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65)
- 2023(9321)
- 2022(7560)
- 2021(7173)
- 2020(5866)
- 2019(13051)
- 2018(13195)
- 2017(24371)
- 2016(13614)
- 2015(15574)
- 2014(15710)
- 2013(15509)
- 2012(14681)
- 2011(13321)
- 2010(13767)
- 2009(12597)
- 2008(12570)
- 2007(11592)
- 2006(10477)
- 2005(9374)
- 学科
- 济(52101)
- 经济(52034)
- 农(48941)
- 业(40346)
- 农业(32678)
- 管理(28615)
- 业经(19114)
- 中国(17011)
- 企(16601)
- 企业(16601)
- 方法(14661)
- 地方(14356)
- 制(13783)
- 学(12947)
- 农业经济(12461)
- 发(11481)
- 数学(11402)
- 数学方法(11222)
- 体(10398)
- 财(10352)
- 工作(10089)
- 村(9574)
- 理论(9570)
- 农村(9550)
- 服务(9542)
- 发展(9513)
- 展(9493)
- 教育(9280)
- 贸(9025)
- 贸易(9020)
- 机构
- 学院(193599)
- 大学(189188)
- 济(72426)
- 研究(71459)
- 经济(70462)
- 管理(68686)
- 理学(57929)
- 农(57887)
- 理学院(57192)
- 管理学(56060)
- 管理学院(55697)
- 中国(54132)
- 科学(45653)
- 农业(44184)
- 京(41526)
- 业大(37429)
- 所(37376)
- 研究所(33807)
- 中心(33495)
- 江(33469)
- 财(32990)
- 范(29320)
- 师范(28998)
- 农业大学(27303)
- 省(26647)
- 州(26191)
- 北京(25522)
- 院(25066)
- 财经(24384)
- 技术(22925)
- 基金
- 项目(128124)
- 研究(98859)
- 科学(98387)
- 基金(87898)
- 家(77695)
- 国家(76820)
- 科学基金(63155)
- 社会(60290)
- 社会科(56224)
- 社会科学(56208)
- 省(53407)
- 基金项目(46713)
- 编号(44177)
- 教育(43683)
- 划(43546)
- 自然(38130)
- 成果(37739)
- 自然科(37157)
- 自然科学(37141)
- 自然科学基金(36445)
- 资助(33923)
- 农(32588)
- 课题(30629)
- 发(30109)
- 重点(28945)
- 部(27499)
- 创(26072)
- 年(25196)
- 性(25053)
- 发展(24259)
- 期刊
- 济(96025)
- 经济(96025)
- 农(63786)
- 研究(56013)
- 中国(51437)
- 农业(43134)
- 学报(36701)
- 科学(31570)
- 教育(28392)
- 大学(28131)
- 学学(26085)
- 财(23503)
- 业经(22586)
- 管理(20726)
- 业(19883)
- 融(19592)
- 金融(19592)
- 图书(17124)
- 技术(16848)
- 农业经济(14721)
- 农村(14509)
- 村(14509)
- 版(13946)
- 问题(13655)
- 书馆(13194)
- 图书馆(13194)
- 经济研究(11520)
- 业大(11504)
- 财经(11457)
- 世界(11050)
共检索到31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付春
本文认为,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繁荣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因此,构建一个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营高效、服务优质的覆盖全社会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需要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服务机制、服务方式、服务机构、队伍建设以及公益性文化单位的数量、布局和种类进行统筹规划和系统建设。
关键词:
新农村 文化建设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艳春
目前新农村建设并不完善,在文化建设部分还有一些欠缺。不过依然可以看到新农村建设在不断的进展之中,农村公共文化发展比重也在不断加大。学术界也对文化建设十分看重,进行研究规划,可以看出文化研究已经越来越趋向于成熟。
关键词:
新农村 公共文化 服务体系 重构方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常铁威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飞
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点包括: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合理配置文化资源;健全投入增长机制,调整投入结构;加强文化引导,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文化队伍建设,提升文化人才素质。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文化服务 体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马洪范 王瑞涵
近年来,随着各级政府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力度的不断加大,农村文化事业得到了较大发展。但是,与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比,与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相比,政府在农村公共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谢来位
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要求厘清科学发展内涵,以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为根本目标;突出农民权利主体和政府责任主体的地位,强调非政府组织服务载体的功能;综合运用民意表达、互动协商、行政主导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方式,提升公众满意度和供给有效性;梯度推进义务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安全、基础设施、劳动就业、文化娱乐和信息服务等公共服务项目,促进农村社会和谐。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周丹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农村金融则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命脉。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有农村金融的支持,构建完善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也能够开展得更为顺利。但受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制度缺陷和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现有金融服务系统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诸多困难。针对这些困难,本文研究了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浙江应该如何构建农村金融体系来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村金融 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丽芳 余菁
新农村建设是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顺利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离不开高效、公平的金融服务体系。本文从农村信贷、农业保险和农产品期货三个角度分析了如何构建一个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旨在为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金融服务保障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瑞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兰虹 张华
新农村建设需要资金支持,而要解决资金问题,就必须重构农村的金融服务体系。具体包括完善农村金融法规制度、完善农村商业金融体系、拓宽商业信贷渠道和加快农村信用信息系统建设、强化信息披露以及改善农村金融机构经营理念、创新金融产品等。
关键词:
新农村 金融 服务体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余长惠
我国农村人口数量庞大,对农村公共服务存在着巨大需求。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有了很大改观,但仍与城市有很大差距,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需要。但是,当前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故弥补资金缺口,成为推进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进而破除城乡二元体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服务体系 资金缺口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岩 田翠杰 宋春风 潘淑英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翟春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设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农村公共法律服务的高质量发展是农村实现现代化应有的题中之义。加快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要以问题为导向,通过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不足问题;通过精准回应服务需要,解决农村公共法律服务针对性不强问题;通过规范精简服务流程,解决公众知晓率和使用率不高问题。
关键词:
农村 公共法律服务 建设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徽行政学院课题组
文章在对安徽省的农村公共服务现状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当前农村公共服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结合安徽实际,提出了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刘尚希 马晓玲 王泽彩 于长革
报告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公共服务体系的内涵、特征。总结了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和不足。鉴于当前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体系还存在着供给主体单一,责任不清,决策体制不够合理,供需存在脱节,财政投入还不能有效地满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等诸多问题,提出必须在坚持新公共服务理念下,通过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多元供给体制,以基层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导向的决策机制,科学有效的农村公共财政投入体制,以及完善的监督机制等途径,构建与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