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3)
- 2023(13653)
- 2022(11498)
- 2021(10764)
- 2020(8544)
- 2019(19228)
- 2018(19105)
- 2017(35071)
- 2016(19376)
- 2015(22097)
- 2014(22502)
- 2013(22304)
- 2012(21579)
- 2011(19759)
- 2010(20499)
- 2009(19054)
- 2008(18856)
- 2007(17553)
- 2006(16220)
- 2005(15067)
- 学科
- 济(100530)
- 经济(100436)
- 业(52193)
- 农(50957)
- 管理(46122)
- 农业(34166)
- 地方(32213)
- 中国(30145)
- 企(28902)
- 企业(28902)
- 方法(25949)
- 业经(24788)
- 数学(21699)
- 数学方法(21406)
- 学(19354)
- 制(18517)
- 发(17615)
- 财(16831)
- 地方经济(16772)
- 融(15141)
- 金融(15139)
- 银(15106)
- 银行(15088)
- 行(14664)
- 环境(14189)
- 贸(14020)
- 贸易(14003)
- 发展(13530)
- 展(13490)
- 易(13371)
- 机构
- 学院(283126)
- 大学(275540)
- 济(120415)
- 经济(117474)
- 研究(106763)
- 管理(98325)
- 中国(84122)
- 理学(81039)
- 理学院(79993)
- 管理学(78517)
- 管理学院(77986)
- 农(64569)
- 科学(63845)
- 京(60841)
- 所(55420)
- 财(53660)
- 江(50391)
- 中心(50129)
- 研究所(49061)
- 农业(48735)
- 业大(45324)
- 范(41688)
- 师范(41326)
- 州(41139)
- 省(39847)
- 财经(39657)
- 北京(39033)
- 院(37746)
- 经济学(35758)
- 经(35490)
- 基金
- 项目(171086)
- 研究(132638)
- 科学(132084)
- 基金(116868)
- 家(100681)
- 国家(99582)
- 科学基金(83419)
- 社会(82497)
- 社会科(77404)
- 社会科学(77385)
- 省(72647)
- 基金项目(61300)
- 教育(59541)
- 划(57475)
- 编号(57331)
- 自然(49185)
- 自然科(47842)
- 自然科学(47830)
- 成果(47552)
- 资助(47104)
- 自然科学基金(46908)
- 发(44378)
- 课题(41613)
- 重点(38759)
- 发展(36534)
- 部(36512)
- 展(35943)
- 农(34696)
- 创(34338)
- 年(34136)
- 期刊
- 济(164219)
- 经济(164219)
- 研究(93720)
- 中国(76665)
- 农(68516)
- 农业(46235)
- 学报(44117)
- 科学(41032)
- 教育(40671)
- 财(40662)
- 管理(36512)
- 大学(34570)
- 融(33370)
- 金融(33370)
- 学学(32118)
- 业经(30473)
- 技术(28626)
- 经济研究(23027)
- 业(22343)
- 问题(21718)
- 财经(19794)
- 经(17319)
- 世界(16503)
- 版(16272)
- 农村(16229)
- 村(16229)
- 图书(15828)
- 农业经济(15819)
- 技术经济(15457)
- 经济问题(15141)
共检索到4818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贵州省雷山县"十五"期间农村经济情况以及"十一五"期间农村经济发展规划,对以建设新农村思想为指导谋求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柴海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差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着重以下几方面:挖掘农业自身的增收潜力,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展农业内外部的增收空间与渠道,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
关键词:
现代农业 科技推广体系 基础设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乐
音乐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深入而系统的开展农村音乐教育活动,有利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本文旨在以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国农村音乐在新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及价值,并针对当前我国农村音乐教育存在的一些现状问题,提出改善农村音乐教育的措施,以此带动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加速我国的农村城镇化进程。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中小学教育 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月珍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达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发展农村经济这条主线,以实现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经济 科学发展观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罗永国 欧阳斌
由于自然资源开发成为贵州省经济发展的重点和农业生产的低效益性等特点,导致资金支持农村建设渠道不通畅。本文从利益集团理论的角度出发,描述了在当前贵州省情下的农村资金问题。本文综合考虑长远规划和短期行为相结合,强调采取的手段和实施的效果,并给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以期最终实现逐利资金自动流向农村的目的。
关键词:
利益集团 资金 农村建设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思想的提出,为回族经济,尤其是回族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回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善于经商的优势,以及在与其他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进行交流中形成的跨境民族文化优势对促进回族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回族只有利用好优势,重视文化,发展教育,才能促进自身的较快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瑞德 蔡承智
农民是否增收,关系着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贵州农民收入偏低的原因在于受到了自然资源、农业结构、农民自身、市场、城镇化以及制度等因素的影响。解决农民收入问题应该从调整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市场建设、推进城镇化进程以及加强政策保障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
贵州省 农民收入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继瑞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协同。目前,我国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根本缺陷在于没有清晰地界定产权关系,因而"搭便车"和机会主义便成为该组织运行的常态。基于其约束条件刚性下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必须从农民的内在需求出发,在发展的动态过程中逐步明晰其产权关系。在微观层面上,必须大力促进农民选择合理和有效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支撑载体,并根据比较优势确立其合作形式以及应该给予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相应的法律地位以及明晰其权利、责任和义务。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勇
本文对农村分权发展规划的理论 ,方法 ,步骤、特点及其在我国目前的开展情况进行探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合作能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周贤明 何建坤
一、引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保证。在深化农村经济改革的同时,如何制定各个层次的发展规划,在宏观上做到有效地控制和引导,以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促使农村经济向着具有合理产业结构、逐步实现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是一个非常重要而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肇军 龙前朋
贵州经济落后但生态良好,新农村建设给贵州的脱贫致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生态文明建设为贵州指明了发展方向。贵州需要从观念、基础设施、特色农业多方面入手,全方位推进,用完善的长效机制作保障,开创一条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生态建设共同发展之路。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民增收 生态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伟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三农”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公共支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扩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支出 城乡差距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光强
农业公共生产是新时期中国农业生产中新的组织形式,它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推进农业公共生产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成林 胡金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