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7)
- 2023(12942)
- 2022(10909)
- 2021(10458)
- 2020(8598)
- 2019(19739)
- 2018(19436)
- 2017(36681)
- 2016(20535)
- 2015(23459)
- 2014(23966)
- 2013(23745)
- 2012(22282)
- 2011(20014)
- 2010(20557)
- 2009(19242)
- 2008(19827)
- 2007(18575)
- 2006(16309)
- 2005(14661)
- 学科
- 济(84028)
- 经济(83933)
- 业(61975)
- 管理(57445)
- 农(51099)
- 企(40818)
- 企业(40818)
- 农业(33815)
- 方法(32931)
- 财(31665)
- 数学(28323)
- 数学方法(27953)
- 中国(24593)
- 业经(23625)
- 制(20551)
- 地方(20357)
- 学(17229)
- 务(15861)
- 财务(15813)
- 财务管理(15747)
- 企业财务(14861)
- 贸(14761)
- 贸易(14751)
- 易(14340)
- 体(14157)
- 财政(14034)
- 理论(13886)
- 银(13642)
- 发(13632)
- 银行(13612)
- 机构
- 学院(295036)
- 大学(289153)
- 济(114988)
- 经济(112152)
- 管理(106496)
- 研究(98794)
- 理学(89902)
- 理学院(88908)
- 管理学(87157)
- 管理学院(86625)
- 中国(78658)
- 农(68720)
- 科学(61941)
- 京(61826)
- 财(61081)
- 农业(52681)
- 所(51739)
- 江(49707)
- 业大(49375)
- 中心(47868)
- 研究所(45862)
- 财经(43874)
- 范(39875)
- 师范(39478)
- 经(39437)
- 州(38956)
- 北京(38882)
- 省(36691)
- 院(34406)
- 经济学(33896)
- 基金
- 项目(183334)
- 科学(140644)
- 研究(139350)
- 基金(127099)
- 家(109808)
- 国家(108685)
- 科学基金(91126)
- 社会(84531)
- 社会科(79352)
- 社会科学(79325)
- 省(75208)
- 基金项目(67274)
- 教育(64290)
- 编号(61178)
- 划(61048)
- 自然(56173)
- 自然科(54736)
- 自然科学(54718)
- 自然科学基金(53685)
- 资助(51358)
- 成果(51175)
- 课题(42360)
- 重点(41213)
- 发(40938)
- 部(40043)
- 创(37384)
- 农(37053)
- 性(36593)
- 年(34865)
- 创新(34862)
- 期刊
- 济(143129)
- 经济(143129)
- 研究(88586)
- 农(71491)
- 中国(70261)
- 财(53046)
- 学报(49227)
- 农业(48202)
- 科学(42843)
- 教育(38221)
- 大学(37966)
- 学学(35507)
- 管理(34838)
- 融(30083)
- 金融(30083)
- 业经(28946)
- 技术(27696)
- 业(23574)
- 财经(22011)
- 问题(19999)
- 经济研究(19910)
- 经(18870)
- 版(18639)
- 图书(16349)
- 农村(15828)
- 村(15828)
- 农业经济(15457)
- 技术经济(14935)
- 世界(14204)
- 经济问题(13941)
共检索到467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伟红 杨望远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社会实现重大转型的关键时期面临的一个复合性问题,而农民财产权利则是这一问题解决与发展的基础和制度保障。中外学者在财产权的问题上已多有探讨,这些探讨对我们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是,在现实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影响新农村发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从立法过程、宪法保障、相关制度构建等各个方面给予保障。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财产权利 权益保护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钱凯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如何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受侵犯,如何改革创新、合理设计、保障农民"土地权益",这是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在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存在农村土地流转规模有限、宅基地流转受限、政府垄断土地供应市场、农民缺少利益表达权等问题。我国应从完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合理界定农村建设用地价值、规范宅基地流转机制和制定科学的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四个方面构建科学合理的制度体系,实现农村集体土地效益最大化,切实保护农民合法的土地权益,推进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元明 徐志明 蒋金泉
现阶段财产性收入在农民收入来源中所占比重极低。农民财产性收入低的原因在于农民的财产权利缺失和财产权利不完整,对自己的财产缺乏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必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这是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客观要求。赋予农民农村集体土地的成员所有权,赋予农民住房的完整产权,实现农民财产的自主流转和市场化交易,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产权制度 改革 农民财产权利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4个省(市)"农民上楼"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其财产权利的损益情况。结合访谈及相关资料,本文发现:"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边界明确,物权显著增加,集体利益分享权以不同形式实现,但用益物权实现度较低;农民整体上财富积累能力降低,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农民上楼"后的物权、集体利益分享权和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利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影响农民的投资行为和拆迁意愿,导致征地拆迁成本增加。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军秀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慎重稳妥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认真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农民和市民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不平等困局,实现城乡居民财产权利平等,意义非凡。
关键词:
