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572)
- 2023(17621)
- 2022(15029)
- 2021(13992)
- 2020(11596)
- 2019(26129)
- 2018(25873)
- 2017(49874)
- 2016(27144)
- 2015(29835)
- 2014(28945)
- 2013(28717)
- 2012(26109)
- 2011(23620)
- 2010(23382)
- 2009(21605)
- 2008(21147)
- 2007(18879)
- 2006(16595)
- 2005(14111)
- 学科
- 济(110046)
- 经济(109925)
- 业(81471)
- 管理(74988)
- 企(59440)
- 企业(59440)
- 农(51634)
- 方法(49428)
- 数学(43508)
- 数学方法(43082)
- 农业(34182)
- 业经(29031)
- 中国(28654)
- 财(26251)
- 学(22427)
- 地方(22241)
- 制(20775)
- 技术(20377)
- 贸(19957)
- 贸易(19948)
- 易(19370)
- 银(16382)
- 理论(16350)
- 银行(16310)
- 务(16114)
- 环境(16055)
- 财务(16050)
- 财务管理(16022)
- 行(15535)
- 融(15416)
- 机构
- 学院(379921)
- 大学(378472)
- 济(152877)
- 管理(150863)
- 经济(149816)
- 理学(132400)
- 理学院(130971)
- 管理学(128711)
- 管理学院(128022)
- 研究(125561)
- 中国(94194)
- 农(83003)
- 科学(80084)
- 京(78928)
- 财(66509)
- 业大(65973)
- 农业(64291)
- 所(62950)
- 中心(58210)
- 研究所(57722)
- 江(54674)
- 财经(54218)
- 经(49755)
- 北京(48847)
- 范(48395)
- 师范(47836)
- 经济学(45699)
- 院(44589)
- 州(44017)
- 经济学院(41484)
- 基金
- 项目(268266)
- 科学(210470)
- 基金(195356)
- 研究(192387)
- 家(172183)
- 国家(170672)
- 科学基金(146233)
- 社会(122970)
- 社会科(116315)
- 社会科学(116287)
- 省(105756)
- 基金项目(104497)
- 自然(95730)
- 自然科(93532)
- 自然科学(93505)
- 自然科学基金(91868)
- 划(88198)
- 教育(86635)
- 资助(79044)
- 编号(77399)
- 成果(60998)
- 重点(59592)
- 部(58593)
- 发(57366)
- 创(57148)
- 创新(53383)
- 课题(52466)
- 科研(51387)
- 国家社会(50995)
- 教育部(49730)
- 期刊
- 济(164902)
- 经济(164902)
- 研究(105172)
- 农(82763)
- 中国(72308)
- 学报(67436)
- 科学(59453)
- 农业(56074)
- 管理(51401)
- 大学(51137)
- 学学(48891)
- 财(47900)
- 教育(36579)
- 融(34405)
- 金融(34405)
- 业经(32891)
- 技术(30491)
- 业(27078)
- 财经(26011)
- 经济研究(25103)
- 问题(22825)
- 经(22134)
- 版(20922)
- 科技(20303)
- 业大(19268)
- 技术经济(18364)
- 理论(17336)
- 图书(17063)
- 商业(16813)
- 现代(16584)
共检索到542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华 张哲元 毛磊
健康保险通过保障效应和健康效应影响劳动供给,而二者对劳动供给的影响恰好相反,因此健康保险对劳动供给的具体影响仍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采用CHNS的2004、2006、2009和2011年四期数据研究发现,新农合显著提高农村老年人的非农劳动供给率和农业劳动供给率,表现为健康效应;但减少了非农劳动时间,表现为保障效应。新农合提高了参合老年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时间,该结果在全年农业劳动供给时间小于672小时的个体中特别显著,在该群体中表现为健康效应。此外研究发现,新农合对男性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率的影响比对女性老年人的影响更加显著。
关键词:
健康保险 劳动供给 保障效应 健康效应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鲁靖 秦杰
该文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效应,但是对非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正效应,具体来说,新农保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非农参与度以及非农劳动供给时间。此外,在性别差异角度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女性对新农保制度的敏感性大于男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差分-断点方法,系统实证评估了我国"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力供给、消费及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新农保"对农村总消费及耐用品消费增长有正向作用,但统计不显著;对食品、衣着、保健、医疗及其他非耐用品的消费基本没有影响。(2)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决策和劳动供给时间不受"新农保"政策的影响。(3)"新农保"对反映心理健康的抑郁指数没有任何作用。(4)农村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决策、劳动供给时间及抑郁指数也没有因为"新农保"而产生变化。其原因可能在于"新农保"这种补助强度不大的外部干预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对老年人的劳动供给...
