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06)
- 2023(10156)
- 2022(8223)
- 2021(7865)
- 2020(6006)
- 2019(13358)
- 2018(13042)
- 2017(24872)
- 2016(13627)
- 2015(14937)
- 2014(15037)
- 2013(14665)
- 2012(13728)
- 2011(12591)
- 2010(12939)
- 2009(11978)
- 2008(11848)
- 2007(11108)
- 2006(10292)
- 2005(9219)
- 学科
- 济(55415)
- 经济(55367)
- 农(49788)
- 业(43728)
- 管理(33255)
- 农业(33162)
- 企(22238)
- 企业(22238)
- 业经(19054)
- 中国(17289)
- 地方(16019)
- 方法(14666)
- 制(13164)
- 策(12856)
- 数学(12753)
- 农业经济(12513)
- 数学方法(12487)
- 财(11849)
- 发(11769)
- 及其(10759)
- 贸(9983)
- 贸易(9976)
- 学(9847)
- 政策(9803)
- 易(9756)
- 发展(9689)
- 展(9671)
- 村(9655)
- 农村(9636)
- 方针(9396)
- 机构
- 学院(192649)
- 大学(183588)
- 济(79454)
- 经济(77604)
- 管理(71833)
- 研究(69324)
- 理学(60716)
- 理学院(60105)
- 管理学(59107)
- 管理学院(58754)
- 中国(54882)
- 农(52708)
- 科学(41099)
- 农业(39662)
- 京(38850)
- 财(36136)
- 所(34851)
- 业大(34730)
- 中心(33239)
- 江(33025)
- 研究所(31202)
- 财经(26745)
- 范(26407)
- 师范(26201)
- 州(25612)
- 省(25244)
- 院(24889)
- 经(24201)
- 农业大学(24161)
- 北京(24088)
- 基金
- 项目(124079)
- 研究(98094)
- 科学(96957)
- 基金(85842)
- 家(74216)
- 国家(73377)
- 科学基金(61967)
- 社会(60865)
- 社会科(57070)
- 社会科学(57058)
- 省(51534)
- 基金项目(44453)
- 教育(43927)
- 编号(43346)
- 划(41637)
- 自然(37047)
- 自然科(36095)
- 自然科学(36087)
- 成果(35802)
- 自然科学基金(35435)
- 资助(34172)
- 课题(30676)
- 农(30610)
- 发(29733)
- 重点(27860)
- 部(27327)
- 性(25875)
- 创(25710)
- 年(25526)
- 制(24893)
- 期刊
- 济(102920)
- 经济(102920)
- 农(59153)
- 研究(58187)
- 中国(47481)
- 农业(39968)
- 学报(29052)
- 科学(28051)
- 教育(26038)
- 财(24999)
- 融(24297)
- 金融(24297)
- 业经(23751)
- 大学(23620)
- 管理(23577)
- 学学(22313)
- 业(18217)
- 技术(18155)
- 农业经济(15151)
- 农村(14937)
- 村(14937)
- 问题(14289)
- 经济研究(13170)
- 财经(12208)
- 版(12030)
- 世界(11094)
- 经济问题(10612)
- 经(10540)
- 社会(9721)
- 农村经济(9691)
共检索到3100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焦建国
一、新农村建设的经济逻辑与运行系统:从资源基础和产业选择角度的分析按照“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来理解,一个基本的出发点是“减少农村,减少农民”。那么,应该如何减少农民?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三化”:一个是“异化”,即城市化,农村变成城市;一个是“进化”,即农业现代化,传统的小农业变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国锋 王洪亮
我国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财政的大力支持。分析了我国财政支持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路径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 新农村建设 路径选择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李厚廷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提出之后,人们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战略目标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党的十七大报告又把"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放在了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文尚卿 刘玉清
当前,中部地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键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坚持以规划为基础,建设农民新家园;二、必须始终坚持政府引导,充分发挥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服务优势;三、尊重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切实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大力发展农村新经济;五、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形成农村新风尚。
关键词:
中部地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 路径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梁晓娟
2008年的全球粮食危机给各国政府敲响了警钟,对我国而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本文从分析期货市场的功能入手,剖析了期货市场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指出了制约期货市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因素,提出了期货市场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建议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新农村建设 风险转移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任保平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使制度正确",节约农村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设计社会激励结构,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激励和治理机制,激励新农村建设中各经济主体调整发展机制和战略,从激励、能力、组织和制度上解决先进或适用生产要素、社会保障向农业或农村转移。
关键词:
西部 资源富集区 新农村建设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韩俊
新的历史时期强调的新农村建设,包含了农村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和"三农"领域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未来走向,提出了包括财税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三农”问题 政策走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波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强力支撑,但由于体制性缺陷的原因,致使农村金融供求严重失衡。因此,必须从体制和制度创新入手,优化农村金融发展环境,加快建立农村金融体系,增强农村金融为新农村建设的服务功能。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政策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和楠 王亚丽 李乐
我国是一个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业大国,农村拥有更为广阔的增加碳汇、减少碳源进而发展低碳经济的空间,因而发展低碳经济不仅要注重发展低碳工业、建设低碳城市,还要发展低碳农业、建设低碳农村。低碳农村是低碳经济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战略部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它是一项长期且系统化的工程。其中,农村金融体系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所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完善的金融体系来支持,才可以有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然而,农村金融体系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还不够完善,不能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金融需求。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些现状与问题,提出新农村建设中金融支持的创新路径,从而为较为薄弱的农村金融发展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进而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金融支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杨佩卿
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新农村建设及其与新型城镇化的内在联系和路径选择的分析,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融入新型城镇化,要以城镇建设的理念改造提升农村,以城镇的发展辐射带动农村,使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共同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基于此观点,本文提出在新型城镇化视阈下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路径选择,即应把新农村建设纳入新型城镇化总体布局,着力从建立以现代农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完善基础服务设施、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改善生态人居环境等五个方面系统推进。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金成 雷晓明
在新农村建设中,要让农民真正享有主体地位,就必须构建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农民的主体地位只能在参与中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相关制度中,参与式发展机制起着基础性制度的功能和作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主要应以引导性、鼓励性和支撑保障性的混合性政策工具为主,并在适宜的场合尽量采用自主性政策工具,尽量少使用强制性的政策工具。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参与式发展机制 政策工具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殷红霞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需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地位,归根结底有赖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即农村人力资本的提高。基于此,就要着重分析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环境及机遇,从而设计出相应的投资方式及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承宗
在新农村建设与发展中低碳型农村是低碳经济的具体实现形式,要求农民在日常生产、生活方式、农村工业化进程中走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发展模式。本文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生产、生活中的"高碳"行为,认为走低碳型新农村建设道路、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模式刻不容缓,指出可以从加大宣传、完善环保法制、充分发挥财政补贴的替代效应等路径去推动低碳型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
低碳农村 低碳经济 新农村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