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023)
2023(21097)
2022(17969)
2021(16411)
2020(14096)
2019(32079)
2018(31676)
2017(60331)
2016(33190)
2015(37190)
2014(36595)
2013(36152)
2012(33163)
2011(29995)
2010(30096)
2009(28139)
2008(28242)
2007(25515)
2006(22291)
2005(19679)
作者
(98505)
(82723)
(82398)
(78106)
(52252)
(39927)
(37519)
(32221)
(31256)
(29637)
(28361)
(27868)
(26555)
(26034)
(25844)
(25445)
(25376)
(24331)
(23983)
(23808)
(20609)
(20544)
(20301)
(18880)
(18638)
(18458)
(18419)
(18413)
(17016)
(16631)
学科
(131578)
经济(131405)
(99679)
管理(97014)
(76559)
企业(76559)
方法(60725)
数学(53342)
数学方法(52609)
(50638)
(37570)
中国(34264)
农业(33391)
业经(32601)
(30577)
(28671)
(24939)
贸易(24929)
地方(24683)
(24258)
(23342)
财务(23273)
财务管理(23213)
技术(22988)
(22582)
银行(22501)
企业财务(22098)
(21385)
(21212)
金融(21206)
机构
大学(473642)
学院(473370)
(188782)
经济(184738)
管理(179947)
研究(158997)
理学(155708)
理学院(153954)
管理学(150996)
管理学院(150115)
中国(121091)
科学(101789)
(99418)
(98884)
(89034)
(82203)
业大(78927)
农业(77334)
中心(75042)
研究所(74844)
(72776)
财经(70406)
(64095)
北京(61461)
(60329)
师范(59538)
经济学(57581)
(57374)
(56821)
(52526)
基金
项目(323134)
科学(253188)
基金(234724)
研究(228439)
(208189)
国家(206448)
科学基金(175497)
社会(144886)
社会科(137149)
社会科学(137106)
(128108)
基金项目(123961)
自然(115991)
自然科(113366)
自然科学(113324)
自然科学基金(111340)
(107831)
教育(105187)
资助(95998)
编号(91062)
成果(74106)
重点(73528)
(70851)
(68729)
(68178)
创新(63949)
课题(63318)
科研(62811)
计划(61206)
国家社会(60448)
期刊
(206059)
经济(206059)
研究(130015)
中国(95156)
(93845)
学报(84786)
科学(74247)
(70366)
管理(63624)
大学(63590)
农业(63018)
学学(60315)
教育(46242)
(45656)
金融(45656)
技术(40317)
业经(37059)
财经(34737)
(32862)
经济研究(31689)
(29808)
问题(27746)
(26059)
图书(23904)
统计(23764)
技术经济(23040)
科技(22969)
业大(22467)
(22100)
理论(21368)
共检索到6979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昌平  赵洁  
新农合制度实施以来,农村居民的健康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农村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仍然时有出现。新农合制度的可及性对农村居民就医有着最直接的影响,通过操作化医疗服务可及性对新农合制度做出总体评价并分别对门诊和住院可及性做出评价。根据CHARLS数据显示,大多数农村居民在生病时未及时就医,在需要住院时没有住院,表明新农合制度的医疗服务可及性有待提高。经分析,文化水平、身体健康状况、个人收入、预期寿命、就医距离和就医交通费用对新农合制度的医疗服务可及性有显著影响。改进新农合制度报销程序,提高新农合补偿比例;提高农民健康意识,增加农民收入;加大对乡镇卫生院投入,建设农村社区医疗服务网络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姚瑶  刘斌  刘国恩  臧文斌  
根据北京大学NIH支持开展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全国数据,本文从微观角度探究在全民医保制度背景下,不同户籍的医保持有者在医疗服务使用上的差异。Heckman和GLM计量模型的实证结果显示:第一,对于同样拥有医疗保险的受访者,其就医可及性和医疗资源使用情况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普遍来看,医疗保险对农村户口受访者的积极作用远低于城镇户口受访者,这主要体现在就医积极性和医疗费用负担上;第二,对于农村医疗保险持有者,其在就医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的诱导需求。此外,前往公立医院就诊所产生的医疗费用显著地高于在私立医院接受治疗所产生的医疗费用。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亚青  王子龙  向彦霖  
在"优先发展农业农村"的新时代,要实现全民健康,需要重点关注农村居民的健康问题。基于CHARLS数据,本文以精神抑郁和认知健康为被解释变量实证分析了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精神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1)医疗保险对农村中老年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的精神健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显著体现在男性、60岁及以上老人和低收入群体。居住在农村的中老年人比居住在城镇的更显著受益于医疗保险;(2)分位数回归和更换被解释变量回归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3)机制分析表明,医疗保险通过提高农村中老年人的安全预期和生活满意度来提升其精神健康水平。为此,应进一步扩大医疗保险的参保覆盖面,增进制度公平以提升农村居民的安全预期,并加大农村财政投入和加强健康教育,打破农村精神卫生服务"供需双冷"的困境,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居民的精神健康水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俞彤  张曙光  
以ACSI模型为基础,构建参合农民满意度测评模型,分析样本地区影响参合满意度各项因素的影响水平,为制度监管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琴  彭浩然  
本文基于2011年CHARLS数据,利用Multinom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45岁~60岁劳动者个人特征、配偶特征以及家庭特征对他们延迟退休意愿和无休止劳动意愿的影响。本文发现,女性、具有高级职称和农业户口的劳动者更愿意延迟退休,在企业工作、具有农业户口和受教育程度偏低的人倾向于无休止劳动。对延迟退休意愿进行性别差异分析的结果表明,男性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增加,随着妻子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呈现先降低后提高的"U"型趋势。女性的延迟退休意愿随着自身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下降,但并不受丈夫的影响。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他们无休止劳动的预期均下降。针对以上结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薄嬴  
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健康和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两部分模型研究了老年人和子女之间双向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消费的影响,进一步利用负二项模型和分位数模型探讨了这些影响的内在机制和传导路径。研究发现,接受子女经济支持对农村老年人医疗消费的影响范围非常有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农村老年人更倾向于自立自足;而给予子女经济支持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出老年人自身的医疗消费,尤其是在疾病较轻时这种挤出效应很明显。此外,给予子女非经济支持增加了老年人罹患疾病的概率,会对老年人带来负面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翌秋  徐登涛  
