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00)
2023(9820)
2022(8070)
2021(7513)
2020(6147)
2019(13387)
2018(13348)
2017(25965)
2016(14038)
2015(14592)
2014(13479)
2013(13273)
2012(12022)
2011(10805)
2010(10745)
2009(10123)
2008(9799)
2007(9017)
2006(8008)
2005(6712)
作者
(38902)
(33156)
(32654)
(30581)
(20312)
(16050)
(14363)
(12880)
(12410)
(11315)
(11265)
(10676)
(10301)
(10095)
(9991)
(9966)
(9760)
(9521)
(9500)
(9139)
(8343)
(7983)
(7786)
(7601)
(7574)
(7298)
(7248)
(6998)
(6628)
(6550)
学科
(55386)
经济(55329)
(49593)
(45243)
管理(36848)
农业(29846)
(28539)
企业(28539)
方法(20331)
数学(18388)
数学方法(18271)
业经(17724)
中国(15651)
技术(14499)
(12445)
(11925)
(11540)
贸易(11536)
(11313)
地方(10387)
农业经济(9950)
技术管理(9938)
(9579)
(9545)
银行(9504)
(9497)
(9345)
劳动(9328)
(9096)
(8961)
机构
学院(188940)
大学(183339)
(83394)
经济(82126)
管理(74970)
理学(66253)
理学院(65619)
管理学(64648)
管理学院(64321)
研究(63088)
(58363)
中国(50053)
农业(45100)
科学(39886)
业大(39035)
(36369)
(32992)
(32077)
中心(30446)
研究所(29437)
农业大学(28453)
(27817)
财经(26782)
经济学(24929)
(24707)
经济管理(23936)
(22805)
经济学院(22748)
(22643)
(21767)
基金
项目(134461)
科学(106483)
基金(99173)
研究(95381)
(88619)
国家(87756)
科学基金(74978)
社会(64255)
社会科(60663)
社会科学(60646)
(54295)
基金项目(53629)
自然(47969)
自然科(46945)
自然科学(46930)
自然科学基金(46123)
(44247)
教育(40503)
编号(37801)
资助(37471)
(33296)
(31305)
(30116)
重点(29610)
创新(29443)
(29261)
(28374)
成果(28094)
国家社会(27557)
科研(25597)
期刊
(91969)
经济(91969)
(62411)
研究(48523)
农业(41896)
中国(39172)
学报(34827)
科学(31239)
大学(26560)
学学(25876)
管理(22991)
业经(22838)
(22450)
(21030)
金融(21030)
(20221)
技术(13729)
农村(13581)
(13581)
问题(13577)
经济研究(13430)
农业经济(13399)
财经(12487)
教育(11900)
(11851)
业大(11115)
科技(11062)
世界(10841)
(10699)
农业大学(10100)
共检索到271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凌晨  曾益  
文章基于CHARLS 2013年全国追访数据,运用劳动参与模型和劳动供给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制度对农户中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和劳动供给时间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新农保养老覆盖更倾向于鼓励农户脱离城镇非农部门,转移到农业农村从事自家农业和农业打工等农业劳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民工荒",说明新农保养老制度正在加速劳动力市场转变。政策制定部门在完善新农保自身制度建设的同时,也要充分关注农村社会保障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鲁靖  秦杰  
该文基于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断点回归模型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新农保对于农村老年人的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负效应,但是对非农业劳动供给具有显著正效应,具体来说,新农保提高了农村老年人的非农参与度以及非农劳动供给时间。此外,在性别差异角度研究新农保制度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得出女性对新农保制度的敏感性大于男性。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解垩  
文章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的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差分-断点方法,系统实证评估了我国"新农保"对农村老年人劳动力供给、消费及主观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新农保"对农村总消费及耐用品消费增长有正向作用,但统计不显著;对食品、衣着、保健、医疗及其他非耐用品的消费基本没有影响。(2)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决策和劳动供给时间不受"新农保"政策的影响。(3)"新农保"对反映心理健康的抑郁指数没有任何作用。(4)农村男性和女性老年人的劳动供给决策、劳动供给时间及抑郁指数也没有因为"新农保"而产生变化。其原因可能在于"新农保"这种补助强度不大的外部干预政策难以在短期内对老年人的劳动供给...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岳希明   范小海  
文章基于CHIP2013和CHIP2018新数据,利用模糊断点回归方法研究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对农村老年居民的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影响。文章不同于以往研究仅关注新农保对农业劳动参与率或劳动时间的影响,而是全面考察了其对总的劳动参与率和不同类型劳动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影响,特别是关注了以往研究未曾分析的长期影响。文章发现,在当前新农保养老金水平仍较低的情境下,领取养老金仅是使得农村老年人在不同类型劳动间转换工作,而几乎不影响总劳动参与率,短期影响和长期影响具有异质性。农业劳动的参与率以及劳动时间的短期变化不显著,长期才显著。农业劳动参与率和劳动时间的下降源于土地经营面积的减少。社会养老对家庭养老由挤出变为挤入。领取养老金对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支出、家庭储蓄以及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在统计上并不显著。应通过准确定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改革退休年龄政策来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供给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阎小明  
陕西省宝鸡市从2006年起即开始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以下简称"新农保")改革,自2007年7月起,在全市216个村展开试点,2009年7月,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先实现了"新农保"全覆盖,参保人数达到110.6万人,领取养老金人员达到26.3万人。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都阳  