农民 更多财产权利 财产性收入 思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鸣鸣
本文利用2013年中国东部、中部、西部4个省(市)"农民上楼"问卷调查数据,对"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的变化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评估其财产权利的损益情况。结合访谈及相关资料,本文发现:"农民上楼"后财产权利边界明确,物权显著增加,集体利益分享权以不同形式实现,但用益物权实现度较低;农民整体上财富积累能力降低,不利于其长远发展。"农民上楼"后的物权、集体利益分享权和用益物权等财产权利的投入产出效率差异较大,影响农民的投资行为和拆迁意愿,导致征地拆迁成本增加。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晓山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农民拥有的最大的财产是他们以农民集体身份所拥有的农村土地,包括农用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等。农民与农村土地之间的关系,是农村最重要的经济关系,也是最重要的政治关系。《决定》提出:"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缩小征地范围,规范征地程序,完善对被征地农民合理、规范、多元保障机制。扩大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范围,减少非公益性用地划拨。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叶兴庆
中国改革35年来,农村改革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其中最重要的是尊重农民物质利益,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文章深入分析研究了十八届三中全会讨论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从赋予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权利;赋予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担保权能;赋予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的权能;赋予农民对集体资产股份占有、收益、有偿退出及抵押、担保、继承权这四个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
农村改革 财产权利 政策含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吴正刚 高翔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对于平等实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权利证成理论上来说,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国家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同时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叶玲 方小斌
新农村建设视野下,农民素质亟待提升。新型农民应呈现健康、文明的风貌,拥有一技之长,能够拓宽致富渠道,捕捉前沿动态,帮扶他人。可从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改变传统观念、完善保障机制等方面着手提高农民素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新型农民 农民素质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慧勇 马慧吉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利益表达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还存在着表达积极性较低、表达渠道不甚畅通、有时出现失真现象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积极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利益表达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利益表达的认识,将有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机制 和谐新农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雪瑞
当前,围绕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新农村建设处在深入推进阶段,农村的生活改善,农民的收入提升,但相应的也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与城市相比,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更为突出,严重影响和破坏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制约因素,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以期全面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的生态环境基础。
关键词:
新农村 生态文明 建设路径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郭冠男
农民财产权利,是指其对土地的权利以及由此衍生的权利,主要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与当前土地政策变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大多数议题紧密相关。清晰界定和赋予农民合理的财产权利,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收入。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晓山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农民拥有的最大财产是他们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所共同拥有的农村土地。《决定》有关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及建立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机制的提法具有重大的政策含义,抓住了当前我国土地制度的核心矛盾,但是具体落实则需要全面综合的政策措施来配套。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就要进一步协调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改革与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尽快修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出台相关的政策措施。
关键词:
农民 权产权利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金海 宁玲玲
农民对集体土地的承包经营权是一种事实上的财产权利 ,它不仅包括物权意义上的占有权 ,还包括源于此的使用权、收益权和相应的处分权。虽然《土地承包法》规定了农民个体有事实上的土地财产权利 ,但对于他们而言 ,其享有的土地作为财产的权利是受到限制的 ,因为法律上规定的农民集体对集体性土地权利的层级性 ,决定了集体土地的收益权和处分权是不完全的 ,其中特别是国家保留了土地市场的垄断权和对集体性土地最终的处分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