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706)
- 2023(18633)
- 2022(16121)
- 2021(15165)
- 2020(12761)
- 2019(29192)
- 2018(29343)
- 2017(55791)
- 2016(30643)
- 2015(34699)
- 2014(34964)
- 2013(34312)
- 2012(31368)
- 2011(28148)
- 2010(28330)
- 2009(25708)
- 2008(25182)
- 2007(22517)
- 2006(20088)
- 2005(17642)
- 学科
- 济(119188)
- 经济(119042)
- 业(84142)
- 管理(83753)
- 企(61998)
- 企业(61998)
- 农(52889)
- 方法(50520)
- 数学(43774)
- 数学方法(43074)
- 农业(34986)
- 中国(33695)
- 财(31072)
- 业经(30110)
- 地方(28435)
- 学(26454)
- 制(24678)
- 理论(20309)
- 贸(20205)
- 贸易(20189)
- 易(19556)
- 环境(18352)
- 银(18181)
- 银行(18135)
- 务(18079)
- 技术(18069)
- 和(17986)
- 财务(17986)
- 财务管理(17929)
- 发(17712)
- 机构
- 学院(421993)
- 大学(417881)
- 管理(164756)
- 济(161933)
- 经济(157876)
- 理学(141209)
- 理学院(139626)
- 研究(139008)
- 管理学(136886)
- 管理学院(136128)
- 中国(107319)
- 京(89403)
- 科学(88217)
- 农(82029)
- 财(76440)
- 所(69919)
- 业大(67363)
- 江(67091)
- 中心(67031)
- 研究所(63046)
- 农业(62789)
- 财经(59309)
- 范(58412)
- 师范(57883)
- 北京(56181)
- 州(54046)
- 经(53882)
- 院(50657)
- 省(48467)
- 经济学(46864)
- 基金
- 项目(285940)
- 科学(223522)
- 研究(212037)
- 基金(203738)
- 家(176933)
- 国家(175345)
- 科学基金(150576)
- 社会(130731)
- 社会科(123348)
- 社会科学(123314)
- 省(114752)
- 基金项目(108580)
- 教育(97966)
- 自然(97798)
- 自然科(95427)
- 自然科学(95404)
- 划(94725)
- 自然科学基金(93608)
- 编号(90058)
- 资助(83333)
- 成果(72772)
- 重点(64100)
- 部(62002)
- 课题(61815)
- 发(61473)
- 创(58461)
- 科研(54608)
- 创新(54510)
- 大学(53242)
- 项目编号(53236)
- 期刊
- 济(187473)
- 经济(187473)
- 研究(123701)
- 中国(89909)
- 农(80536)
- 学报(67859)
- 科学(61819)
- 财(58831)
- 管理(57497)
- 农业(54479)
- 教育(53896)
- 大学(52414)
- 学学(48893)
- 融(39748)
- 金融(39748)
- 技术(39338)
- 业经(35690)
- 财经(27700)
- 图书(26982)
- 经济研究(26162)
- 业(26035)
- 问题(25895)
- 经(23666)
- 版(22364)
- 理论(20261)
- 资源(20151)
- 科技(19929)
- 技术经济(19809)
- 书馆(19240)
- 图书馆(19240)
共检索到639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丽明 石绍宾 解垩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出现了多维的新变化。政府机制主导,市场和自愿机制引入并日趋活跃;"硬品"增多、"软品"明显加强是当前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变化的主要特点;在农民对公共品供给的满意排序中,义务教育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满意度最高,农村科技服务和农村金融服务较低。针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集中决策与基层多元需求、上级决策与基层资金配套、决策意图良好与执行成本偏高的矛盾等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改进之策。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品 动态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程蹊
本文论述了农村公共品供给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分析了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体系本身存在的不足和当地政府认识不足等问题;提出改革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筹资机制和决策机制,解决县级财政的收支矛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新农村建设 公共品供给 研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角度来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目前应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通过重构供给体系、完善表达机制和多元市场供给机制、强化预算和监管、改善政府绩效考核、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金兆怀 张友祥
一、山东省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做法与问题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历届政府非常重视农业的发展、农民的生活和农村的稳定。"十五"期间,尤其是2002年以来,山东省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永伟
公共支出是政府职能行为的成本,反映了政府的政策选择。由于历史原因,现阶段“三农”问题带来的社会矛盾依然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建设新农村,公共支出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扩大财政对农村和农业的支出规模,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是解决好“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保证。文章就新农村建设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了相关分析,并提出了公共支出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着力点。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公共支出 城乡差距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钟裕民 刘伟
从委托代理理论的视角出发,村级公共品供给存在着三方行为主体:全体村民、村委会、生产企业,三者在村级公共品供给的过程中实质上形成了委托、代理加采购的委托代理关系。若要防止在这种委托代理关系中的村委会对村民利益的损害,就必须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管理民主"的要求,通过构建激励和监控相结合的机制,促使村委会致力于村级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武小惠 刘俊鹏
农村公共财政体制建设是我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中的重要部分,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公共财政的支持。由于公共财政制度不完善,导致经济与社会发展出现不协调现象。今后应通过加快对农村公共产品的补偿性供给,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财政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镝 姜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有其很多原因,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产品 供给体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吕德宏 刘婷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总量不断增长,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但仍存在增速慢、各地区分布不均匀、融资渠道单一等问题。本文提出加强规划,调整投资结构,创新金融机制,加强地区间的合作将是今后我国农村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农村 固定资产 投资 新农村建设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素罗 张义珍 孙正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公共产品的特有属性和经济与文化因素对农民的供给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增强农民参与意愿,构建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供给意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建衡
通过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公共物品供给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科学发展观视阈下完善农村公共物品有效供给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物品 新农村建设 科学发展观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罗光强
农业公共生产是新时期中国农业生产中新的组织形式,它一方面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促进农业劳动力的转移,解决农业生产中劳动力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因此,推进农业公共生产是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姜裕富 万自成
拥有良好合作能力的新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功的必要条件。农民的合作基础已经从传统的“关系型”转向“利益型”。基于利益纽带而形成的合作组织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问题,政府部门应该为农民合作组织的建设创造良好和宽松的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既为培育农民合作能力提供有效载体,也能保障农民合作组织健康、有序的发展。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民 合作能力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胡振虎 傅爱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依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需求变化,农村公共产品存在若干类型。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应该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