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78)
- 2023(8606)
- 2022(6776)
- 2021(6682)
- 2020(5437)
- 2019(12532)
- 2018(12740)
- 2017(23192)
- 2016(13272)
- 2015(15301)
- 2014(15285)
- 2013(14306)
- 2012(12877)
- 2011(11708)
- 2010(12307)
- 2009(11034)
- 2008(10826)
- 2007(10160)
- 2006(8955)
- 2005(7864)
- 学科
- 济(52376)
- 经济(52339)
- 农(48767)
- 业(36989)
- 农业(32520)
- 管理(27362)
- 方法(20329)
- 数学(18687)
- 数学方法(18168)
- 业经(17570)
- 企(16460)
- 企业(16460)
- 中国(15402)
- 农业经济(12366)
- 地方(12157)
- 发(10866)
- 理论(10296)
- 教育(10235)
- 制(9619)
- 村(9482)
- 农村(9463)
- 教学(9369)
- 发展(9063)
- 展(9048)
- 建设(8701)
- 策(8521)
- 土地(7908)
- 学(7757)
- 工作(7715)
- 技术(7453)
- 机构
- 学院(178144)
- 大学(172030)
- 管理(66556)
- 济(66338)
- 经济(64677)
- 理学(57313)
- 理学院(56782)
- 研究(56247)
- 管理学(55254)
- 管理学院(54980)
- 农(50129)
- 中国(43458)
- 农业(37766)
- 京(36231)
- 科学(34774)
- 业大(34401)
- 江(29227)
- 中心(28013)
- 所(27465)
- 财(27110)
- 范(26286)
- 师范(26074)
- 研究所(24798)
- 农业大学(23664)
- 州(23387)
- 北京(22326)
- 技术(22205)
- 经济管理(20806)
- 财经(20559)
- 省(20205)
- 基金
- 项目(117739)
- 研究(93536)
- 科学(91239)
- 基金(79198)
- 家(67520)
- 国家(66784)
- 科学基金(57384)
- 社会(55631)
- 社会科(52068)
- 社会科学(52053)
- 省(51464)
- 教育(45804)
- 编号(43191)
- 基金项目(41721)
- 划(40414)
- 成果(35248)
- 自然(35168)
- 自然科(34355)
- 自然科学(34351)
- 自然科学基金(33683)
- 资助(32308)
- 课题(30446)
- 农(29440)
- 发(26627)
- 重点(26409)
- 年(25740)
- 部(25375)
- 创(24901)
- 性(23065)
- 创新(22986)
共检索到275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晓霞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新农村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产生了新的变化。这就要求高校必须在充分了解新农村建设人才需求的新特点基础上,通过强化思想教育,树立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职业理想;加强实践教育,培养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坚定信念;创新培养模式,提高大学生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综合能力。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人才需求 培养模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金周 黄海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需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最佳模式,需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的观念更新、建立完善校企合作制度、深化校企合作的内涵。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新农村建设 校企合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宣裕方
高等农林院校在落实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过程中,以政府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契机,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以此服务社会、引领社会,推动"三农"发展,是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因此,研究新形势下的农林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培养体制,改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孟
文章首先提出了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的可行性分析。然后分析了高职教育对接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性歧视和制度性安排造成"非对接"性阻碍,财政投入不足产生"非对接"性制约,传统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方案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求之间不相匹配,师资队伍与新农村建设人才培养需要之间存在落差。最后阐述了以对接新农村建设为导向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策略:舆论导向上树立观念转变的"对接",外部保障上进行资金政策的"对接",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案上形成理论与实践的"对接",师资队伍上打造专职教师与兼职专家的"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策略 对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齐春雷 翟印礼
本文从对沈阳青年科技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利用逻辑推理和回归分析评价了这种培养模式的人才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管理质量和给农村经济增长带来的效益,总结了这种新型农民培养模式的效果和作用,并提出了促进培养农村科技人才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新型农民 培养模式 农村青年 科技人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郭福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田健
人才培养是高等农业教育的根本职能,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等农业教育必须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作为核心,才能完成好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使命。通过明确高等农业教育的引领地位,构建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拓展教育方式,大力构建高等农业教育质量标准等各种举措,努力实现为农育才的根本任务,是高等农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
关键词:
高等农业教育 新农村建设 人才培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云飞 闫雯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中央从国家现代化建设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做出的重大部署。农林院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立足地方,服务"三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实现跨越式发展。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明确办学定位,培育办学特色。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更好地服务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林院校 办学特色 人才培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吕兆丰
首都医科大学是北京市属唯一的高等医学院校,承担着为首都地区培养各级各类医药卫生人才的任务,因此学校确立了"摸天踩地"的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理念,制定了从研究生、本科生到专科生以及成人教育等在内的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把为首都农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陆耀邦
广西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山区,经济欠发达,俗称"老、少、边、山、穷"自治区,新农村建设难度大。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广西根据自身的特点,探索出了以基础建设拉动、产业发展推动、经济能人带动、企业开发联动、政府扶持促动等新农村建设模式,取得较好成绩。
关键词:
广西 新农村建设 模式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承先 刘乃民 刘臣 张淑英
本文从对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出发,以工商管理开放教育试点本科专业的统设必修课———《组织行为学》的课程建设为例,系统地分析了课程建设如何适应现代远程教育的特点和需要,进而探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模式 开放教育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朱容皋
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正处在一个特殊时期,笔者从学科分类、教学内容、学生的综合素质、师资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分析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拓宽专业、注重知识复合性,促进学科渗透、强调结构整体化,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实践能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强化教师"双师"素质等方面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职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问题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何艳春 肖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和全国工作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熟市场、守法纪、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分析农民素质现状及培养新型农民重要性的基础上,提出培养新型农民的策略。
关键词:
新农村 新型农民 科学发展观 思考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何学军
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新型的高素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着眼点和突破口。高等教育在高素质农民的培养工作上独具优势,但由于我国的高等教育存在着突出的城市取向,不仅高水平的大学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席东梅 李术蕊 张志增 史帆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进一步提出了"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明确要求,强调"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急需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