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099)
2023(7319)
2022(5905)
2021(5821)
2020(4697)
2019(10560)
2018(10694)
2017(19466)
2016(11038)
2015(12613)
2014(12606)
2013(12632)
2012(11770)
2011(10640)
2010(11081)
2009(10604)
2008(10975)
2007(10652)
2006(9854)
2005(8970)
作者
(31585)
(26906)
(26404)
(25087)
(16702)
(12879)
(11933)
(10478)
(10096)
(9763)
(9153)
(9019)
(8437)
(8354)
(8211)
(8062)
(7934)
(7896)
(7601)
(7416)
(6810)
(6734)
(6592)
(6507)
(6282)
(6083)
(6001)
(5844)
(5548)
(5492)
学科
(48553)
(43681)
经济(43630)
(41908)
管理(34691)
农业(32406)
(22288)
企业(22288)
业经(17712)
中国(12854)
农业经济(12374)
(12355)
(12346)
方法(11816)
地方(11367)
(10421)
(10223)
(9543)
农村(9524)
数学(9051)
数学方法(8890)
发展(8765)
(8758)
(8481)
建设(8296)
土地(8258)
(8012)
银行(8005)
(7787)
(7528)
机构
学院(154120)
大学(148454)
管理(59832)
(58517)
经济(56881)
研究(51290)
理学(48578)
(48467)
理学院(48072)
管理学(47280)
管理学院(46977)
中国(45523)
农业(36505)
(32747)
科学(31443)
业大(29931)
(28887)
(27745)
中心(26826)
(26391)
研究所(23139)
(22297)
农业大学(22257)
(21925)
(20887)
师范(20703)
北京(20270)
财经(20151)
经济管理(18390)
(18323)
基金
项目(91521)
研究(72464)
科学(70139)
基金(62574)
(53718)
国家(53022)
科学基金(44693)
社会(43700)
社会科(40599)
社会科学(40587)
(38361)
基金项目(33418)
编号(33319)
教育(31828)
(29921)
(28075)
成果(27638)
自然(26830)
自然科(26106)
自然科学(26103)
自然科学基金(25623)
资助(24435)
课题(22328)
(20804)
重点(19841)
(19804)
(19027)
(18671)
(18237)
(18165)
期刊
(85406)
经济(85406)
(56266)
中国(45927)
研究(44982)
农业(38052)
学报(25326)
(24053)
科学(23633)
管理(21813)
教育(20876)
大学(20802)
业经(20593)
(20189)
金融(20189)
学学(19336)
(18812)
技术(15475)
农业经济(14574)
农村(14440)
(14440)
(11852)
问题(11626)
财经(9753)
图书(9674)
世界(9638)
农村经济(9296)
社会(9089)
经济问题(8956)
资源(8908)
共检索到2654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仝志辉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学术讨论中,有论者指出:没有村民自治,就无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没有以村民自治为核心的农村基层民主,就不算社会主义新农村。这样强调村民自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是非常正确的认识。但是,有了这一认识,并不等于就能在实践中很好地落实这一认识,完善村民自治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最根本的挑战在于,我们不能仅就发展管理民主来谈村民自治,而是应该用新农村建设的整体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叶敬忠  吴惠芳  
本研究是以社区为基础的微观社会学研究,从农民的视角出发,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探讨新农村建设中管理民主的现状及不同类型农民对管理民主的理解和需求。研究指出,目前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有待加强,农民对"民主"的理解程度较低,各地区民主政治的发展极其不平衡。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管理民主需要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方面大力加强,特别要体现农民对国家政策的知情权和村务管理的参与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静  
按照“管理民主”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中的村民自治新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但由于种种原因,村民自治发展水平还很不平衡,村民自治制度和机制还不完善,还存在具体实施中不规范等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创新充满活力的民主自治机制,是促进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宏昌  郑玉刚  
本文以村民自治的科学内涵为逻辑起点,在简要回顾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论证村民自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当代价值。即村民自治构建了当代中国农村新的利益表达和利益整合机制,创设了当代中国基层民主新的游戏规则和操作程序,确立了当代中国农村政治文化现代化新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当代中国基层政治文明建设新的逻辑生长点,从而阐明在社会需要中应运而生的村民自治是我们坚持党的领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吴正刚  高翔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对于平等实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权利证成理论上来说,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国家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同时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施元忠  张艳  
新农村当然要有新环境、新房舍、新道路、新设施等,但最根本、最关键的一新,还是新农民。农民问题的核心是素质问题,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景丹  
新农村建设的行为主体是农民,对农民进行清晰的认识和科学的区分有助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更加健康。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农民的分类进行研究,提出农民工群体中可以分化出与大众化农民不同的具备特殊人力资本的异质型农民。并根据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研究了有利于异质型农民分化的制度环境形成的因素。文末结合农民工返乡创业的案例作了进一步的讨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杨伟坤  苗绘  景志英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金融的有效支持。目前我国农村金融机构数量不足、服务水平不高,支农力度不够,与"三农"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农村金融的发展严重滞后于农村经济的发展,日益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瓶颈。本文深入分析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重塑农村金融体系、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庆玲  
本文认为,完善农村的民主与法制建设,对于促进基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特别是贯彻执行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发挥好乡镇人大作用,实是强化农村民主法制建设的两大重要推手。因此,面对新情况,及时加以思考总结,找出问题所在,指出正确途径,拿出新措施、新办法,扎扎实实增强"两轮驱动"力度,将能让更多的问题解决在基层,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从而更加有利于农村的和谐稳定。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为敏  曹勇  
建设新农村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目前中国农村物流水平低于城市,而物流是实现城市支持农村,农产品进入城市的重要渠道。因此,加强和完善农村物流体系是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樊万选  朱桂香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兴办的形式呈多样化,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政府的积极引导和支持。针对当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需要从法律政策引导、经济利益驱动、连贯机制创新等方面着手,因地制宜使其不断发展壮大,推动区域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喜堂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突出特点是:在经济上,通过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了新型生产关系,赋予农民经济自主权;在政治上,通过建立以村民委员会为载体的村民自治制度,运用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管理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艳  
农村民营经济在资金供给、推动区域内生增长、加快农村城镇化发展等均具有重大价值性。为此要通过多种渠道,激发民间内在发展能量,促使一大批农村新生民营企业产生和发展;农村民营企业要致力于把自身的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融为一体,积极谋求生存及发展的市场空间,不断增强资本实力和竞争能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