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50)
2023(10666)
2022(8840)
2021(8219)
2020(6477)
2019(14666)
2018(14399)
2017(27201)
2016(14758)
2015(16296)
2014(16375)
2013(16288)
2012(15594)
2011(14360)
2010(14792)
2009(13649)
2008(13393)
2007(12523)
2006(11328)
2005(10414)
作者
(42951)
(36426)
(35944)
(33844)
(22498)
(17475)
(16067)
(14350)
(13827)
(13178)
(12482)
(11953)
(11614)
(11444)
(11323)
(10730)
(10627)
(10428)
(10421)
(10106)
(9246)
(9204)
(8992)
(8578)
(8352)
(8271)
(8158)
(7886)
(7518)
(7411)
学科
(69927)
经济(69858)
(49574)
(46331)
管理(37117)
农业(33171)
地方(24192)
中国(23729)
(23636)
企业(23636)
业经(20991)
方法(18085)
(15406)
数学(15237)
数学方法(15152)
(14475)
(13740)
农业经济(12726)
发展(12359)
(12334)
(11677)
(11504)
银行(11484)
(11328)
金融(11328)
地方经济(11286)
(11211)
(11030)
贸易(11017)
技术(10922)
机构
学院(211688)
大学(204633)
(88982)
经济(86989)
管理(78568)
研究(78196)
理学(66447)
理学院(65636)
管理学(64626)
管理学院(64239)
中国(61560)
(56134)
科学(46663)
(44633)
农业(42339)
(40340)
(40091)
业大(37398)
中心(36733)
研究所(35542)
(35190)
(30178)
师范(29914)
财经(29728)
(28618)
北京(28262)
(28261)
(27394)
(26886)
农业大学(26089)
基金
项目(134332)
科学(105427)
研究(103938)
基金(93983)
(81222)
国家(80318)
科学基金(68017)
社会(66631)
社会科(62521)
社会科学(62508)
(55895)
基金项目(50088)
教育(45722)
(44790)
编号(44545)
自然(40289)
自然科(39285)
自然科学(39279)
自然科学基金(38577)
成果(36284)
资助(36175)
(36148)
(31730)
课题(31498)
重点(29976)
发展(29748)
(29405)
(29231)
(28030)
国家社会(26999)
期刊
(118085)
经济(118085)
研究(65865)
(62324)
中国(56831)
农业(42247)
学报(32901)
科学(31934)
(29508)
教育(27347)
管理(26776)
大学(26454)
业经(26332)
(25101)
金融(25101)
学学(24884)
(19375)
技术(19141)
问题(16231)
经济研究(15935)
农业经济(15317)
农村(14989)
(14989)
财经(14067)
世界(12834)
(12785)
(12096)
经济问题(11907)
资源(10917)
技术经济(10673)
共检索到3483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江  欧书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政府为了彻底解决“三农”问题所提出的最新战略决策。无论是客观需要还是着眼于现实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要求政府发挥主导作用。而政府对新农村建设的作用主要是保证新农村建设持续进行的正确导向、加速新农村建设进程的资金支撑、制定新农村建设蓝图的设计规划、提供农民主体作用发挥的组织保障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在新农村建设中要正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就必须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不同层级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责任关系、政府资金投入与社会参与的关系、前瞻性和现实性的关系、“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这些关系,政府才能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在群策群力基础上发...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何永刚  陈红艳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志在富民、利在千秋的伟大工程,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把金钥匙。但面对分散、多样的农村和相对无力、涣散的农民,政府应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承担起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在遵循科学合理原则的前提下,找准政府作用的领域,实现发展模式的多元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程腊梅  李艳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农村建设的支撑和保障,是农业生产发展的基本源泉。只有发展以现代科技武装农业和农民、不断提高农业的科技水平和农民的素质的高科技化农业,才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才能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农业科技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建立适合我国实际的农业科技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斌  何军  
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和实践中,农村非政府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正在发挥重要作用。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农村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发挥需要外部环境的支持和自身组织与能力建设的提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彭剑  
江西是一个农业大省,影响江西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金短缺,因此金融支持的重要性是毋庸质疑的。本文从我省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现行的农村金融体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专业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分析我省新农村建设中融资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我省农村金融改革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文举  范合君  刘硕  
"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系统、全面地评价北京市"大学生村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总结"大学生村官"制度的先进经验进而研究"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途径与方式。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冀远  
新时期农业审计要以国家对三农的政策措施为切入点,以涉农资金为载体,以农民最终得到实惠为目标。也就是说农业审计工作紧紧围绕"三农"问题开展审计监督和服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曹洪  何代忠  
我国农村社区正处于向城镇社区演进的转折点,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物资资源极度匮乏、村民自治改革缺乏深度、原本稀缺的人力资源因居民缺乏凝聚力和归属感而流失严重等障碍。只有加大政府在农村社区发展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推动我国农村社区城镇化进程。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许传华  徐慧玲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农村金融产品及服务严重缺失,方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已不能完全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因此必须大力开发并推广存款类、信贷类及理财类金融产品,完善农村支付结算体系,通过各种金融工具的运用与创新,支持和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庄天慧  牛廷立  张玉玺  
灾后新农村建设要切实处理好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的关系。政府主导体现在从宏观上规划灾后新农村建设、健全机制、强化服务、培养新型农民;农民主体应积极参与,发挥农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企业和农民的主体作用以及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骨干作用,形成国家、地方、企业、科研院所与农户结合的多元联动重建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万军  
农村公共产品需求的急剧增长和供给的严重不足,决定了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保障农村主要公共产品的充分供给上。目前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既有认识上的偏差,更主要的是"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现实需求的严重脱离。因此,新农村建设中政府的主导作用正确和充分发挥的关键在于政府职能,尤其是基层乡镇政府职能的真正转换到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丽君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三农”问题、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新世纪新阶段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广大农民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我们只有不断深化对广大农民群众主体地位的认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达到预期目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宛丞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在于充分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造就有利于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的素质能力、创业氛围、体制保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瑞杰  
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现状,认为财政应在农村医疗卫生事业中发挥主导作用,并举出了若干理由。文章最后概述了财政发挥主导作用的具体形式。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学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党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驱动力。必须深刻认识科技进步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和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的重大需求,充分发挥科技的支撑作用,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