关键词:
新农保 劳动供给 消费 心理健康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宏伟 展进涛 陈超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1年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当前新农保养老金不足以使农村老年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仍能明显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增加1元的家庭新农保养老金收入,老年人平均少从事劳动0.01天;(2)相对于本地非农劳动和外出就业劳动,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大,提高养老金收入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3)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不同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地区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逐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并根据年龄和地区差异设置梯度基础养老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关键词:
养老金 新农保 农村老年人 劳动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晶晶 李放
基于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CHARLS 2013),本文对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其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和商业养老金等其他养老金收入二者均对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有显著影响,但对非农劳动供给的影响不显著,即相对于非农劳动,提高养老金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年龄和性别差异,主要影响60岁左右老人的农业劳动供给,且对男性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大于对女性老人的影响。
关键词:
养老金 新农保 农村老年人 劳动供给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海盛
本文利用微观调查数据,对江苏省农村60岁及以上人口的劳动参与率进行了统计分析,比较了不同特征老人的劳动供给状况,并分析了影响农村老年劳动力劳动供给的因素。研究发现,江苏省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存在地区性差异,影响老年人参加劳动的主要因素包括年龄、健康状况、婚姻状况、家庭收入水平、子女数量和外出打工人数。分析结果表明,江苏省农村社会养老模式还是以家庭养老为主,但随着青壮年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农村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正面临着严重的冲击,必须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机制。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口 劳动供给 影响因素 江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李梦竹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调查数据,以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为研究样本,分析了代际支持与老年人劳动参与状况以及代际经济支持和代际经济反哺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49.7%的农村老年人在年老之后继续从事生产活动,15.3%的农村老年人定期获得子女的经济支持,3.2%的农村老年人定期给予子女经济补贴。子女的经济支持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从事自家农业生产活动的概率,但对于参与非农活动没有影响,老年人对子女的经济补贴将促进老年人参与各项生产活动的概率。这说明,我国农村利他型的代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希明 范小海
文章基于CHIP2013和CHIP2018新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文章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关注新农保对农业劳动参与率或劳动时间的影响,而是全面考察了其对总的劳动参与率和不同类型劳动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关注了以往研究未曾分析的长期影响。文章发现,在当前新农保养老金水平仍较低的情境下,领取养老金仅是使得农村老年人在不同类型劳动间转换工作,而几乎不影响总劳动参与率,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具有异质性。农业劳动的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短期变化不显著,长期才显著。农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下降源于土地经营面积的减少。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由挤出变为挤入。领取养老金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支出、家庭储蓄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应通过准确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改革退休年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杨志海 麦尔旦·吐尔孙 王雅鹏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1年全国基线调查中2277个农村中老年人样本,本文运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研究了慢性疾病与急性疾病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及农业劳动时间的影响及其差异。结果表明:慢性疾病虽然未对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造成明显影响,但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急性疾病的冲击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村中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也显著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此外,健康冲击对农村中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还存在年龄与性别差异:健康冲击显著降低了农村老年人参与农业劳动的可能性,减少了他们的农业劳动时间,但对农村中年人农业劳动参与影响不显著,仅显著减少了他...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谭娜 周先波
本文应用劳动时间Tobit模型和健康模型的联立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基于中国健康和营养调查(CHNS)中农村老年人的调查数据,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无休止劳动"问题。结果发现,对于客观健康BMI指标(过瘦和过胖),在1990年代和2000年代,年龄通过健康途径对老年人实际劳动时间的影响分别占年龄对实际劳动时间总影响的25%和79%;相对于1990年代,中国农村老年人在新世纪初"无休止劳动"的程度有所减弱。从老年人主观自评健康指标来看,年龄影响劳动时间的健康渠道效应占其总影响的比例不到2%,农村老年人存在较大程度的"无休止劳动"。中国农村老年人的劳动和福利状况需进一步得到关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婉芬
劳动供给水平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健康状况是决定劳动供给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3年基线调查数据,采用stata分析软件,运用最小二乘法(OLS)和Probit模型对数据样本进行分析,研究健康状况对劳动供给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上健康状况对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水平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福利保障水平下健康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在不同群体内存在差异,健康对参加城职保群体劳动供给的影响最小;对参加城乡居保群体的影响最大,健康状况的下降会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但对于没有参保的群体而言,健康状况的下降并没有显著减少其劳动供给时间。此外,性别、年龄、收入和户口等变量也会对劳动供给产生影响。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海青 锁凌燕 孙祁祥
依据CHARLS数据,采用PSM-DID方法,考量新农保对农村中老年人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考虑时滞效应的情况下,新农保对农村中老年人,特别是60岁以下中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向影响,同时对家庭收入较高群体的劳动力供给负向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李琴 宋月萍
本文利用2006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劳动力流动以及流动的地区差异给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带来的影响。结果表明,劳动力流动整体上增加了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但这种影响因流动模式不同而存在差异。在劳动力以跨省流动为主的中西部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显著地增加了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而在劳动力以省内流动为主的沿海地区,家庭成员外出打工并没有增加老年人的农业劳动时间。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田馨滦 张晓娟
本文基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01个村庄的观察数据,针对中国农村老年人群体,实证探究了收入、文化服务与其幸福感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在现阶段,收入状况对农村老年人幸福感的正向影响依然存在;文化服务满意度对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指数具有比收入更显著的影响;不同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对老年人幸福感的影响不一,其中文化活动室与图书阅览室对老年人幸福感影响最为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