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3)
2023(7979)
2022(6529)
2021(6142)
2020(4900)
2019(11081)
2018(10975)
2017(20792)
2016(11164)
2015(12496)
2014(12331)
2013(12460)
2012(11726)
2011(10576)
2010(10463)
2009(9519)
2008(9080)
2007(8333)
2006(7554)
2005(6608)
作者
(30423)
(26206)
(25392)
(24275)
(15811)
(12568)
(11472)
(10044)
(9942)
(9121)
(8756)
(8629)
(8145)
(7780)
(7774)
(7770)
(7754)
(7572)
(7282)
(7102)
(6455)
(6407)
(6247)
(6219)
(5964)
(5956)
(5801)
(5515)
(5239)
(5185)
学科
(49307)
(48496)
经济(48449)
(33274)
农业(32946)
管理(22432)
业经(17045)
地方(17026)
中国(13894)
方法(12889)
农业经济(12509)
数学(11598)
数学方法(11517)
(11411)
企业(11411)
(11111)
(10119)
(9591)
农村(9570)
发展(9150)
(9145)
土地(8773)
建设(8278)
(8070)
收入(7907)
(7591)
贸易(7584)
环境(7482)
(7290)
(7190)
机构
学院(150906)
大学(142096)
(61966)
经济(60504)
管理(56855)
研究(51950)
理学(48531)
(48146)
理学院(47999)
管理学(47249)
管理学院(46997)
中国(42302)
农业(36072)
科学(31451)
业大(30026)
(29921)
中心(27067)
(25914)
(25565)
(25423)
研究所(22653)
农业大学(22410)
(22198)
(22131)
师范(22008)
(20435)
经济管理(19264)
财经(18947)
(18496)
(18131)
基金
项目(101155)
研究(80541)
科学(78969)
基金(69424)
(58882)
国家(58130)
社会(50672)
科学基金(49889)
社会科(47270)
社会科学(47260)
(45166)
基金项目(38198)
编号(36546)
教育(34689)
(33832)
自然(29413)
(28956)
自然科(28599)
自然科学(28594)
自然科学基金(28016)
成果(27986)
资助(25444)
(24663)
课题(24577)
重点(21922)
(21566)
(20802)
发展(20671)
(20616)
(20323)
期刊
(85359)
经济(85359)
(55593)
研究(43930)
中国(39513)
农业(38006)
业经(22953)
学报(22130)
科学(21572)
大学(18253)
教育(18205)
(17491)
金融(17491)
(17199)
学学(17049)
(17020)
管理(15136)
农业经济(14810)
农村(14307)
(14307)
技术(13735)
问题(12039)
(10463)
资源(10447)
经济研究(10183)
农村经济(9564)
经济问题(9329)
社会(9039)
世界(8925)
社会科(8362)
共检索到2417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胡芳肖  屈克林  黄萃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通过对陕西省部分农村的调研发现,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农村居民收入水平低、资金短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滞后、基础设施不配套、农村消费市场不健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仍然不高。这就需要通过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继续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季丽新  南刚志  
政治认同关注的是政治合法性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对社会的稳定和进步起着关键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伟大战略的提出为提高农民对党的政治认同提供了良好的契机,但机会不等于现实,目前仍有很多因素制约着农民对党的认同。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进一步提高农民对党在农村执政权获得途径的认同、行使过程的认同以及执政效果的认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金平  孙林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的高低。大力发展农村教育,努力培养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这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任孟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庞大的农民和农户几乎是完全孤立和分散的,而农民的孤立和分散是与新农村建设不协调的。相反,农民组织不仅可以代表农民利益缓冲与强势力量之间的冲突,又可以在谈判中提高政府的管理效能。但目前要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还存在许多障碍因素:农业产业的特性、体制因素、传统因素、观念误区等。要克服这些因素,政府的主导角色不能缺位,同时通过文化建设来促进农村的凝聚力,提高农民的组织意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冠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冠杰  
运用区域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选取陕北、关中、陕南三大区域38个行政村,走访298户农户,通过收回的861份调查问卷来考查农村环境基础设施的农民需求,并以此为视角分析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农民筹资意愿,研究结果表明:(1)陕西省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农民筹资意愿与农民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对应关系,但不同区域农民对设施具体项目的需求程度不同,由此带来设施建设的农民筹资意愿不同;(2)地方政府应尊重农民筹资意愿,强调农民"受益人"角色,搭建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农民筹资的操作平台,构建"上下互动"的公共决策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储德银  刘宏志  
首先,本文的研究结论可以为重新反思和全面评价中国以往扩大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特定收入分配政策实践提供一个全新判断视角与理论依据。特别是当关注民生成为时代主题以来,国内各界和已有收入分配政策过于关注政府对农村居民的转移支付问题,然而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宁一非  
农民消费在其整个经济活动中日益显示出突出和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农民在消费角色、消费支出来源、消费支出行为、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及内部层次、消费结构、消费素质及效率、消费的循环经济性、消费设施与环境的改善和利用等方面反映出不同特点,直接影响着农民与农村及农业的关系。综合分析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与县域经济、现代农业与特色农业、农村软环境建设与硬环境建设以及对农民消费的指导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新关系和新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水群  多杰  
陕西作为一个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相对较好,农业科技实力相对较强的一个地区,其农村经济发展却相对落后。本文在分析陕西"三农问题"所呈现特征的基础上,探寻出导致陕西农村经济发展滞缓的最主要原因,即农民文化素质偏低。结论是:提高农民文化素质是改变陕西农村经济落后现状的关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萌  史清华  
本文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目标最看重的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同时认为当前阶段农村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也是生产发展与生活宽裕;对"多予、少取、放活"政策体会最深的是"放活",相比较而言,农民对"多予"感受不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欧阳庆芳  赵伟忠  
农村基层干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基层干部素质的高低、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着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发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宝文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燕  吴正刚  高翔  
农村金融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对于平等实现农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具有重大的意义。从权利证成理论上来说,满足农民的金融需求,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是实现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保护农民的金融权利,必须要国家以公平为价值准则来进行金融资源配置,并同时完善相关金融立法,平衡执法利益。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建立有效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也是保护农民金融权利的必要措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威漩  
农民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鉴于此,文章首先从农民现状及存在问题、农民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问题、新型农民培养的对策和途径问题等三个方面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得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问题仍需要进一步从总体上加以研究和解决的结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华  
培育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首要环节和根本所在,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对建设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树立农村新风,构建和谐社会,推动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加强农民的技能培训,加强文化建设,创新农村职业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科技素质、思想道德素质,加快建设新农村的步伐,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