2007(18950)
- 2006(16873)
- 2005(14938)
- 学科
- 济(100730)
- 经济(100593)
- 业(75513)
- 管理(73498)
- 企(53996)
- 企业(53996)
- 农(51446)
- 方法(41354)
- 数学(35673)
- 数学方法(35297)
- 农业(34130)
- 业经(28014)
- 财(27440)
- 中国(27144)
- 制(23554)
- 地方(21871)
- 学(20236)
- 体(16683)
- 贸(16279)
- 贸易(16270)
- 技术(16131)
- 环境(16115)
- 理论(15837)
- 易(15826)
- 银(15508)
- 银行(15458)
- 发(15381)
- 务(15160)
- 财务(15082)
- 财务管理(15044)
- 机构
- 学院(357674)
- 大学(357088)
- 管理(142153)
- 济(142080)
- 经济(138872)
- 理学(123087)
- 理学院(121752)
- 管理学(119825)
- 研究(119317)
- 管理学院(119161)
- 中国(89725)
- 京(75961)
- 农(74302)
- 科学(73407)
- 财(66575)
- 业大(59371)
- 所(59312)
- 农业(56954)
- 中心(55506)
- 江(53947)
- 研究所(53624)
- 财经(51881)
- 北京(47397)
- 范(47274)
- 经(47256)
- 师范(46867)
- 州(42981)
- 院(42486)
- 经济学(41383)
- 经济管理(38579)
- 基金
- 项目(244752)
- 科学(192459)
- 研究(183020)
- 基金(176528)
- 家(153064)
- 国家(151694)
- 科学基金(130318)
- 社会(115275)
- 社会科(108884)
- 社会科学(108855)
- 省(96789)
- 基金项目(94370)
- 教育(83154)
- 自然(82988)
- 自然科(80978)
- 自然科学(80962)
- 划(80150)
- 自然科学基金(79513)
- 编号(76363)
- 资助(70790)
- 成果(62471)
- 部(54410)
- 重点(54351)
- 发(52531)
- 课题(52078)
- 创(50731)
- 制(48441)
- 创新(47306)
- 国家社会(47163)
- 教育部(46448)
- 期刊
- 济(163377)
- 经济(163377)
- 研究(105488)
- 农(75525)
- 中国(75460)
- 学报(57928)
- 科学(52765)
- 农业(51350)
- 财(50299)
- 管理(49095)
- 大学(45205)
- 学学(42405)
- 教育(42257)
- 融(32572)
- 金融(32572)
- 技术(31059)
- 业经(31008)
- 财经(24920)
- 业(23924)
- 经济研究(22759)
- 问题(22283)
- 经(21194)
- 图书(19449)
- 版(19280)
- 科技(17761)
- 理论(17177)
- 技术经济(16911)
- 现代(16512)
- 业大(16342)
- 世界(15746)
共检索到531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一、政府要素配置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1.新农村建设客观上要求政府在要素配置中给予倾斜新农村建设的远景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偏低,城乡发展差距大,新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要素配置 市场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日新 吴剑辉
通过市场、政府行政干预、非营利组织等要素配置机制的共同作用,形成资源配置的良性机制,能够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民人均收入的改善、农村公共品投入的增加、农民道德水平的上升、农村民主管理机制的形成。本文在理论回顾的基础上,试图从要素配置的角度,寻求建立新农村建设的理论逻辑。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谢煜
<正>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推进农村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战略举措,而政府治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模式,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由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编著的《中国新农村建设:乡村治理与乡镇政府改革》(中国经济出版社)一书集中论述了有关新农村建设与现代乡村治理、农民权益保护、乡村公共服务体系等内容,为研究政府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提供了重要参考。第一,政府治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政府的参与和治理能够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通过提供科技支持,发展农业产业,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并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有助于推进农村发展的公平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龙菊
本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配置效率作了实证分析。投入指标中选取了2006-2011年国家财政投入农村的资金、金融机构资金、农村投资、农户投资4项数据,产出指标中选取了同期农村居民纯收入、第一产业对GDP增量的贡献率。根据数据处理结果,2006-2011年,在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的配置中,从规模效率看,仅1个年份有效,其他5个年份均未达到有效前沿。说明我国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分散,未能集中财力,发挥规模效益。从技术效率看,不同年份差异较大,资金使用上不足与浪费现象并存。从纯技术效率看,5个年份显示有效,2009年的数值相对偏低。针对上述问题,文章提出了加大新农村建设资金...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资金 配置效率 评价 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淅琴
一、农村市场现有生产要素分析 1、从土地这一生产要素来看。除非地处城市边缘或其他一些特殊区位,土地对大多数农民而言,是保命的根本,是生存的最低保险,而不是体现“市场配置资源效率”的“生产要素”,可以进入市场流转增值,除非有其他确切的生存保障,否则农民是不愿意放弃对土地的基本权利。而土地所能够为农民带来的收益就是土地上所产出的农产品。从土地所提供的产品来看,由于以下原因,它并不能作为农民摆脱贫困的依靠。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慧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有机衔接、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体系,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持续、高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由各种动力要素所构成,包括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文化动力,其中经济动力机制是根本,政治动力机制是主导,文化动力机制是支撑。经济动力机制、政治动力机制和文化动力机制由各自的动力要素组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动力机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梁少民
城乡统筹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以我国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的河南省为例,回顾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演化历程,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和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模式和发展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模式 动力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邱云生 王晓红
在我国国情之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是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地位相结合。政府是新农村建设组织者和推动者,必须发挥好其主导作用;农民是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力量,必须突出其主体地位。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主导作用有待切实加强,农民主体作用充分发挥面临多方挑战,而要实现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结合的关键是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干部素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政府主导 农民主体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要杰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实质是国家层面上的资源重新配置过程,是将资本、土地、劳动、技术、组织等要素合理、有序地引向农村,由此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最终消除城乡二元结构,走向共同富裕。而财政资源均等化、金融资源自由化、农地产权明晰化、劳动资源公平化、技术推广行政化和组织资源合理化等六大政策措施正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关键。
关键词:
要素重组 新农村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忠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长期而又复杂的过程,需要有政府的组织引导、群众的主动参与、社会各方的积极支持以及工业的反哺和城市的带动。同时,要从宏观层面入手,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之阻隔,改变生产要素的流向及其路径依赖,使资金、人才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与聚集。新农村建设需要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但更依赖于因地制宜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政府 农民 生产要素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宝 高强 单哲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政府反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政府反哺应当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可能出现反哺缺失及反哺越界行为并造成政府反哺失灵。包含政府反哺行为的新农村建设模型分析表明,反哺缺失与反哺越界均会影响政府反哺效力的实现。高效的政府反哺行为应当建立在同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民的选择意愿及市场有效参与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柯柄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