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68)
2023(14652)
2022(12404)
2021(11753)
2020(9799)
2019(22563)
2018(22621)
2017(42866)
2016(23284)
2015(26328)
2014(26477)
2013(26145)
2012(23866)
2011(21630)
2010(21753)
2009(19826)
2008(19276)
2007(17203)
2006(15226)
2005(13277)
作者
(67983)
(56928)
(55929)
(53394)
(35576)
(27118)
(25309)
(22295)
(21577)
(20123)
(19239)
(19067)
(17935)
(17891)
(17339)
(17244)
(16806)
(16521)
(16164)
(15995)
(14231)
(14058)
(13800)
(13135)
(12740)
(12715)
(12516)
(12504)
(11490)
(11378)
学科
(93016)
经济(92911)
(65496)
管理(60624)
(50972)
(44220)
企业(44220)
方法(37451)
农业(33834)
数学(32207)
数学方法(31735)
中国(25504)
业经(25294)
地方(21213)
(21015)
(20564)
(18599)
理论(15780)
(14962)
贸易(14953)
(14523)
(14372)
(14172)
教育(13953)
(13888)
技术(13885)
(13774)
银行(13725)
环境(13555)
(13416)
机构
学院(325431)
大学(323493)
管理(128223)
(124368)
经济(121420)
研究(111201)
理学(110874)
理学院(109643)
管理学(107589)
管理学院(107001)
中国(83361)
(73254)
科学(70918)
(69664)
业大(56893)
农业(56315)
(56263)
(55219)
中心(51424)
研究所(51215)
(49361)
(44407)
师范(43969)
北京(43626)
财经(43342)
(39998)
(39835)
(39463)
技术(36346)
(36164)
基金
项目(224892)
科学(175076)
研究(166940)
基金(159986)
(139863)
国家(138583)
科学基金(117923)
社会(102215)
社会科(96209)
社会科学(96182)
(90128)
基金项目(85190)
自然(76407)
教育(75826)
(74632)
自然科(74574)
自然科学(74555)
自然科学基金(73164)
编号(70911)
资助(65005)
成果(57905)
重点(49899)
(48730)
(48514)
课题(48508)
(46208)
创新(42984)
科研(42664)
大学(41353)
项目编号(41224)
期刊
(144367)
经济(144367)
研究(94185)
(75118)
中国(70633)
学报(56670)
农业(51055)
科学(50451)
管理(44074)
大学(43345)
教育(41975)
学学(40532)
(39856)
技术(29779)
业经(29035)
(28956)
金融(28956)
(24025)
经济研究(20060)
图书(19794)
财经(19766)
问题(19632)
(18707)
(16732)
科技(16620)
业大(16610)
技术经济(15382)
理论(15378)
农业经济(15288)
农村(15154)
共检索到4881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胡勇  
新农村建设是"人、地、钱、粮、权、市、力"七元合一优化配置的系统工程,其中"人"是主体、"地"是载体、"钱"是收入、"粮"是根基、"权"是保障、"市"是链条、"力"是配置;"力"贯穿其它六元,形成优化组合体系。"人—力组合"涉及农民工外出务工支持城市与工业发展、城市下派干部进行人力资源反哺问题;"粮—力组合"涉及粮食生产与粮食安全问题及农业科技支撑问题;"市—力组合"涉及农业产业化、农村市场化问题。以上三方面,强调"生产发展"问题。"钱—力组合"涉及钱从何处来,资金如何融通,强调"生活宽裕"问题;"地—力组合"涉及土地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保护,强调"村容整洁"问题;"力—力组合"涵盖文化软实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立清  李明贤  
本文以解决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量化问题为基本任务,概括了国内包括重庆市“简便实用型”、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数字化模型”、江苏省兴化市戴南镇和南京市江宁区、湖南湘西自治州等地方政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特征,总结了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应当遵循以人为本、科学评价、简便可行、系统性、可比性和导向性等六大基本原则。文章采用AHP方法,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和管理民主等五个方面,构建了一个包含50个二级评价指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运用这一评价指标体系的对策措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厉晓华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长期性和艰巨性。由于农村文化力短缺现象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的“素质”瓶颈,应该从构建制度化的农民培训体系;平等的教育体制;人才和优质劳动力向农村、农业“回流”的机制等文化力支撑体系入手,从长远和根本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保障。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系列政策建议把农民培训的经费纳入中央和地方政府固定的财政预算支出;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由公共财政负担;切实加强高校农学专业的建设;减轻或免除高校农学专业学生的学费等。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静  
从新农村建设要求出发,分析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和新型职业农民培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主要分类,并从构建思路、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办学模式、衔接方式等五方面构建了终身教育理念的"分层次、多结构"的西部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金晶  曲福田  吴郁玲  
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着农村生态环境安全的一系列问题。因此,笔者认为,如何充分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循环经济理念为核心的循环农业体系,是改变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玉漫  
农村公共管理是新农村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是农村公共权力主体为实现公共决策目标而进行的活动,公共管理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和农村综合改革的逐步推进,农村公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本文尝试对这些问题进行概括和总结,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婧  傅金鹏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进至关重要,对其进行绩效评估必不可少。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是绩效评估的核心,包括3个层次:5个评估维度、15个基本指标和57个具体指标。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苟安经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建立科学、统一、简便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构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甄选评价指标,分配以适当的权重,并规定在具体应用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永强  张海峰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村金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能够开展得更为顺利。但受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制度缺陷和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金融服务系统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本文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应该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芳  余菁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从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申丽娟  丁恩俊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方向。它是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国平  石磊  
为对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西部地区农村的特点,在遵循可靠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灵敏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的前提下,构建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二级分指标的西部地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并对各层指标的设立依据和内容加以说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友平  
大多数民族地区仍处于贫困或深度贫困之中,发展民族社区,在民族地区建设新农村将关系到整个和谐社会的建设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在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下,结合民族地区的特点,构建起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指标体系,并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方法。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郭福春  
“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业现代化、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民收入的增加、生活的改善等一系列问题都有赖于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深化。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