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19)
- 2023(12908)
- 2022(10825)
- 2021(10316)
- 2020(8745)
- 2019(19952)
- 2018(20010)
- 2017(38381)
- 2016(20417)
- 2015(22659)
- 2014(22315)
- 2013(21960)
- 2012(19987)
- 2011(17687)
- 2010(17831)
- 2009(16106)
- 2008(15613)
- 2007(13808)
- 2006(12074)
- 2005(10503)
- 学科
- 济(83704)
- 经济(83615)
- 业(64206)
- 管理(59302)
- 农(50406)
- 企(43395)
- 企业(43395)
- 方法(35382)
- 农业(33443)
- 数学(31763)
- 数学方法(31340)
- 财(23964)
- 业经(23524)
- 中国(22898)
- 制(20440)
- 地方(18016)
- 银(14777)
- 银行(14758)
- 体(14389)
- 务(14214)
- 财务(14165)
- 财务管理(14122)
- 行(14077)
- 学(13543)
- 企业财务(13470)
- 贸(13469)
- 贸易(13457)
- 融(13209)
- 金融(13207)
- 易(13098)
- 机构
- 学院(270281)
- 大学(266216)
- 济(112225)
- 经济(109886)
- 管理(109794)
- 理学(94711)
- 理学院(93802)
- 管理学(92244)
- 管理学院(91728)
- 研究(84623)
- 中国(70053)
- 农(58736)
- 京(54298)
- 财(53375)
- 科学(49112)
- 农业(44622)
- 业大(44195)
- 中心(43560)
- 江(42023)
- 财经(41247)
- 所(39994)
- 经(37771)
- 研究所(35699)
- 范(33959)
- 师范(33630)
- 州(33208)
- 经济学(33175)
- 北京(32968)
- 经济管理(31051)
- 财经大学(30496)
- 基金
- 项目(184613)
- 科学(146897)
- 研究(139115)
- 基金(135123)
- 家(116205)
- 国家(115091)
- 科学基金(100767)
- 社会(90065)
- 社会科(85009)
- 社会科学(84990)
- 省(73240)
- 基金项目(72051)
- 自然(63825)
- 教育(63647)
- 自然科(62389)
- 自然科学(62375)
- 自然科学基金(61253)
- 划(59878)
- 编号(57820)
- 资助(53800)
- 成果(45851)
- 部(41809)
- 重点(40798)
- 发(39717)
- 创(38709)
- 课题(38447)
- 国家社会(37394)
- 制(36285)
- 教育部(36143)
- 创新(36106)
- 期刊
- 济(127768)
- 经济(127768)
- 研究(76507)
- 农(62545)
- 中国(59660)
- 财(42909)
- 农业(42581)
- 学报(39391)
- 管理(37437)
- 科学(36985)
- 大学(32384)
- 融(30949)
- 金融(30949)
- 学学(30408)
- 教育(28385)
- 业经(27429)
- 技术(24982)
- 财经(20005)
- 业(19900)
- 问题(17899)
- 经济研究(17128)
- 经(17081)
- 图书(15266)
- 农村(15220)
- 村(15220)
- 版(15090)
- 农业经济(14995)
- 世界(13314)
- 理论(12787)
- 技术经济(12763)
共检索到411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裕民 刘伟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若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就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汪淳玉
本文对比分析了村民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以及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定位。结果表明,村委会对村级治理的评价高于村民的评价,村民对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角色期待高于村委会自身的职责描述。对村委会的监督、培训与扶持有助于村委会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委会 角色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叶敬忠 杨照
农民普遍认为由国家出钱、农民出工、村委会组织来建设新农村。农民急需政府解决社会保障和孩子学费负担。有的地区村委会的职能没有很好地发挥,缺乏村民的参与和认同;有的地区村委会能够发挥作用,但是农民也表示出对村委会贪污腐败、挥霍村集体财产的担忧。大部分农民认为只能出工建设新农村,反映了农民缺乏参与意识和主体意识。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角色 分工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尹奇 李俊龙 陈昱洁
研究目的:基于委托代理理论,探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村委会的行为。研究方法:实地调查法。研究结果:村委会双向代理行为从总体来说促进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有序流转,但也出现了诸如村委会权力寻租、村委会行为决策有较大不确定性和村委会双向代理风险较大等问题。村委会代理行为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包括:集体土地产权代理人市场缺乏竞争;委托人缺位;村委会代理行为受信息和规则因素的制约等。研究结论:应当规范和引导村委会的双向代理行为,具体措施包括引入竞争机制,优化代理人行为;做实农户委托人身份;优化村委会作为双向代理人的激励约束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孙送春
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因监督意识淡薄、法律规范不完善、奖惩机制不健全而出现委托人监督缺失、代理人自我监督乏力、政策对象监督失效等现象,这不利于村委会权力的良性运行和村民合法权益的有效维护,不利于国家政策的贯彻以及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强化监督意识、健全政策执行监督机制,完善村委会政策执行监督体系,确保监督主体的独立性、监督过程的合法性、监督结果的有效性,以提高村委会政策执行效率,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关键词:
村民自治 村委会 政策执行监督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谭术魁 赵毅 刘旭玲
