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60)
- 2023(9968)
- 2022(8276)
- 2021(7705)
- 2020(6272)
- 2019(13844)
- 2018(13924)
- 2017(26045)
- 2016(14424)
- 2015(16258)
- 2014(16232)
- 2013(16005)
- 2012(15022)
- 2011(13549)
- 2010(13955)
- 2009(13282)
- 2008(13497)
- 2007(12781)
- 2006(11582)
- 2005(10664)
- 学科
- 济(59142)
- 经济(59049)
- 业(49582)
- 农(49268)
- 管理(41938)
- 农业(32848)
- 企(29108)
- 企业(29108)
- 业经(20929)
- 制(18531)
- 方法(17750)
- 中国(17236)
- 财(16397)
- 数学(14757)
- 数学方法(14519)
- 体(13296)
- 地方(13235)
- 农业经济(12441)
- 发(11886)
- 银(10619)
- 银行(10607)
- 学(10494)
- 策(10486)
- 行(10145)
- 发展(9868)
- 体制(9858)
- 展(9854)
- 村(9638)
- 农村(9616)
- 贸(9511)
- 机构
- 学院(207425)
- 大学(203404)
- 济(84991)
- 经济(83002)
- 管理(76440)
- 研究(71168)
- 理学(64709)
- 理学院(64040)
- 管理学(62926)
- 管理学院(62554)
- 中国(57694)
- 农(53979)
- 京(43329)
- 科学(41541)
- 财(41445)
- 农业(40816)
- 业大(36120)
- 所(35708)
- 中心(34890)
- 江(34835)
- 研究所(31486)
- 财经(30827)
- 经(27826)
- 范(27502)
- 师范(27256)
- 州(26832)
- 北京(26710)
- 省(26085)
- 农业大学(25343)
- 院(24719)
- 基金
- 项目(131302)
- 科学(103170)
- 研究(101961)
- 基金(93650)
- 家(80595)
- 国家(79724)
- 科学基金(68096)
- 社会(65090)
- 社会科(61069)
- 社会科学(61054)
- 省(53175)
- 基金项目(49330)
- 教育(46141)
- 编号(43636)
- 划(42737)
- 自然(40968)
- 自然科(39965)
- 自然科学(39957)
- 自然科学基金(39245)
- 资助(36765)
- 成果(36597)
- 制(31236)
- 农(30784)
- 课题(30166)
- 部(29796)
- 重点(29370)
- 发(29220)
- 创(27003)
- 性(26959)
- 国家社会(26766)
- 期刊
- 济(109903)
- 经济(109903)
- 研究(63188)
- 农(60813)
- 中国(53758)
- 农业(41061)
- 学报(33234)
- 财(33030)
- 科学(30492)
- 大学(27298)
- 管理(26670)
- 教育(26581)
- 学学(25593)
- 融(24612)
- 金融(24612)
- 业经(23565)
- 技术(18905)
- 业(18816)
- 财经(15809)
- 问题(15244)
- 农村(15042)
- 村(15042)
- 农业经济(14933)
- 版(13744)
- 经(13588)
- 经济研究(13476)
- 世界(12110)
- 经济问题(10908)
- 社会(10793)
- 业大(10161)
共检索到336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解冰 张俊飚
作者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分析和探讨了农村基层政权的有效性和有限性的特征及其实现路径,并据此重构了农村基层政权权责制衡的相互关系,为相关部门在农村基层政权改革及其结构设计提供理论思路。
关键词:
农村基层政权 权责制衡 重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聪群
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经历了政府机构“管理式”控制模式、社会生产动员式的社会运动模式、“乡政村治”二元乡村治理模式三个阶段,现行的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仍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如乡镇一级政府的“事权”与“财权”严重失衡,“条条”与“块块”互相分割、“党政企不分”等、基层政府的“公司化”和基层政府工作机制的“运动化”等。因此,本文认为,构建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基层政权运行机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方面。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基层政权 运行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郑添华 宋莉
本文阐述和归纳了当代宗族组织的概念、特征,论述了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和提出的新挑战。在此基础上,本文主张从促进当代宗族组织现代化转型、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推动当代宗族组织和基层政权共赢发展三个方面健全和完善当代宗族组织管理制度,从而提升我国农村基层政权治理能力和水平。
关键词:
宗族组织 农村基层政权 治理能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乡镇、村组基层组织的作用。本文从分析中国农村基层组织的性质和地位入手,在分析税费改革后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出现问题的基础上,强调要从重新定位农村基层组织职能、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可支配财力、提高基层人员素质等方面提供制度配套,以保证基层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新农村 基层组织 运转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达金 刘怡伟
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关键在农村,基础还在农村基层政权建设。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过查阅资料、走访农村,就农村基层政权建设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当前,农村基层政权存在人员结构不合理、债务压力大、权责不对等等制约基层政权建设的突出问题,究其原因既有历史因素,也有人为因素,更有体制机制的问题。因此,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就要针对突出问题,提高认识,完善职能,调节机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和群众基础。
关键词:
农村 基层政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郭明
基层政权建设是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政权角色直接影响国家政权建设的成效。新中国成立初期,基层政权扮演代理型政权角色,帮助国家政权管理基层社会的各类事务;改革开放之后,基层政权扮演经营型政权角色。基层政权的经营性行为不仅没有为基层民众谋取公共利益,而且攫取基层社会更多资源,恶化了国家与民众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基层政权从经营型政权向服务型政权转变是改善国家政权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优化基层政权公共权力、强化基层政权的财力、重塑党政机构设置及厘清政府与社会之间关系是构建服务型政权的现实选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何盛明
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不可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2003年,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城乡统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正喜 唐鸣
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给基层政权运行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这主要表现为乡镇政府财政陷入困境,乡镇债务沉重,偿付能力大幅度削弱,乡镇政府供给公共物品的能力大幅度降低。要保证基层政权的正常运行,则必须改革乡镇财政体制,规范乡镇财政制度,加大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建立服务型政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广钰 高一田
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和现状的分析,找出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其对新农村建设支持不力的原因,同时给出了新农村建设下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金融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宋敏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然而让人担忧的是,在社会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却出现了群体性的信仰危机,价值体系也处于"解构"状态,因此急需"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高广大农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化为农民信仰,从而有效地推进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李长健 黄岳文 李昭畅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一国最重要的根基产业。我国“十一五规划”提出要逐步完善现有农业补贴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的合理水平,逐步建立符合国情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业的弱质性决定了农业补贴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农业补贴的本质是利益的补贴,其补贴的内容、形式和目的无不体现出明显的利益属性,从利益的视角对我国农业补贴制度进行剖析,揭示其存在的本源性问题,并建构良性的利益机制。
关键词:
农业补贴 利益 利益机制 利益集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肖远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民为本位,依托以建制乡镇或建制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这一重要平台,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输送机制;农村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合作为导向的利益整合机制;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文化利益发展机制;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农村改革发展 新农村建设 利益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国强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制度创新的意义,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认为探索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就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目标和思路,以及人们可能产生的一些顾虑做了分析。
关键词:
土地制度创新 现代农村土地制度 重塑集体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白莹
本文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10个农牧旗县的实证研究。对农村资金供求失衡的现状、成因进行了分析,基本结论如下:第一,现有农村金融机构不具备加大农村资金投入的显示可能性.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的结构调整应高于总量扩张;第二,金融改革不能只靠行政手段分配金融资源,而必须全面注重金融机构主体的机制再造;第三,财政与金融在农村地区资金供给的差别化职能应得以体现,为解决新农村建设的资金要求,必须把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培植农村的自我造血功能与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有机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资金供求 金融改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要素配置 市场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