本文利用对中西部6省的贫困地区所作的农户调查资料,根据离散型解释变量模型对农户的非农劳动供给的决定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对工资方程的估计结果,揭示了贫困地区农户对非农工作参与的主要动机在于分散收入波动所带来的风险、人力资本变量对于农户形成非农劳动供给决策具有促进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宏伟  展进涛  陈超  
文章利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2011年抽样调查数据,运用Tobit模型探讨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尽管当前新农保养老金不足以使农村老年人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但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仍能明显减少农村老年人的劳动供给、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福利水平,增加1元的家庭新农保养老金收入,老年人平均少从事劳动0.01天;(2)相对于本地非农劳动和外出就业劳动,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农村老年人农业劳动供给的影响更大,提高养老金收入会更多地减少老年人农业劳动时间;(3)新农保养老金收入对不同性别、年龄、健康状况和地区老年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建议逐步提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标准,并根据年龄和地区差异设置梯度基础养老金。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昊觊  
土地是农民的生活来源、固定资产和生存保障,但是现在农村逐步的城市化发展使得居住在城乡结合部的农民,正在逐渐失去土地,"失地农户"没有了土地保障,又因为其没有其他的社会工作经验,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因此成为了社会就业的弱势群体。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的焦点,此文章将结合我国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户供给决策和就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探索城乡结合地区失地农户生活保障问题。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杨进  彭超  陈志刚  
文章利用中国5个省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家庭2004~2008年的劳动供给情况。结果发现,农户家庭随时间变化减少了农业生产与本村非农就业的劳动时间,增加了外出打工时间。其中,黑龙江和山东省农户家庭的劳动供给结构随时间变化较小,依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其他三省农户家庭的劳动供给结构随时间变化较大,且大部分时间用于外出非农就业。文章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利用局部均衡研究方法分析了家庭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雇工工资对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然后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工资水平对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本村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的劳动供给结构产生了稳健的显著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雷曜  焦琦斌  
随着最近几年中国大中型商业银行重新进入农村金融市场以及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发展,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主体不断增加。截至2011年末,全国共发起设立786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其中村镇银行726家(已开业635家),贷款公司10家,农村资金互助社50家(已开业46家)。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从2007年的2868个减少到2011年末的1696个。虽然供给主体不断增加,但普遍认为中国农户贷款覆盖率仍然偏低。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都阳  
本文利用贫困地区的农户调查资料估计了农户的农业生产函数 ,并在此基础上根据  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估算了家庭成员的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由于贫困地区劳动力市场  的不完善 ,本文以影子工资率和影子收入为基础对劳动供给函数进行了估计。本文的研  究结果表明 ,农户家庭决策与劳动供给决策是相互联系的 ,而且劳动供给具有家庭联合决  策的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弓秀云  秦富  
本文利用1990—2001年我国四川省沐川县、安徽省金寨县480户农户的数据,采用Translog函数和C-D生产函数对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在林业、种植业、畜牧业和非农业的影子工资进行估算,并利用Heckman两阶段模型分析了影子工资、影子收入、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负担等因素对农户劳动供给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林业主产区农户的影子工资与劳动供给时间存在负向关系,闲暇对于农户家庭中男性和女性来说是劣质品;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联合决策特征非常明显;农户家庭劳动力存在主次之分,该结论对于说明农户家庭内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吕捷  林宇洁  
本文基于家庭需求的纳什博弈模型以及双驱动变量的断点回归模型,研究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家庭老人劳动供给的影响,发现新农保养老金收入不仅减少了受益人自身的劳动供给,还会对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劳动供给产生间接影响。此外新农保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存在非对称的"性别效应",男性老人领取养老金将会减少自身的劳动供给而增加配偶的劳动供给,而女性老人领取养老金会同时减少自身和配偶的劳动供给。本研究有助于明晰我国农村地区家庭内部资源分配机制,为探究人们面对小额非劳动收入时的劳动供给平滑行为、提升新农保政策的执行效果等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林秀  霍艾米  罗斯高  黄季焜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乔健生  吴佩琳  
劳动实体是贯穿历史长河,覆盖一切产品的经济计量单位。从而使总产值成为客观可求的,否定了用主观给出利润率、技术进步率去推算总产值法;让货币贬值系数成为准确可求的,否定了抽样商品组法;解决了化复杂劳动为简劳动量的难题,填补了由价值转形为价格过程中的脱节部份,否定了“价值是转形不必要中间环节”之说;捍卫发展了劳动价值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