运用委托代理理论分析"防范征地冲突外包制"中存在的委托代理关系,提出相应的激励措施。地方政府与村委会为获取"帕累托改进"而缔结防范契约,但由于存在隐性契约和非对称信息的缺陷,后者易发生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破裂。通过构建理论模型探讨地方政府有效激励村委会防范征地冲突的改进措施,提出:考虑把村民、开发商等纳入契约框架,接受社会监督,增强契约的约束力;从信号传递及信号甄别的角度,派驻征收项目顾问,建立绩效评价机制,有利于防范风险,维持委托代理关系的稳定和高效运行;对于政治偏好型村委会,可通过设计预期政治晋升和嘉奖来降低逆向选择风险;对于经济偏好型村委会可适当提高收益分配比例,加大违法成本以防范道德风险。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高圆圆 左停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不足的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生活中日益凸显的严重社会问题。村委会因扎根于农村、亲近于农民的特殊性,其在农村社会保障供给中发挥的作用不可小觑。从政府单一管理到政府治理并由村委会参与,应该成为农村社会保障供给的基本取向。
关键词:
政府 村委会 农村社会保障 公共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唐鸣
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制度既在各省(区、市)之间有一定的差异,也与人大选举中的规范有一些不同。村委会选举中的委托投票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实际上的委托投票率大大超过统计上的委托投票率。委托投票问题很多,弊大于利,应当废止。
关键词:
村委会选举 委托投票 村民自治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郑广琯
本文基于对辽宁省8市74村1205个村民的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对村干部行为的影响以及村干部行为对农村干群关系的影响。计量分析发现,在村委会选举中,严格按照制度规定举行选举、改进选举的宣传工作、防范候选人使用不正当竞争手段,都有利于提升村民对选举公正程度的评价;在从村干部工作成绩、对村民的关心状况、遵纪守法表现三个方面测量村干部行为的基础上,本文研究发现,提高村委会选举公正程度将显著改善村干部行为,而村干部行为的改善对农村干群关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晶
农村基层组织的良序运作需要高效、规范的财务会计工作的有力支持,一套科学完善的农村会计制度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制度基础,是保障农村基层组织健康有序运作的前提。研究阐述了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的内涵及其意义;从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实务管理体系问题、配套制度体系问题及监督管理体系问题等方面论述制约新农村建设视野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度建设的主要障碍;给出规范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实务管理体系,优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配套制度体系及强化村级会计委托代理的监督管理体系等具体对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村级会计 会计代理记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巧静
在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被人们认为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农村财务管理制度。而基于这一制度的研究逐渐延伸出了"委托代理"、"激励机制"、"专业化需要"和"制度博弈"等重要的理论。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农村建设背景下村级会计委托代理制的管理模式及其相关的理论构建,希望可以加深读者的认识。
关键词:
村级会计 委托代理 博弈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友叶 陈义平 徐理响
村级选举是考察村民自治、村庄自主和乡村治理的可视化窗口。探究村级选举实践中国家与农民的关系是中国农村研究的重要论题。通过对安徽省村委会换届选举的实证性剖析发现,村级选举表现出"高票当选、低票落选"的弱竞争性样态。本文立足于政治系统论,以"制度—生活"为核心机制建构村级选举生态系统,深度分析该生态结构的生成逻辑、运行秩序与实践困境。制度权威影响下选举的规范化与乡村秩序中选举的生活化共同塑造"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制度化选举赋予"竞"的生态属性与选举行为,生活化选举形塑"不争"的选举策略与乡土规则。"竞而不争"的选举生态反映了现代性的制度规范与乡土性的生活智慧,在政治制度、政治文化与政治生活三重维度上营造良性选举秩序。由于村级选举中制度性因素与生活化要素的共同作用,在一些选举场域中造成自治空间的消解、选举程序的虚置与选举运行的非均衡化等实践困境。对于如何化解选举中的困境,平衡制度化选举与生活化选举在基层实践中的矛盾性与差异性,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村级选举 政治生态 乡村治理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亚丁 杨秀文
现实中一些村委会角色定位不清,致使土地流转的管理、服务和监督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和效益,因此村委会应完善对土地流转的管理并加强服务和监督,当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者、服务者和监督者。
关键词: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村委会 角色定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超 吴春梅
从委托代理视角看,民间组织参与农村公共服务有直接委托代理模式和间接委托代理模式两种。其中的代理人问题具有复杂性,不仅存在一般委托代理关系中由于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代理人问题,还存在由代理人和委托人自身的特殊性所导致的代理人问题。应创设一种由"问责激励"、声誉激励和长期契约激励等组成的多元激励策略,并使问责激励和声誉激励机制嵌入在长期契约之中,以激励代理人更好地向委托人目标努力,实现农民作为初始委托人的利益最优化。
关键词:
民间组织 农村公共服务 委托代理 激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