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62)
- 2023(11408)
- 2022(9202)
- 2021(8973)
- 2020(7280)
- 2019(16998)
- 2018(16806)
- 2017(31978)
- 2016(16907)
- 2015(18783)
- 2014(18626)
- 2013(18123)
- 2012(16570)
- 2011(14988)
- 2010(15446)
- 2009(14196)
- 2008(13920)
- 2007(12751)
- 2006(11280)
- 2005(10090)
- 学科
- 济(74775)
- 经济(74717)
- 业(60391)
- 农(50012)
- 管理(48235)
- 企(39797)
- 企业(39797)
- 农业(33268)
- 方法(28928)
- 数学(25981)
- 数学方法(25461)
- 业经(21895)
- 中国(19464)
- 技术(18643)
- 地方(17331)
- 财(15196)
- 制(14703)
- 发(12642)
- 农业经济(12555)
- 技术管理(12096)
- 土地(11968)
- 学(11925)
- 策(11142)
- 体(10813)
- 理论(10571)
- 发展(9856)
- 贸(9848)
- 贸易(9839)
- 展(9837)
- 村(9795)
- 机构
- 学院(234814)
- 大学(227327)
- 管理(96332)
- 济(95092)
- 经济(92923)
- 理学(83233)
- 理学院(82435)
- 管理学(80839)
- 管理学院(80422)
- 研究(74437)
- 中国(60153)
- 农(54273)
- 京(48187)
- 科学(44334)
- 农业(40956)
- 财(40702)
- 业大(39980)
- 中心(37526)
- 江(37122)
- 所(35655)
- 研究所(31859)
- 财经(31708)
- 范(30577)
- 师范(30356)
- 北京(29902)
- 州(29802)
- 经(28923)
- 经济管理(27733)
- 院(26653)
- 经济学(26330)
- 基金
- 项目(157914)
- 科学(126202)
- 研究(120640)
- 基金(112804)
- 家(96910)
- 国家(95926)
- 科学基金(84306)
- 社会(76676)
- 社会科(72281)
- 社会科学(72264)
- 省(65392)
- 基金项目(60260)
- 教育(55625)
- 自然(53448)
- 划(53077)
- 自然科(52276)
- 自然科学(52269)
- 编号(51425)
- 自然科学基金(51369)
- 资助(44498)
- 成果(40188)
- 创(38054)
- 课题(35458)
- 发(34943)
- 重点(34917)
- 部(34724)
- 创新(34644)
- 农(31486)
- 国家社会(30748)
- 制(30612)
- 期刊
- 济(113241)
- 经济(113241)
- 研究(65490)
- 农(59438)
- 中国(59057)
- 农业(40396)
- 管理(33958)
- 科学(33172)
- 学报(31404)
- 教育(30880)
- 财(30102)
- 大学(26045)
- 业经(25532)
- 融(25531)
- 金融(25531)
- 技术(24564)
- 学学(24402)
- 业(19411)
- 问题(15417)
- 农业经济(15024)
- 农村(14994)
- 村(14994)
- 财经(14712)
- 经济研究(14133)
- 科技(13431)
- 技术经济(13259)
- 版(12918)
- 经(12555)
- 策(12187)
- 统计(11990)
共检索到360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林德荣
目前,我国各地的新农村建设主要依靠行政主导方式,而忽视了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激励作用。本文通过对山东蓬莱市南山王谷土地股份合作社的特征、效率和创建条件的讨论和分析,指出土地股份合作社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模式,并同时认为保证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创建和有效性需要具备三个条件,即承认和明晰农村土地权益关系、土地资产专用性程度强以及政府有效的引导、沟通和协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夏玉莲 曾福生
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有多重原因。基于效益原理,文章首先构建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模式的效益分析框架,然后,通过湖南省光明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解析,对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效益表现、效益成因以及效益约束进行了分析,并从效益视角探讨了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机制优化与制度安排问题,得出结论:作为新时期农村土地经营制度发展的方向,农地股份合作社的成功依赖于一定的条件,因而并不适合在所有的地区推广,需要农民、合作社以及政府等多方主体的共同努力来创造适合农地股份合作社经营的条件,实现合作社经营的效益最大化与可持续。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林星 吴春梅
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实现农村集体资产从"共同共有"向"按份共有"的产权制度转变。为了对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治理进行系统阐述,通过构建分析其治理结构、机制及主要模式的框架,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结果表明,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构建外部地方政府协同、内部"三会"制衡的组织治理结构,完善股权设置与管理的股权安排、按股分红与激励的利益分配、责任与民主的监管监督等治理机制,创新以分散经营为突破口的"总社/联社—分社"、"分社→法人"、项目化公司、终止退出等治理模式,对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成钢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制度创新,农村股份合作制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目标能够起到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是一种理想的制度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林乐芬 顾庆康
研究目的:揭示社员对不同类型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绩效评价的差异性并解释其原因。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层次分析法。研究结果:农户对两种类型的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绩效评价存在差异性,其原因来源于两种模式农地股份合作社运行机制差异和农户特征差异。研究结论:多要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相对较优,政府可以正确引导农民以多种要素入股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逐渐形成以多要素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为主、单要素为辅的合作社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明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农民合作社发展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标志着我国农民合作社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宁波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动因、内涵类型、运行机制、治理机制等基本问题,对于认真落实中央政策,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宁波市 合作社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海
