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327)
- 2023(16208)
- 2022(13695)
- 2021(12936)
- 2020(10712)
- 2019(24849)
- 2018(24938)
- 2017(47933)
- 2016(26064)
- 2015(29680)
- 2014(29803)
- 2013(29309)
- 2012(26552)
- 2011(23986)
- 2010(24386)
- 2009(22507)
- 2008(21999)
- 2007(19741)
- 2006(17501)
- 2005(15560)
- 学科
- 济(106606)
- 经济(106466)
- 业(78598)
- 管理(75191)
- 企(57236)
- 企业(57236)
- 农(51673)
- 方法(46371)
- 数学(40466)
- 数学方法(39767)
- 农业(34345)
- 业经(28835)
- 中国(28567)
- 财(26251)
- 制(23878)
- 地方(21937)
- 学(20839)
- 理论(17854)
- 贸(17145)
- 贸易(17134)
- 体(16853)
- 易(16685)
- 技术(16547)
- 环境(16125)
- 银(16043)
- 银行(16004)
- 和(15871)
- 务(15473)
- 发(15413)
- 财务(15380)
- 机构
- 学院(370669)
- 大学(368720)
- 管理(148157)
- 济(146447)
- 经济(143135)
- 理学(128485)
- 理学院(127144)
- 管理学(124713)
- 管理学院(124056)
- 研究(120908)
- 中国(91922)
- 京(78668)
- 科学(74476)
- 农(73177)
- 财(67214)
- 所(59877)
- 业大(59875)
- 中心(56400)
- 农业(55906)
- 江(55607)
- 研究所(54117)
- 财经(52775)
- 北京(49368)
- 范(48758)
- 师范(48355)
- 经(47933)
- 州(44693)
- 院(43355)
- 经济学(42455)
- 经济管理(39952)
- 基金
- 项目(251814)
- 科学(198207)
- 研究(187966)
- 基金(181382)
- 家(156804)
- 国家(155424)
- 科学基金(134214)
- 社会(117644)
- 社会科(111142)
- 社会科学(111111)
- 省(99807)
- 基金项目(96026)
- 教育(86445)
- 自然(86250)
- 自然科(84210)
- 自然科学(84194)
- 自然科学基金(82643)
- 划(82490)
- 编号(78980)
- 资助(74547)
- 成果(64139)
- 重点(55894)
- 部(55597)
- 课题(53986)
- 发(53534)
- 创(52161)
- 制(48849)
- 创新(48605)
- 国家社会(47747)
- 教育部(47611)
- 期刊
- 济(167014)
- 经济(167014)
- 研究(107841)
- 中国(77348)
- 农(74292)
- 学报(57610)
- 科学(53670)
- 管理(52640)
- 财(50584)
- 农业(50502)
- 大学(45376)
- 教育(45002)
- 学学(42572)
- 技术(34485)
- 融(33505)
- 金融(33505)
- 业经(32039)
- 财经(25170)
- 业(23930)
- 经济研究(23751)
- 问题(22522)
- 经(21375)
- 图书(19673)
- 版(19632)
- 技术经济(18195)
- 科技(18098)
- 理论(17578)
- 现代(16932)
- 业大(16192)
- 实践(16108)
共检索到54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冯德显 梁少民
城乡统筹是我国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探索新农村建设道路对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意义重大。以我国人口大省和粮食大省的河南省为例,回顾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和演化历程,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模式和演化的动力机制,探讨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并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模式和发展类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比较研究。
关键词:
新农村 建设模式 动力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慧容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形成一个结构合理、有机衔接、高效运行的动力机制体系,才能保证新农村建设不偏离正确的轨道,持续、高效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动力机制由各种动力要素所构成,包括经济动力、政治动力和文化动力,其中经济动力机制是根本,政治动力机制是主导,文化动力机制是支撑。经济动力机制、政治动力机制和文化动力机制由各自的动力要素组成。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动力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韦燕飞
通过系统分析法,据土地伦理利用观及其它相关理论,就新农村建设中土地利用和谐的制约因素的分析,建立新农村建设土地利用和谐模式的运行机制。所构建的运行机制从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土地制度、资金运营、生活方式、消费理念这几个方面进行展开论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桂华
大连市通过加强科技输入,以打造自身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目标,推进农村自身创新发展能力的增长,形成了具有当地特色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
科技输入 新农村建设 创新机制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广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经济欠发达,俗称"老、少、边、山、穷"自治区,新农村建设难度大。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广西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以基础建设拉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能人带动、企业开发联动、政府扶持促动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较好成绩。
关键词:
广西 新农村建设 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翁文先
新农村建设是缩小城乡差距,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开发潜在的农业人力资源和利用现实的农业人力资源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力资源 开发与利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保玲 王绪广
"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既取决于企业转身触网的内在动力,也受到政府策动与农民需求拉动的影响,三者缺一不可。网上供销社模式的问题是供销合作社内在动力不足,政府越位担当主导者;田田圈模式的问题是政府缺位,未扮演好推动者角色。本文提出应从定位政府角色与明确企业功能两方面着力完善"互联网+农村零售"发展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鹿永华
青岛市新农村建设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循环农业建设也如火如荼的开展中。二者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如何把二者结合起来,通过发展循环农业来促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本文以"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为题,重点分析了青岛市循环农业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同时找出了青岛市目前存在的四种主要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并加以分析研究,最后根据青岛市目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青岛市 新农村 循环农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章寿荣
本文总结了南京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出现的城市工业扩散、特色产业开发、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型农业等五种支撑模式。提出了城乡产业转移不能转移工业污染;特色产业开发要以市场为导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自主自愿、"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农业产业化要注意防止盲目建设、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并且不能违背坚持农民自愿原则和量力而行的原则的观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实践 模式 思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淑景 朱乐尧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推动和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进一步加快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增长和全面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综合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在促进和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构造与产业配置结构以及资源开发利用模式的有效转变与重建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发展 经济模式重建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李淼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措施,也是扩大内需、增强国内经济发展的有力载体。文章在介绍我国新农村建设现状和国外农村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我国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探讨和总结出几种可行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禹拥军 田淑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推动“三农”工作的一项战略举措。本文初步分析了现阶段京郊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建设发展思路,依据不同的情况确定不同的新农村发展类型和模式,力求达到十个方面的标准。本文最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措施的引导、规范下,京郊新农村可实现健康、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类型 模式 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