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7)
2023(6984)
2022(5637)
2021(5308)
2020(4149)
2019(9439)
2018(9317)
2017(17164)
2016(9513)
2015(10616)
2014(10434)
2013(10552)
2012(9965)
2011(9238)
2010(9441)
2009(8743)
2008(8627)
2007(8171)
2006(7519)
2005(6713)
作者
(29759)
(25586)
(24915)
(23594)
(15676)
(12356)
(10972)
(9920)
(9846)
(8998)
(8826)
(8423)
(8148)
(8008)
(8008)
(7676)
(7630)
(7489)
(7192)
(7069)
(6571)
(6421)
(6355)
(6117)
(5907)
(5889)
(5712)
(5565)
(5379)
(5345)
学科
(48463)
(42157)
经济(42116)
农业(32312)
(31169)
管理(17754)
业经(16478)
农业经济(12346)
中国(12232)
地方(11628)
方法(11442)
(10693)
企业(10693)
(10342)
数学(9732)
数学方法(9642)
(9443)
农村(9423)
(9234)
(8885)
发展(8815)
(8808)
建设(8131)
土地(7821)
(7604)
及其(7392)
(7020)
贸易(7013)
(6964)
收入(6918)
机构
学院(138018)
大学(132572)
(55655)
经济(54448)
(53718)
研究(53077)
管理(48799)
理学(41666)
中国(41652)
农业(41227)
理学院(41208)
管理学(40394)
管理学院(40192)
科学(34635)
业大(32385)
(29172)
(28172)
研究所(25553)
中心(25497)
农业大学(25414)
(23637)
(21749)
(21277)
(20548)
(18533)
(18394)
师范(18242)
(18087)
科学院(18050)
北京(17734)
基金
项目(93039)
科学(71338)
研究(68666)
基金(64587)
(58333)
国家(57660)
科学基金(47162)
社会(42289)
(39463)
社会科(39328)
社会科学(39317)
基金项目(34317)
(31779)
(30861)
自然(29952)
编号(29657)
教育(29481)
自然科(29170)
自然科学(29160)
自然科学基金(28646)
资助(25294)
成果(23587)
(22626)
重点(21351)
课题(20773)
(20112)
(19385)
(19103)
发展(17944)
创新(17795)
期刊
(74193)
经济(74193)
(61275)
农业(41898)
研究(38048)
中国(37691)
学报(28944)
科学(25460)
大学(22478)
学学(21402)
业经(19740)
(19138)
教育(15993)
(15432)
金融(15432)
农业经济(14466)
管理(14248)
(14060)
农村(13805)
(13805)
技术(11950)
(11167)
问题(11054)
业大(10573)
农业大学(9619)
世界(9613)
农村经济(9203)
经济问题(8608)
社会(8450)
经济研究(8225)
共检索到221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树林  
审视这几年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内生力和外哺力互动,从而形成新农村建设的合力,并未引起高度重视。理论界和实践领域要么重视新农村建设的外部性资源,强调国家加大投入、工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万宝瑞  
推进新农村建设,核心是要抓好"四个根本":钱从哪里来,剩余劳动力向哪里去,农村带头人怎样培养,农民组织化程度如何提高。农民工返乡创业、工商企业带动农业发展,已成为解决这四个根本问题、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两支生力军。要重视这两支生力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大力扶持和引导。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波  
创建土地银行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提高土地产出,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借鉴国内外经验,本文提出我国的土地银行应是以农地为服务目标物的有限金融机构,承办与土地有关的长期信用业务,其创建路径可由农业发展银行转型。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吴鸣  刘蓓  李向京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了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策,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针对农村人才匮乏现状,提出了“智力反哺”战略,并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旨在为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的人才提供参考。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宪宝  高强  单哲  
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我国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政府反哺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政府反哺应当在一定的边界范围内进行,否则可能出现反哺缺失及反哺越界行为并造成政府反哺失灵。包含政府反哺行为的新农村建设模型分析表明,反哺缺失与反哺越界均会影响政府反哺效力的实现。高效的政府反哺行为应当建立在同农村发展的基础条件、农民的选择意愿及市场有效参与有机结合的基础之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茆志英  李晓明  
工业化中后期进行工业反哺农业,是世界经济发展遵循的客观规律。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两个趋向"论断,提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针对新农村建设,结合安徽省实际,分析反哺农业政策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探讨新农村建设下工业反哺农业的政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鲁晋  
新农村建设应统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序向前推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鲁晋  
新农村建设应统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目标,以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为首要任务,精心组织,科学规划,典型引路,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创新发展,使新农村建设有序向前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伟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农村落后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的落后,由于文化的落后导致农民整体素质低下,农村发展遭遇了素质"瓶颈"。通过探讨新农村建设文化力与相关概念的关系,借鉴对新农村文化力建设的规律,对新农村文化力的内涵进行解读和分析,研究文化力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并初步构建新农村建设文化力评价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厉晓华  
农村落后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村教育相对落后和农村文化力的缺失,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正常的财政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的原则;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文化力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素质”瓶颈,应该从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平等的教育体制;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等文化力支撑体系入手,从长远和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财政预算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高伟  
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是衡量新农村民主建设的重要标志,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漠对于农村基层民主、农村基层党组织以及农民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产生了消极影响,要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意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加强农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晏红杏  何蒲明  
2016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开发农民参与度高、受益面广的休闲旅游项目,带动社会资本投向农村新产业新业态"的政策,顺应了我国新农村建设发展的现实诉求。全社会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了解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障碍和原因,并从优化农村投资环境、健全政府投资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机制、统筹规划和引导农业走产业化道路以及建立农业投资者的利益保护机制等方面构建一个社会资本投向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