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08)
- 2023(16816)
- 2022(14346)
- 2021(13438)
- 2020(11021)
- 2019(25340)
- 2018(25246)
- 2017(48561)
- 2016(26250)
- 2015(29852)
- 2014(30108)
- 2013(29956)
- 2012(27888)
- 2011(25363)
- 2010(25621)
- 2009(23519)
- 2008(23055)
- 2007(20872)
- 2006(18811)
- 2005(16956)
- 学科
- 济(115524)
- 经济(115395)
- 业(79513)
- 管理(72145)
- 企(56254)
- 企业(56254)
- 农(52038)
- 方法(45596)
- 数学(39517)
- 数学方法(39101)
- 中国(34881)
- 农业(34561)
- 地方(30144)
- 业经(28875)
- 财(26867)
- 制(22075)
- 学(21992)
- 贸(19864)
- 贸易(19848)
- 易(19161)
- 发(19015)
- 银(18597)
- 银行(18557)
- 行(17801)
- 技术(17740)
- 融(17703)
- 金融(17701)
- 环境(17356)
- 理论(16671)
- 和(16464)
- 机构
- 学院(377323)
- 大学(375413)
- 济(153488)
- 经济(149998)
- 管理(148481)
- 研究(129936)
- 理学(127100)
- 理学院(125681)
- 管理学(123704)
- 管理学院(123010)
- 中国(100322)
- 京(81303)
- 科学(78659)
- 农(74636)
- 财(70242)
- 所(65329)
- 中心(60600)
- 业大(59330)
- 江(58794)
- 研究所(58536)
- 农业(56814)
- 财经(54732)
- 范(52243)
- 北京(51925)
- 师范(51813)
- 经(49733)
- 州(47586)
- 院(46533)
- 经济学(44630)
- 省(41818)
- 基金
- 项目(249698)
- 科学(196188)
- 研究(188200)
- 基金(178713)
- 家(154158)
- 国家(152717)
- 科学基金(131151)
- 社会(118433)
- 社会科(111844)
- 社会科学(111816)
- 省(98939)
- 基金项目(95056)
- 教育(85581)
- 自然(82631)
- 划(81917)
- 自然科(80632)
- 自然科学(80617)
- 自然科学基金(79157)
- 编号(79121)
- 资助(72984)
- 成果(64993)
- 发(57036)
- 重点(55398)
- 部(55274)
- 课题(54566)
- 创(51329)
- 国家社会(48033)
- 创新(47759)
- 教育部(47244)
- 科研(46784)
- 期刊
- 济(181684)
- 经济(181684)
- 研究(116371)
- 中国(82364)
- 农(75370)
- 学报(57965)
- 科学(54354)
- 管理(52836)
- 财(51194)
- 农业(50984)
- 教育(47519)
- 大学(45127)
- 学学(42127)
- 融(40365)
- 金融(40365)
- 业经(34228)
- 技术(33654)
- 财经(26345)
- 经济研究(26144)
- 问题(25005)
- 业(24086)
- 经(22410)
- 图书(21793)
- 版(18881)
- 技术经济(18718)
- 理论(18482)
- 科技(17902)
- 世界(17475)
- 现代(17382)
- 经济问题(17011)
共检索到583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课题组 鲜力群 徐英花
一、小城镇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面对不断出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和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的局面,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是一个重大的战略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小城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迟宝旭
本文从重点发展小城镇的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必要性与可行性、对策思路等多个层次进行了详实的分析,结论是新农村建设应该重点发展小城镇。
关键词:
小城镇 新农村建设 和谐社会 城乡统筹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泽民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要发展小城镇就必须解决好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公共产品供给、乡镇管理机制等一系列障碍和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又要求进行一系列政策和管理上的创新,包括改革乡镇政府机构,实施政府再造;加强资金筹集,建立多层次筹资渠道;实施市场替代,提高小城镇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发挥乡镇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夯实小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等。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小城镇 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雷军 鲁奇 张敬东 杜红茹
发展小城镇是实现农村城镇化的支撑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城乡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组合优化,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近20年来新疆小城镇发展分析,提出新疆小城镇数量及其人口发展趋势。分析小城镇在新疆农村城镇化中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为全面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周凌荣 刘文峰
江西农村小城镇建设实证研究周凌荣,刘文峰一般而言,小城镇包含四个层次,即县城建制镇(简称县城镇)、非县城建制镇(简称建制镇)、乡治集镇及非乡治驻地集镇(简称小集镇)。这四种层次小城镇中,县城镇在可预见的将来大部分会升格为县级市,乡治集镇和小集镇主要特...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祥胜