作为社会公共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医疗保险的目标是减轻居民大病医疗负担,降低其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PSM法与随机效应估计方法,基于全民医保覆盖的背景分析了基本医疗保险对于农村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近年来我国已实现了基本医疗保险全覆盖,但由于道德风险的存在,以及保险增加了一部分因经济困难无法就医的农户的医疗服务可及性,基本医疗保险仍然无法有效抵御农村居民发生大病时的经济风险,对农村家庭灾难性医疗支出无明显的缓解作用。基于此,提出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逐步提高大病医疗保险保障程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谢小平  王从从  魏强  万泉  赵郁馨  
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的目的是消除居民利用基本卫生服务的经济障碍,向全体居民提供适应经济发展阶段和政府及个人承受能力的,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促进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提高。将探索卫生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的分析方法,并以甘肃省为个案,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前后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可及性和利用状况的变化进行测量,评价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对其产生的影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天  
基于甘肃、河南、广东三省18个县的医疗机构实地调查数据,本文从客观层次和主观层次对我国县乡两级的农村基层医生工作量现状进行了描述,并使用工具变量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样本地区农村基层医生工作时间长,工作负担重,给医生造成了较大的工作压力。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生每日诊疗门诊病人数和每日负责病床数的显著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各有差异,且工作经验的影响超出了性别、学历背景等其他个体因素的影响。两级别医生收入水平与工作量间没有一致的显著正相关性,辅助人力资源对医生工作量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不同级别、科室和地区的医生对单个病例所需时间、门诊病人数量及病床数量是否合理的评估结果也有所不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广科  黄瑞芹  
文章基于2009年课题组对西部五省的一线调研数据,对样本地区农户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前后的灾难性医疗支出风险和"因病致贫"风险进行了估计。研究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后分担了样本地区农户33.3%的灾难性疾病风险和24.2%的"因病致贫"风险。结果表明,样本地区农户的疾病风险仍然比较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标的实现度有待提高,未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保障范围应保持或强化门诊报销。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杜修立  俞乔  
目的:研究我国住院医疗费用的决定因素。方法:收集2004年到2006年我国东部和西部典型地区16个县(市、区)18家医院数据,进一步匹配医院的市场条件,利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政府财政补贴有助于降低患者支付的住院医疗费用,而医生的奖金激励是推高医疗费用的一个显著因素;住院医疗费用受到市场供求因素的显著影响。结论:"补供方"和发展公立医院应该是医疗改革的一个探索方向;随着人们医疗需求的提高,医疗市场的整体供给不足仍然是看病贵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刘宁  吴少龙  包国宪  
新农合是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体系建设中的里程碑,而乡村医生则是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供应的中坚力量。文章在“政府规制—医生行为”分析框架下,从政府规制影响个体行为视角评估了新农合对作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供应者的乡村医生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医疗服务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农合对乡村医生行为,尤其是在公立机构执业的乡村医生行为产生了积极调控作用,在引入市场竞争时更是如此。此外,新农合对乡村医生行为的调控作用在既经历过合作医疗又经历过市场化改革的乡村医生群体中更为有效,这一效应也更容易通过诊所所有制的不同与竞争而得到放大。然而,在只经历过市场化改革的乡村医生群体中,新农合的影响相对有限,而且这一群体的乡村医生更容易受到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光辉  
文章立足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政策参与主体的农民,通过对广西实地调研收集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参合农民满意度的因素,结果表明:参合农民对新农合的满意度仅为33.6%,受教育水平高、对医务人员服务态度认可和对医疗费报销效率认可度高等因素对新农合满意度有显著正向作用,近一年无住院、不解新农合政策和不知道报销起付线是参合满意度低的主要影响因素。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燕  谢长青  杨明洪  
利用黑龙江省林甸县和呼兰县607户农村居民的调查数据,对黑龙江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公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公平性和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方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组居民优于未参加组;在卫生筹资公平性方面,未参加组居民优于参加组,说明合作医疗资金筹资制度设计仍没有实现垂直公平。建议采取划分农民等级、缴纳不同费用的办法实现合作医疗筹资的垂直公平。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燕  张建华  
根据13省、直辖市的22个市(县)实地调查数据,利用单因素模型和有序Probi t模型,从个人特征和制度特征的角度对医疗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重要度排序。研究结果表明:从个人特征来看,月收入、年龄和常去的医院类型对医疗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是显著的,低收入、高龄和基层医疗的患者满意度较低;从制度特征来看,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和支付方式中的按病种付费给患者带来较高的医疗服务满意度;另外,在三级医疗仍然存在服务、质量、规模差距的情况下,实行医疗资源整合的地区其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反而是下降的。这些结果可以作为医改的重要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