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92)
- 2023(10551)
- 2022(9092)
- 2021(8771)
- 2020(7230)
- 2019(16736)
- 2018(16778)
- 2017(32408)
- 2016(18033)
- 2015(20242)
- 2014(20888)
- 2013(20774)
- 2012(19611)
- 2011(17792)
- 2010(18350)
- 2009(17064)
- 2008(17502)
- 2007(16471)
- 2006(14649)
- 2005(13315)
- 学科
- 济(76189)
- 经济(76118)
- 业(52159)
- 农(50551)
- 管理(45790)
- 农业(33334)
- 企(30757)
- 企业(30757)
- 方法(28815)
- 数学(25163)
- 数学方法(24847)
- 中国(21534)
- 业经(21466)
- 财(19005)
- 地方(18165)
- 制(17521)
- 贸(14853)
- 贸易(14845)
- 学(14743)
- 易(14461)
- 发(12976)
- 农业经济(12511)
- 银(12399)
- 银行(12375)
- 行(11755)
- 体(11368)
- 理论(11361)
- 融(10739)
- 金融(10737)
- 策(10692)
- 机构
- 学院(259344)
- 大学(253124)
- 济(104586)
- 经济(102025)
- 管理(95834)
- 研究(87550)
- 理学(80481)
- 理学院(79586)
- 管理学(78160)
- 管理学院(77675)
- 中国(70384)
- 农(63065)
- 京(54310)
- 科学(53706)
- 财(49418)
- 农业(48215)
- 所(45852)
- 业大(43888)
- 江(43853)
- 中心(43078)
- 研究所(40708)
- 财经(37166)
- 范(35391)
- 师范(35071)
- 州(34837)
- 北京(34399)
- 经(33322)
- 省(31920)
- 经济学(30606)
- 院(30102)
- 基金
- 项目(159471)
- 研究(122868)
- 科学(122684)
- 基金(110379)
- 家(94986)
- 国家(94001)
- 科学基金(78740)
- 社会(74680)
- 社会科(70037)
- 社会科学(70013)
- 省(65681)
- 基金项目(58401)
- 教育(55919)
- 编号(54821)
- 划(53186)
- 自然(48058)
- 自然科(46789)
- 自然科学(46776)
- 自然科学基金(45899)
- 成果(45554)
- 资助(44628)
- 课题(37635)
- 发(36344)
- 重点(35788)
- 部(35056)
- 农(34984)
- 创(32462)
- 性(31827)
- 年(30775)
- 创新(30254)
- 期刊
- 济(130511)
- 经济(130511)
- 研究(77455)
- 农(66925)
- 中国(59986)
- 农业(45121)
- 学报(40726)
- 财(39310)
- 科学(36506)
- 教育(32664)
- 大学(31271)
- 管理(30169)
- 学学(29083)
- 融(28404)
- 金融(28404)
- 业经(27836)
- 技术(24447)
- 业(21623)
- 问题(19034)
- 财经(18018)
- 经济研究(17499)
- 图书(16727)
- 版(15670)
- 农村(15606)
- 村(15606)
- 经(15520)
- 农业经济(15397)
- 世界(13473)
- 技术经济(13360)
- 经济问题(13341)
共检索到4111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倪杰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从财政角度来看,要顺利推进新农村建设,应着重解决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问题。我国目前应该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合理划分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化供给体系,加强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资金的管理和监督等,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 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胡梅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问题。要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改革现行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通过重构供给体系、完善表达机制和多元市场供给机制、强化预算和监管、改善政府绩效考核、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的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有效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俞幸灵
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和根本。针对现行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严重失衡的现状,提出必须进行制度创新,通过重构公共财政服务体系、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统一城乡税制、理清不同层级政府间责权关系并精简机构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促进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的城乡一体化公共产品供给体系的形成。
关键词:
城乡统筹 公共产品 供给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胡振虎 傅爱民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不断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依据农村公共产品的功能和需求变化,农村公共产品存在若干类型。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应该增加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涤非 付彬 付勇
要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资金需求,单靠政府财政是不行的。如果能够把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作为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融资中的一种重要途径和有效方式,切实使这一渠道得以确立、完善和创新,通过市场机制和政府机制"双轮"驱动,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领域的发展渠道和空间就会得到极大的开启和拓展。文章基于开发性金融融资渠道的视角,阐述了该融资渠道创新对化解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融资困境的优势,并分析了其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中的巨大的政策效用和实践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素罗 张义珍 孙正
本文基于对河北省64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具有较强的政府依赖性,农民参与意愿普遍较低;公共产品的特有属性和经济与文化因素对农民的供给意愿有着重要影响。基于调查分析,本文提出了增强农民参与意愿,构建供给主体多元化格局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主体 供给意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程镝 姜华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状况对于中国农业的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状况,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有其很多原因,急需采取有效的对策与措施来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的,这样才能有利于提高和改善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产品 供给体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陈兰杰 侯鹏娟
社会保障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社会基础保障。法律保障与法律机制、政策保障与政策导向机制、社会管理体制、社会组织形式与行政干预机制、经费保障与经费调控机制以及社会评价机制共同构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社会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公共产品 社会保障机制 构建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丽荣
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是影响新农村建设进程快慢的一个决定性因素。相对于城市而言,我国现阶段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本文通过对农村公共品供给中存在问题的分析,阐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改革和创新的思路,即在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目标定位的基础上,政府和市场要多渠道投入,应用财政补贴机制、利用利益诱导机制和农税减免机制等,广泛吸收社会各方面的投资,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机制 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姚永明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必须首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严重短缺的现实问题。本文从农村公共产品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出发,分析了农村公共产品的现状,提出了构建财政保障机制,创新财政支农机制,构建财权事权协调机制,构建多方式提供机制,构建科学决策机制,以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保障机制。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产品 保障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晓国 王爱峰 陈其霆 徐菱娟
保障和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成为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所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为完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必须建立有效的投入投融资体制,推进基层政府机构改革,形成科学的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公共产品 供给体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现阶段我国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仍然较为明显,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旧存在,其中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显得尤为突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下,探讨分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中现存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对策,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建生
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大事。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形成了一系列指导"三农"工作的新理念、新认识,出台了许多符合我国国情、符合农村实际的新政策、新举措。2016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这是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3年聚焦"三农"。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经过十几年发展,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农村经济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韶杰 万桃涛
文章以实证调查为基础,分析了农民权益受侵害的表层原因和深层原因,在法律保护农民权益的视野基础上,提出了解决农民权益受侵害的问题,依法治农,依法护农,依法确认保护农民权益的立法建议和政策途径。
关键词:
农民权益 新农村建设 保障问题 立法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