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73)
2023(8818)
2022(7250)
2021(7015)
2020(5354)
2019(11936)
2018(11833)
2017(21607)
2016(12012)
2015(13276)
2014(13491)
2013(12976)
2012(11949)
2011(10902)
2010(11128)
2009(10154)
2008(10057)
2007(9528)
2006(8702)
2005(7745)
作者
(32061)
(27270)
(26728)
(25561)
(16645)
(13066)
(12025)
(10419)
(10312)
(9818)
(9237)
(9004)
(8579)
(8309)
(8157)
(8144)
(8037)
(7956)
(7676)
(7552)
(6821)
(6723)
(6543)
(6517)
(6377)
(6185)
(6141)
(5978)
(5551)
(5478)
学科
(48827)
(47233)
经济(47089)
(36042)
农业(32694)
管理(25579)
业经(20078)
(16980)
企业(16980)
中国(15790)
地方(12939)
农业经济(12460)
方法(11908)
(11433)
(11183)
理论(10041)
(9505)
农村(9483)
发展(9431)
(9419)
(9413)
教育(8969)
建设(8845)
(8264)
土地(8185)
(8156)
(8113)
(8074)
数学(7694)
数学方法(7573)
机构
学院(163774)
大学(154852)
(62432)
经济(60802)
管理(59158)
研究(55307)
理学(49619)
理学院(49084)
管理学(48224)
管理学院(47919)
(46338)
中国(44602)
农业(34540)
(32964)
科学(32694)
业大(29206)
(28710)
(28553)
中心(27638)
(27425)
(24819)
师范(24652)
研究所(24044)
(22671)
(21154)
财经(21092)
农业大学(21076)
北京(20377)
(19209)
技术(19118)
基金
项目(101864)
研究(85179)
科学(79213)
基金(68775)
(58222)
国家(57419)
社会(53357)
社会科(48768)
社会科学(48752)
科学基金(48578)
(43390)
编号(40270)
教育(38820)
基金项目(36464)
(34045)
成果(33282)
(28085)
课题(27429)
自然(26919)
自然科(26172)
自然科学(26171)
自然科学基金(25697)
资助(25266)
(24497)
(23667)
重点(22675)
(22628)
(22263)
(21537)
(21318)
期刊
(88189)
经济(88189)
(54190)
研究(49005)
中国(45673)
农业(36634)
教育(28503)
学报(24118)
科学(22460)
业经(22055)
(21764)
大学(19892)
管理(18166)
(18096)
金融(18096)
学学(18063)
(16125)
技术(15966)
农业经济(14745)
农村(14354)
(14354)
问题(12196)
图书(11516)
(11471)
社会(10000)
经济研究(9707)
经济问题(9617)
财经(9503)
职业(9413)
农村经济(9406)
共检索到268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宏光  
新农村建设大致有城市化模式和乡土新农村模式两种,前者在当前最"成功",日渐占据主导话语权,但从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角度看城市化模式却有很多弊端,从城市社会发展的经验和现有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日渐出现的问题看,有诸多继发问题。怎样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和反思已有乡村建设模式,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一种可能的农村建设模式显得极其重要。作者通过梳理农村社会发展的历程和厘清目前农村建设自身特点,面临的问题和根源,借鉴国内外的乡村建设经验,提出了针对性的注重内生力量的新农村建设路径。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娟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内容。文章旨在探讨当今农村金融环境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对策,并分析财政等资金的注入对农村发展带来的利益及可行性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瑞  
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苟安经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工作中,建立科学、统一、简便的绩效评价体系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的工作。构建新农村建设绩效评价体系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五个方面甄选评价指标,分配以适当的权重,并规定在具体应用中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红星  
壶关县地处太行山东南端,山西省东南部,总面积1013平方公里,人口29万,其中农业人口25万,是一个山区县和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如何把中央的战略决策与壶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走出一条贫困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是全县人民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胡世明  
积极投身和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是高职院校的重要使命和职责,也是新的发展机遇和舞台。高职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在深刻领会其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重大意义的同时,着力解决好三个关键问题,主动搭建三个服务平台,并在长效机制探索、实验方法创新、示范点建设和社区教育网络形成等方面大胆开拓和创新。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吕振凡  纪荣荣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地方立法数量、立法结构进行分析,从总体可以看出立法结构有所失衡。当前,新农村建设正在全面推进,新要求、新特点已经逐步凸显,在国家立法存在结构性失衡的情况下,地方立法面临严峻的挑战。根据地方立法的性质,提出地方立法在新农村建设中应当承载的责任。从地方实际出发,提出安徽省地方农业立法的路径和重点项目选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忠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全面提高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农民素质,并为农村地区培养大批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本文拟通过分析现代远程教育的特征,探讨发展现代远程教育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以及如何更好地发展现代远程教育,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吴太胜  
农村"数字贫困"导致农村在信息时代的"边缘化"。消除农村"数字贫困",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要发挥政府在消除农村"数字贫困"中的主导作用,提高农民信息素质,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宏宇  
201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相继公开发布。其中,提出要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展定向培养,鼓励高校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这项改革事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如何进行定向培养?如何在制度上和体制上保证定向培养医学生服从安排,爱岗敬业,扎根基层农村,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这些都是现实且棘手的问题,本文试探索定向培养医学生教育的规律和方法,在思想层面加强引导,鼓励定向培养农村医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启强  
“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破解“三农”问题,建设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新农村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单一路径难以奏效,所以必须多方面入手。本文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的四个路径,这就是工业化动力牵引路径、制度变迁路径、政府改革路径和乡村自治性公民社会培育路径。希望通过这四个路径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推动小康社会建设步伐。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黄少琴  
科学发展观是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特征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农民增收、生活宽裕,生动高扬历史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本特征是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准确把握社会发展基本矛盾运动规律;时代特征是促进和谐,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拓展辩证唯物主义新视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石山  
“中国农村象非洲”、“共产党还要我们穷多久”,这两种声音应该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大动力。从传统农业发展模式转变到大农业发展模式是新农村建设成败的关键;县级领导的作用与县域经济的现状,关系到能否完成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任务;应将山区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战场,把发展农村合作组织作为工作重点,要处理好农村工作中的点面关系,要把尊重自然规律摆到主导位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