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34)
2023(15474)
2022(13110)
2021(12406)
2020(10230)
2019(23511)
2018(23252)
2017(43597)
2016(23587)
2015(26717)
2014(27012)
2013(26657)
2012(25039)
2011(22481)
2010(23347)
2009(22183)
2008(21934)
2007(20651)
2006(18254)
2005(16692)
作者
(68398)
(57438)
(57176)
(54701)
(36122)
(27686)
(26104)
(22131)
(21650)
(20872)
(19487)
(19464)
(18162)
(18029)
(17782)
(17696)
(17435)
(16716)
(16618)
(16574)
(14382)
(14156)
(14057)
(13304)
(13170)
(13026)
(12944)
(12656)
(11806)
(11767)
学科
(95310)
经济(95212)
(77585)
管理(70733)
(56201)
企业(56201)
(51506)
方法(36632)
农业(34139)
中国(33228)
数学(31266)
数学方法(30826)
(28093)
金融(28091)
(27781)
银行(27751)
业经(27266)
(27243)
(26729)
(24375)
地方(23139)
技术(20981)
(18715)
(18631)
贸易(18614)
(18140)
理论(16907)
(16123)
财务(16066)
财务管理(16010)
机构
学院(339196)
大学(333404)
(137377)
经济(134084)
管理(128023)
研究(112352)
理学(107964)
理学院(106822)
管理学(104950)
管理学院(104310)
中国(94619)
(70676)
(70630)
科学(67449)
(66477)
(57442)
(56241)
中心(56011)
农业(54174)
业大(52636)
研究所(51057)
财经(50500)
(45410)
(45352)
(44835)
北京(44777)
师范(44395)
经济学(40889)
(39218)
(38424)
基金
项目(211317)
科学(165010)
研究(161443)
基金(148724)
(127893)
国家(126619)
科学基金(108131)
社会(100466)
社会科(94683)
社会科学(94655)
(86723)
基金项目(78511)
教育(73903)
(70335)
编号(68984)
自然(66698)
自然科(65130)
自然科学(65115)
自然科学基金(63976)
资助(59734)
成果(57271)
(48214)
课题(48018)
重点(47322)
(47243)
(46040)
创新(44278)
(41403)
国家社会(40591)
(40082)
期刊
(165648)
经济(165648)
研究(102918)
中国(80759)
(72492)
(53387)
学报(51256)
农业(48441)
(47344)
金融(47344)
科学(47088)
管理(46014)
教育(43750)
大学(39863)
学学(37088)
技术(32470)
业经(32040)
财经(25084)
(24451)
经济研究(23259)
问题(22510)
(21623)
图书(19870)
(18679)
技术经济(18249)
农村(16767)
(16767)
科技(16550)
理论(16280)
世界(16264)
共检索到5410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涤非  付彬  付勇  
要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资金需求,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行的。如果能够把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融资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切实使这一渠道得以确立、完善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双轮"驱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领域的发展渠道和空间就会得到极大的开启和拓展。文章基于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的视角,阐述了该融资渠道创新对化解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融资困境的优势,并分析了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中的巨大的政策效用和实践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角度来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目前应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通过重构供给体系、完善表达机制和多元市场供给机制、强化预算和监管、改善政府绩效考核、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俞幸灵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针对现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的现状,提出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通过重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统一城乡税制、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促进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形成。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天云  
本文论述政府在农村干部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存在不足、缺位、过剩等现象皆因制度设计不合理所致。故提出制度创新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胡振虎  傅爱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依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需求变化,农村公共产品存在若干类型。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应该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胡茵  邱立军  
一、引言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更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概念。新农村建设是在我国城乡二元化结构日益加剧,城乡经济发展日益不均衡以及工业取得了一定发展,能够带动农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建设新农村就是要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就是要规划农村建设,使农村能够与城市一样享受到水、电、路、网、医疗和教育等公共服务,就是要提高农村的文明程度,提高人口素质,将农村建设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隋静  
"新网工程"建设是国家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而提出的构建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的系统工程。从供销社的发展和金融的关系入手,结合山西省供销合作社在建设"新网工程"中的资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拓宽"新网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的有效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绪珠  白志礼  谭江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确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思路,而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和推动者——村干部,则是实施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就此,本文通过分析村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我国村干部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对策。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建勤  鞠颂东  
本文认为,发展涉农物流实质是发展农业与农村物流。农业与农村物流是指农村范围内与农业生产、农村生活密切相关的物流活动,具体包括农村日用消费品配送物流、农用生产资料末端物流和农产品生产与集货物流等。研究和重视农业与农村物流,并不是要离开城市物流重新构建物流体系,而是要将城市物流的触角延伸到广大农村,通过加强农村物流设施建设,促进农业与农村物流同城市物流的顺畅衔接。在制度安排上要促进农业与农村物流的供需稳定,形成主渠道,满足农用生产资料特别是农产品流通的时间要求;通过物流企业提高农业与农村物流组织化程度;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现有商贸企业和物流企业深入农村发展连锁配送;引导农村个体企业、民营...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国  王爱峰  陈其霆  徐菱娟  
保障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投融资体制,推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的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群元  宋玉祥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由于见效慢,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内容,但又应该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概述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生态植被的破坏等五个突出问题之后,指出了生存压力、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监管不力是导致农村生态环境恶化的三个主导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应该从强化农村生态环境监管、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提高农民的科学发展观意识三个方面着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荣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快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即在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和市场要多渠道投入,应用财政补贴机制、利用利益诱导机制和农税减免机制等,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