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2)
2023(10021)
2022(8224)
2021(7595)
2020(5881)
2019(13200)
2018(13014)
2017(23800)
2016(13110)
2015(14727)
2014(14841)
2013(14850)
2012(14328)
2011(13273)
2010(13815)
2009(12755)
2008(12655)
2007(11808)
2006(11076)
2005(10482)
作者
(38673)
(32804)
(32355)
(30555)
(20433)
(15852)
(14474)
(12650)
(12516)
(11889)
(11276)
(10884)
(10583)
(10434)
(10142)
(9887)
(9563)
(9460)
(9291)
(9229)
(8522)
(8265)
(8010)
(7878)
(7650)
(7446)
(7414)
(7247)
(6839)
(6652)
学科
(62891)
经济(62822)
(49517)
(40684)
农业(33157)
管理(28711)
中国(23193)
地方(23106)
业经(20044)
(17857)
企业(17857)
(15247)
(13555)
方法(13212)
农业经济(12720)
发展(12162)
(12131)
(11735)
银行(11726)
(11490)
(11148)
金融(11148)
数学(10854)
数学方法(10735)
地方经济(10527)
(10523)
(10083)
(10023)
贸易(10006)
环境(9693)
机构
学院(189384)
大学(182337)
(79713)
经济(77797)
研究(72362)
管理(68132)
中国(58337)
理学(56108)
理学院(55453)
管理学(54628)
管理学院(54276)
(52347)
科学(42202)
(40688)
农业(39269)
(36941)
(35597)
中心(34931)
(34077)
业大(33340)
研究所(32593)
(28636)
师范(28407)
(27622)
(27152)
北京(26096)
财经(25664)
(25150)
(24138)
农业大学(23775)
基金
项目(115599)
研究(92670)
科学(90228)
基金(78780)
(67579)
国家(66759)
社会(58209)
科学基金(56130)
社会科(54556)
社会科学(54545)
(49184)
基金项目(41301)
编号(41245)
教育(40671)
(39054)
成果(34296)
(32799)
自然(31796)
自然科(30947)
自然科学(30943)
资助(30398)
自然科学基金(30345)
(29978)
课题(29446)
发展(27284)
(26806)
重点(26015)
(24953)
(24264)
(23861)
期刊
(110910)
经济(110910)
研究(62732)
(59303)
中国(55301)
农业(40071)
教育(29228)
学报(28234)
科学(27518)
(25987)
金融(25987)
业经(25220)
(24674)
管理(23322)
大学(22898)
学学(21044)
(18455)
技术(18381)
问题(15493)
农业经济(15366)
农村(15187)
(15187)
经济研究(14147)
财经(12072)
世界(11903)
图书(11867)
(11760)
经济问题(11529)
资源(10477)
(10434)
共检索到3280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现阶段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新农村建设不仅关系到数亿农民的生存与发展,而且与我国城镇化、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进程息息相关。因此,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少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就是要建立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既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新农村建设的手段,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视。针对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应遵循三项原则,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原则,生产、经济、生态三个持续性结合原则,可持续的农业科技推动原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艺  
当前我国财政支农中存在资金投入不足、支农结构和方式不合理、管理体制不完善、税费改革不彻底等问题。加大财政投入是确保新农村建设的客观要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确保新农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萍鲜  黄永前  
在良好政策和大环境的推动下,宁波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规划不到位、村干部与村民关系协调不力及教育资源城乡共享不足等矛盾正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提升和发展。本文认为,政府在大力倡导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应制定必要的政策保证规划先行,还应该切实采取措施培育和提高村干部及村民的现代理念,更应加紧制定有力的政策保证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得到公平共享,只有这样,宁波新农村建设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并最终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旺生  潘金志  
林业的发展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意义。林业发展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措施,有必要对二者之间的重大关系进行哲学思考,并对林业发展如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静芳  
我国政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明确的指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那么"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农村"以及"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成为了当下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通过对韩国"新村运动"的介绍以及分析,找出了我国关于"新农村建设"所面临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案,以便我们国家可以更好地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晓诺  
以“勤勉、自助、协同”精神为主体的新村运动使韩国农村的经济、政治和精神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文化传统和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韩国当年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本文在总结韩国新村运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重点从其保证农村建设长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五点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慧景  李培泓  
新农村建设是目前我国重大的历史任务之一,但在新农村建设中出现了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的不可持续现象。这是由于新农村建设中可持续发展规划机制和评价机制缺失造成的,而这些机制的缺失则是各经济发展主体的一种博弈均衡,是必然出现的结果。为了避免不可持续发展结果的出现,我国应建立正确稳定的可持续发展制度,并提高农民素质,以改变博弈中弱势主体的地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决胜  
小额农贷对支持农村的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轰轰烈烈开展,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巨大资金需求以及小额农贷自身存在的不足,小额农贷政策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促进小额农贷持续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朱决胜  
本文剖析了新农村建设中小额农贷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法制和生态环境建设,创新和完善小额农贷管理方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高伟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改革的具体目标应包括:一是增加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供给;二是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只有实现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只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是不切实际的,是一厢情愿。所以,要想合理运用金融手段支持新农村建设,就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着力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屠莉佳  
一、小额信贷的概念(一)小额信贷定义。小额信贷是指小额度的贷款和储蓄业务,其主要参与者是小型经营者和生产者。对于缺少资本而无法从事小型经营的穷人,可以从小额信贷机构受益。本文将小额信贷定义为:在一定区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宛  
在对有关新农村建设进行实践观察和文献整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现代都市农业的概念,研究了都市农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价值和作用,文章指出,都市农业的发展可以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动力和契机,但都市农业的开发并不能等同于新农村建设本身。政府主导下的新农村建设要重点思考农民的参与问题,思考如何有效地实现城乡的良性互动,逐步实现全社会都来帮助农民的局面,更好地提高中国农业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三农问题的破解。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其林  刘光德  王显军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