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901)
2023(17044)
2022(14592)
2021(13392)
2020(11220)
2019(25383)
2018(25419)
2017(48513)
2016(26116)
2015(29598)
2014(29629)
2013(29467)
2012(27105)
2011(24715)
2010(25074)
2009(23445)
2008(22799)
2007(20514)
2006(18588)
2005(16770)
作者
(75926)
(63753)
(63052)
(60089)
(40200)
(30424)
(28372)
(24787)
(24076)
(22654)
(21604)
(21413)
(20285)
(20072)
(19563)
(19345)
(18506)
(18496)
(18215)
(17972)
(15951)
(15673)
(15352)
(14653)
(14282)
(14246)
(14152)
(13995)
(12913)
(12468)
学科
(124934)
经济(124794)
管理(77477)
(77313)
(55906)
企业(55906)
(51466)
方法(45019)
数学(38712)
数学方法(38350)
农业(34219)
中国(30334)
业经(30332)
地方(29330)
(27349)
(24614)
(24204)
环境(20356)
(18139)
(18023)
贸易(18011)
(17432)
(17268)
(17216)
(17196)
银行(17158)
理论(16951)
(16782)
金融(16779)
(16441)
机构
学院(379983)
大学(379052)
(161697)
经济(158295)
管理(149262)
研究(130797)
理学(128448)
理学院(127077)
管理学(125154)
管理学院(124469)
中国(99384)
(80703)
科学(77841)
(72986)
(72460)
(65105)
中心(59763)
业大(58651)
研究所(58631)
(57657)
财经(57094)
农业(55235)
(51706)
北京(50874)
(49653)
师范(49281)
经济学(48222)
(46612)
(45853)
经济学院(42984)
基金
项目(252911)
科学(199174)
研究(190208)
基金(182777)
(157583)
国家(156177)
科学基金(134427)
社会(121755)
社会科(115052)
社会科学(115021)
(99262)
基金项目(97085)
教育(85502)
自然(84181)
自然科(82089)
自然科学(82074)
(81714)
自然科学基金(80588)
编号(78681)
资助(73880)
成果(64414)
(56285)
重点(56112)
(55330)
课题(53795)
(52105)
国家社会(50095)
(49992)
创新(48672)
教育部(48329)
期刊
(192371)
经济(192371)
研究(116857)
中国(79912)
(73382)
学报(57643)
(54887)
管理(54168)
科学(54011)
农业(49618)
大学(45277)
学学(42631)
教育(41152)
(36213)
金融(36213)
技术(33818)
业经(33344)
经济研究(28521)
财经(28467)
问题(25526)
(24372)
(23173)
技术经济(19724)
图书(19435)
(19112)
世界(18774)
理论(18216)
现代(17852)
科技(17762)
经济问题(17216)
共检索到580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陈润羊  张永凯  
环境压力日益增大是当前新农村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构建环境经济的协同机制,不仅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在分析了环境经济协同的主体和作用领域的基础上,基于协同学、系统论、环境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视域,构建了五个相互依存的机制体系:"环境优先"的协同目标与综合性的协同手段体系之间的双向反馈调节机制;"政府引导、企业带动、农户参与、社会组织服务"的协同主体作用机制;以生态补偿为核心的不同主体间、不同地区间的利益协调机制;农村城镇化、重点地区、关键产业和农村空间等协同重点领域的互推共促机制;以及达到协同目标、协同手段、协同主体和协同领域共同促进的组织管理机制。对新农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其林  刘光德  王显军  
文章在分析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和农村经济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剖析,提出了新农村建设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新农村建设必须重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保护纳入农村经济系统。树立水土资源综合治理和农村污染治理的循环经济理念,推动生态农业和精确(细)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小城镇规划和乡镇企业的宏观调控,统筹协调工农业关系和农村经济结构,保证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日新  王广深  万俊毅  
该文从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机制入手,引出新农村建设的市场要素配置机制,通过详细分析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市场机制在新农村建设中要素配置的措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克明  苏庆国  崔建良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法律作为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是保护环境最强有力的途径。尽管我国已出台了若干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但尚不完善,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推进的需要。本文说明了我国当前农村环境保护法律不完善的现状,分析了其成因,阐明了法律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并对新农村建设中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完善做出了探讨。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肖远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以农民为本位,依托以建制乡镇或建制村为单位的农村社区这一重要平台,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导的利益输送机制;农村各阶层和谐相处的利益协调机制;以合作为导向的利益整合机制;与现代文明相一致的文化利益发展机制;以及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利益调节机制,以便更好地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方面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田庚  杨依凡  刘旭霞  
农村社区作为志愿服务文化的时空载体,承载着志愿服务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未来走向。在新农村建设中,志愿文化的和谐发展需要以农村社区为依托,从社区发展的角度进行政府推动、志愿主体协调、社区诱导,实现志愿文化主体、志愿文化客体、志愿文化载体的互动共进,从而推动志愿服务事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学术  刘楠  邓毅书  
新农村建设目标与当前农村严峻的生态环境形势为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迫切要求。本文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对我国农村环境友好技术的主要需求领域进行了分析,初步尝试筛选了若干关键技术,并分析了农村环境友好技术发展中的问题与制约因素。最后,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该类技术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范家霖  胡默言  杨晓薇  吕晓华  刘伟  尚丙兰  
在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政策、模式、制约因素、村庄规划、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以及如何拆旧建新等问题,少有人涉及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其实,新农村建设中的环境问题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它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和成败,值得全社会去研究、关注。对目前农村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产生原因、引发的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行农业标准化、建立和完善农村污染监测网络和控制体系等保护农村环境的一系列对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戎戎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本文分析了这一战略举措给非公有制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针对非公有制企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企业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提出了思路和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李义超  
本文围绕投资者与融资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既对立又统一的利益博弈关系,在系统分析新农村建设中投资者愿景的基础上,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提出优化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融资环境必须尊重投资者愿景,重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环境,努力提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自身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盖国强  
本文论述了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土地制度创新的意义,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应进一步探索土地集体所有制新的实现形式,认为探索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创新。并就土地制度创新的方向、目标和思路,以及人们可能产生的一些顾虑做了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兰杰  侯鹏娟  
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国  王爱峰  陈其霆  徐菱娟  
保障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投融资体制,推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的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