准确界定家庭承包地入股合作社的组织属性是确立其立法模式的前提。实践中绝大多数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的合作社虽然冠名为土地股份合作社,却名不符实,背离了国内股份合作制企业和国际股份合作社的典型特征。实际上,农地入股的合作社仅仅是基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特殊社会功能,在出资与产权性质、利益分配和亏损承担等方面,不得已突破《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一种变异,但是并没有超出传统合作制的基本范畴。而且,基于专业服务的共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一定程度的开放性以及节约立法成本、提高立法效率的考虑,农地入股合作社的立法可以而且应当纳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框架,没有必要单独制定《农地股份合作社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群义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是农民以农村土地经营权入股,运用股份合作的机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形式。它既是对农地产权制度改革的大胆探索,也是对农业经营方式的有益创新。但因为这种农业经营方式尚不完善,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根据一些地区的实际运营情况,对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基本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张笑寒
研究目的:分析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产生背景、运行特征、现实困境,提出相应的对策出路。研究方法:个案分析法。研究结果:通过对江苏苏南地区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个案分析,指出该合作社产生于特定的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下,在产权结构、股权设置及收益分配等方面具有某些典型的运行特征,但现实中合作社面临政社不分、股份集中度低、股权封闭性强、入股要素及其用途单一、收益分配制度尚待完善等诸多困境。研究结论: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发展出路在于政社分开,明晰产权,完善股权流动机制,健全激励和监督机制,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加强立法建设。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蒲丹
"股份合作"既是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倡的家庭承包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式之一,又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以成都地区崇州市现代农业不同发展阶段,金融创新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总体情况和具体案例入手,深入分析金融创新支持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必要性、可操作性和现实瓶颈,探讨金融运用农村产权改革成果支持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的有效途径,为推进我国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乃至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实践启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志英
蓬莱市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蓬莱市认真学习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全市基本农田的保护力度,切实保住"米袋子"。该市早在1993年就颁布了《蓬莱市基本农田保护管理规定》,全市94%的耕地被划进基本农田保护区。今年以来,市委...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兰君 赵建武
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已发展为自主经营型、内股外租型、社区型等不同发展模式。增强区域农业的竞争力是自主经营型土地股份合作的主要动因;内股外租型土地股份合作是保障农民土地承包权长期收益的最佳选择;社区型土地股份合作制是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需要。要通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构建稳定的农民股权收益增长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推进各类土地股份合作模式健康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冀县卿
渌洋湖土地股份合作社之所以成功,不仅在于通过赋予农民企业家企业控制权实现了企业控制权与企业家才能的匹配,而且通过监督、产权合约等正式规则的设计以及企业家道德、声誉等非正式规则的建设有效地抑制了农民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肖端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使大批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部分农民转为市民,一些农户无力或不愿经营承包土地。土地零星流转的高额租金造成严重的非粮化倾向。成都市利用土地股份合作社这种新的组织形式,将农户分散的承包地集中起来开发利用,在充分有效利用土地、确保粮油生产、推进农业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其双重委托—代理运行模式,在确保农民土地生产经营决策权和收益权、经纪人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收益权、合作社的管理权和监督权以及各方权益协调平衡等方面探索了一些成功经验。成都市土地股份合作的创建与发展为农村集体土地家庭承包制的完善和改革提供了新思路和新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王迎光
农村合作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合作社应以专业社为主,综合社为辅,为了取得规模效益应成立联合社,同时加强社间合作。农村合作社应实行国际化经营,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为加快农村合作社的发展,政府应尽快出台相关的政策、法规。
关键词:
农村合作社 新农村 综合社 专业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