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1)
2023(9167)
2022(6777)
2021(6208)
2020(4664)
2019(10477)
2018(10557)
2017(19860)
2016(10918)
2015(12208)
2014(12439)
2013(12270)
2012(11332)
2011(10318)
2010(11043)
2009(10613)
2008(9538)
2007(8640)
2006(7912)
2005(7102)
作者
(31252)
(26713)
(26017)
(24851)
(16401)
(12651)
(11733)
(10200)
(10136)
(9330)
(9122)
(8785)
(8252)
(8087)
(8082)
(7978)
(7695)
(7634)
(7412)
(7341)
(6556)
(6552)
(6460)
(6278)
(6054)
(6035)
(5940)
(5657)
(5436)
(5310)
学科
(56471)
经济(56425)
(48368)
农业(32296)
(32147)
管理(23942)
中国(18646)
业经(18408)
地方(15635)
(13291)
农业经济(12408)
方法(12052)
(11068)
企业(11068)
发展(11033)
(11026)
数学(10515)
数学方法(10464)
城市(10009)
(9859)
(9488)
农村(9459)
土地(8649)
建设(8583)
城市经济(8124)
(7749)
(7609)
金融(7609)
(7601)
及其(7576)
机构
学院(157311)
大学(150979)
(66404)
经济(64820)
管理(57617)
研究(56770)
理学(48705)
理学院(48177)
(47488)
管理学(47364)
管理学院(47104)
中国(44831)
农业(35640)
科学(33775)
(32558)
业大(29950)
(27806)
中心(27607)
(26946)
(25694)
研究所(24990)
(22528)
师范(22365)
农业大学(22009)
财经(20753)
(20253)
(19823)
北京(19773)
经济学(19500)
(19459)
基金
项目(103981)
科学(81899)
研究(80771)
基金(73643)
(63452)
国家(62770)
科学基金(53840)
社会(52795)
社会科(49490)
社会科学(49479)
(42573)
基金项目(39881)
编号(34952)
教育(34657)
(33949)
自然(31554)
自然科(30761)
自然科学(30757)
自然科学基金(30177)
(28605)
成果(27601)
资助(27114)
(25223)
课题(23921)
重点(23010)
(22538)
国家社会(22000)
发展(21116)
(20802)
(20708)
期刊
(86260)
经济(86260)
(55062)
研究(46910)
中国(38223)
农业(37327)
学报(23646)
科学(23453)
业经(21087)
大学(19607)
(19270)
金融(19270)
学学(18534)
(17804)
教育(17491)
(16696)
管理(16210)
农业经济(14652)
问题(14512)
农村(14166)
(14166)
技术(13343)
(10510)
经济研究(10148)
世界(10044)
经济问题(9624)
财经(9354)
农村经济(9344)
资源(9226)
社会(9077)
共检索到2479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王文龙  
农村婚姻竞争的加剧,地方政府土地寻租的泛滥,城乡差距的全方位扩大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化倾向的增强,导致农村房奴规模不断扩大,不仅严重降低农民生活质量,恶化农村养老问题,也进一步扩大城乡差距,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只有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农民的城市化,继续深化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尽快纠正农民扭曲的价值观,才能有效化解农村"房奴"问题,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任志军  左理  
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相互支撑、相互促进。加快城市化进程,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提高。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快"三农"问题解决的战略举措。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任志军  
从目前的实践来看,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是相互支撑、互为促进的。加快城市化进程,就能够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也能够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因此,本文认为,构建有效机制,实现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的良性互动是加快"三农"问题解决的重要战略举措之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祖辉  
城市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战略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持续发展的两大重要战略,两者并不存在替代关系,而是相互包容的统一体。本文指出了城市化与新农村建设必须互动共进以及实施两大战略互动共进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要以农民身份的"三分离"为前提、以农民权益的"四可以"为原则,户籍制度改革要以土地制度、社保制度、产权制度、住房制度改革的"四配套"为突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林燕  张忠根  
农户家庭的收益可以分为工资性收益、财产性收益和公共服务性收益。在现有制度给定的条件下,劳动力采取个人而非家庭的转移方式,是农民追求家庭收益最大化的合理选择。当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行提高了农村家庭的财产性收益和公共服务性收益时,农户家庭的转移成本将会大大提高,从而延缓剩余劳动力转移,或者深化个人转移与家庭转移的鸿沟,令城市化的推进更不稳固。本文在托达罗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制度变量,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与我国城市化之间产生冲突的内在机理,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周叔莲  
我在一份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题目叫做"推进城镇化就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似乎城市化就可以解决"三农"问题了。我认为,加快城市化绝不能代替新农村建设。一定要破除轻视农业、农村、农民的看法,农业始终是国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胡培兆  
我国城市化水平目前还比较低,但城镇总人口是世界最多的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均GDP相比,我国对城市人口的经济承受力已十分巨大。从我国人口多的国情出发,城市化道路应有自己特色。城市化水平不宜与发达国家攀比,只要超出世界平均水平(50%)就足够了。为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城市化建设不单只是农民向城市跑,资金、技术、人才向城市集中,农村自身也有个城市化建设问题。新农村的蓝图应是把广大农村也建设成星星般闪亮的微型"小城市",为我国最大的一支劳动力大军建个美好家园。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锦云  杨国才  
由于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远未完成历史使命,新农村建设一直受到人们的质疑。本文从中国现代化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角度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三者统一于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互动而非对立关系,并提出加强三者互动关系的建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金荣  常亮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战略,新农村建设是党和国家促进经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基本国策,如何准确定位新农村建设政策目标,客观评价新农村建设绩效已成为破解基层新农村建设实践中困惑与盲目的有效突破口。然而,目前新农村建设目标定位和建设绩效评价中存在的误区引发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综合评价中"软件"指标的缺失。故应在明晰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内涵的基础上,从主观型和客观型契合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与城市化进程契合软件指标体系的构建,在城乡文化的矛盾碰撞与熔合中构建新型城市文明。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赵红军  
本文探讨了新农村建设作用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和农产品交易效率提升机制以及相应的具体途径。结果表明,在这两个经济机制发挥作用的条件下,经济结构和人口结构向现代化转型,但如果不彻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农民迁移和就业方面的歧视,城乡收入差距并不一定会随之缩小。改革开放以来的经验从另一面表明,在二元结构、工业和城市偏向政策下,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机制作用难以充分发挥,而间接促使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财政和金融支持也难以有效地推动农业生产效率提升。这意味着,彻底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破除阻碍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的各种制度和障碍确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叶敬忠  那鲲鹏  
目前关于新农村建设完成时间的研究,多是从学者的视角出发,缺乏农民视角的探讨。本文以社区为基础,对农民期望的新农村建设的完成时间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发现八成农民认为新农村建设可以在20年以内完成。这也要求各地政府在以当地实际情况,加大力度建设新农村的同时,也要加强在政策上的宣传,不要给农民造成误解,让农民失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朱启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本文以2006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研究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问题。本文认为,信息鸿沟是我国城乡差距逐步拉大的重要原因;农村信息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常亮  贾金荣  
通过总结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中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邻国日本、韩国乡村的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农村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新农村建设策略应该是以建立在区域差异性基础上的城市化水平为轴线,通过区域功能分工实现城市功能延续,逐步推进新农村建设,最终达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境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