小城镇在推动农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她不仅是农村商品经济运行的枢纽和中心,而且也是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的载体和物质基础。可以说,在现阶段农村经济发展条件下,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启动器”和“推进器”,以及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然而,由...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吴大庆 刘浪夷 彭湘杰
如何加大对农村的金融支持,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是新农村建设中最为关键的问题。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金融支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孔祥云 王小龙
加快城镇化建设,重点应落在发展小城镇上。大力发展小城镇是建设中国特色新型农村城镇化的现实选择。必须坚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科学建设小城镇。应该不断强化县域核心主导功能,加快发展小城镇。同时还要以统筹城乡为指导,推进小城镇综合配套制度改革。
关键词:
农村城镇化 小城镇 统筹城乡 县域经济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史小宁 樊卫宾
建设新农村与推进城镇化是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两个重要方面,这些都与解决"三农"问题有关。长期以来,推进城镇化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互动发展机制得不到确立,呈现出诸多此消彼长的不协调态势。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造成城镇化发展滞后的同时,又将体制性原因和现实的种种矛盾叠加在一起,导致新农村建设与推进城镇化相悖而行。理顺这些关系对于实现新农村建设与小城镇发展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建设新农村 城镇化 理论依据 互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德军 张洪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中央两个一号文件公布之后,农村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小城镇的建设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显示了它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赵紫阳总理在“六五”计划报告中指出:“要以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为中心,带动周围农村,统一组织生产和流通,逐步形成以城市为依托的各种规模、各种类型的经济区。”农村小城镇介于中心城市和乡村之间,是城乡结合的连接点。建设和发展小城镇对改善生产布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鸿卫 彭建刚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非均衡协同发展战略的战略重点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来解决"三农"问题。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可通过提供资金支持以增加农村资本积累和对农村资源进行有效配置来提高农村生产力水平。对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支持和农村存在的多重均衡性要求我国农村中小银行机构应发展为一个功能定位清晰、具有地方特色的、能提供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业务的多层次的银行机构体系。具体措施包括通过省联社的转型整合省级行政区内的农村合作金融体系;农村信用社主要向农村合作银行转变并突破县域经营的限制;村镇银行与农村信用社的经营区域不应完全重叠,以使两者保持适度竞争;农村资金互助社应依托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设立,使农村经...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杰
深化流通改革,加快农村流通发展,是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要课题。在新农村建设快速推进的形势下,长期制约农村流通的物流问题仍然十分严重,突出表现在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低、流通方式落后、流通信息体系不健全、流通主体规模小、市场化及产业化程度低、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农村市场管理滞后等方面。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村流通,要加大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加快培育现代流通主体,推行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及农村市场流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发展农村物流应坚持从实际出发,不强求一律,打破农商分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提供金融、保险等配套服务。
关键词:
农村物流 新农村建设 运作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肖娥芳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农村非农产业与小城镇建设发展政策》课题组
一、引导农村非农产业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的 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一)有利于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更多地转化农业剩余劳动力。我国庞大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不断扩大的大规模的民工流动、农村社会治安问题突出等现象都与它直接相关。 1985年以来,平均每年新增农村劳动力1000万人左右,乡镇企业等非农产业平均每年吸纳400万~500万人,滞留在农业的每年增加500万~600万人。这表明农业剩余劳动力今后还将在目前1.7亿人的基础上继续增加,这相当于全国517个城市的城区人口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