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12)
2023(5628)
2022(4556)
2021(4330)
2020(3540)
2019(7480)
2018(7463)
2017(14302)
2016(7643)
2015(8298)
2014(7604)
2013(7620)
2012(6981)
2011(6383)
2010(6656)
2009(6370)
2008(6221)
2007(6019)
2006(5491)
2005(4661)
作者
(20254)
(17806)
(17219)
(16088)
(10538)
(8494)
(7455)
(6736)
(6509)
(6003)
(5994)
(5678)
(5457)
(5356)
(5154)
(5059)
(5057)
(5056)
(4912)
(4759)
(4338)
(4317)
(4210)
(4161)
(4065)
(3936)
(3896)
(3680)
(3587)
(3545)
学科
(43788)
(36180)
(32910)
经济(32875)
农业(29086)
管理(20269)
(16081)
企业(16081)
业经(13695)
技术(12379)
农业经济(9698)
中国(9420)
(8891)
农村(8886)
(8676)
技术管理(8465)
方法(7993)
(7973)
地方(7677)
土地(6928)
数学(6882)
发展(6880)
(6875)
数学方法(6820)
(6712)
劳动(6712)
(6695)
(6540)
收入(6305)
农业劳动(6288)
机构
学院(106976)
大学(100471)
(49603)
经济(48767)
管理(43734)
(39866)
理学(38043)
理学院(37731)
管理学(37301)
管理学院(37103)
研究(36313)
中国(29997)
农业(29809)
业大(22942)
科学(20671)
(19993)
(18946)
中心(18219)
农业大学(17997)
(17829)
(17410)
研究所(15901)
经济管理(15746)
(14498)
财经(14490)
(13854)
(13781)
经济学(13637)
(13289)
(13233)
基金
项目(71235)
科学(57450)
研究(56854)
基金(51362)
(44092)
国家(43558)
社会(38340)
科学基金(37914)
社会科(35903)
社会科学(35894)
(30401)
基金项目(27762)
(25087)
编号(24352)
教育(23214)
(23120)
自然(21530)
自然科(21045)
自然科学(21042)
自然科学基金(20669)
成果(18615)
(18203)
资助(18174)
(17578)
创新(17157)
(16705)
国家社会(16208)
(15911)
(15831)
课题(15555)
期刊
(63129)
经济(63129)
(47604)
农业(32061)
研究(30580)
中国(27028)
业经(17938)
科学(15733)
学报(14994)
(14565)
(14305)
金融(14305)
农业经济(13171)
农村(13013)
(13013)
大学(12816)
管理(12760)
(12539)
学学(12409)
教育(9769)
技术(9479)
问题(9315)
农村经济(8660)
世界(8110)
经济问题(7596)
(7477)
经济研究(7092)
科技(6973)
社会(6815)
技术经济(6752)
共检索到166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薛惠元  
"保基本"为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之一,那么新农保能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吗?本文选取新农保供给替代率(新农保制度所能提供的养老金替代率)和新农保需求替代率(能满足农村老年群体基本生活需要的替代率)2个指标对该问题做出分析。运用保险精算的方法构建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精算模型,在对基本参数做出合理假设的前提下测算出新农保供给替代率。运用ELES模型以及相关预测技术测算出新农保需求替代率。将二者进行比较发现:现行新农保制度所提供的养老金不能满足"老人"、"中人"和大部分"新人"的基本生活需要。因此,建议加大财政补助力度,提高基础养老金的替代率水平;适时提高地方政府缴费补贴标准;鼓励农民尽早开始参保,并...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思锋  张园  何江平  
文章测算了农村居民基本生活需求量、"新农保"养老金发放额和"新农保"养老金对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程度,结果发现,依据现行制度规定,2011年"新农保"养老金对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的保障程度为47.64%,自2012年开始缓慢上升,2024年达到峰值51.80%,此后逐步下降。作者建议,"新农保"个人参保缴费额应逐年提高,到2021年后保持稳定。基础养老金发放额逐年增长,最终实现"新农保"养老金对农村老年居民基本生活保障程度达到100%的目标。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杜伟  
由于土地征用权的滥用、征地安置标准过低且安置方式单一 ,大量失地农民基本生活缺乏保障的问题日益显现。建立和完善失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环节 ,重点是明确基本生活保障的对象 ,采取可行的实施方式 ,加强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的运营与管理 ,并注意发挥政府为失地农民创造就业环境的功能。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克强  
土地对上海的农民有多重效用 ,基本生活保障效用是目前土地对上海农民的最主要效用 ,占到总效用的 34.2 5 % ,排在第一位。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具有必然性和紧迫性。为了实现顺利过渡 ,要为农民提供以下条件 :有份经济收入比较稳定的工作、有房子住、享受与城镇人口一样的社会保障、集体或国家对农民放弃土地给予经济补偿、户口转为非农户口。对上海而言 ,在做好目前已经开展的城镇社会保障的推广、城乡房屋置换等工作的同时 ,对农民放弃土地进城的合理补偿必须进一步抓紧落实。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克强  
 土地对农民有多重效用,若以土地对农民的总效用为1,则土地对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就业机会效用、直接经济效益效用、子女继承效用、征地后可以得到补偿效用、以免重新获取时支付大笔费用效用的平均值依次分别为0.3425、0.1236、0.2104、0.0458、0.2661、0.0117。显著影响上海市土地对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因素有性别、文化程度、职业、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的意愿等,文章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定量分析了以上因素对土地的基本生活保障效用的影响。文章也同时印证了Scott有关小规模土地下农民决策基于生存伦理的结论,最后也提出了从土地保障向社会保险转换的优先人群选择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翠迎  黄祖辉  
失地农民是农村城市化过程必然出现的一类特殊群体 ,由于土地被征用 ,他们失去了生存的基本保障 ,因而为其建立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浙江省各市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实践 ,分析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的现状、特征、难点与问题 ,在此基础上 ,总结浙江省经验 ,为其他省推进城市化进程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岳希明  胡一凡  李禛临  
基本生活需要是社会政策领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保证所有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是联合国等诸多国际组织的最重要目标之一,基本生活需要同时是制定贫困标准、低保标准、最低工资标准、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额等标准的重要基础。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项目(CHIP)住户数据,基于Goedhart提出的SPL法估计不同地区居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并将估计结果与低保标准等与基本生活需要有关的中国现行标准相比,研究发现:中国的绝对贫困线较低;城乡低保标准与居民基本生活需要之间的缺口较小,且随着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该缺口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最低工资标准能够完全覆盖当地居民维持基本生活水平所需的开支;个人所得税综合费用扣除标准超出居民基本生活需要,政府应当对其加以限制,避免免征额设定过高而引发新的税负不平等问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克强  
一、实现从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亟待解决困难的理论模型与实证分析(一)从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过程中亟待解决困难的理论假设。我们试图分析农民从土地基本生活保障向社会保险过渡过程中存在的困难。我们分两步完成,第一步是确定主要存在的困难;第二步编制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在调查存在困难时,我们提供了以下的备选答案:经济收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全国养老保险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工作会议于7月24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会上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我们要按照江泽民总书记、朱基总理的指示,进一步贯彻落...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杨守业  辛磊  
刘某等30名职工是1998年8月10日被企业安排下岗的。他们下岗之后就进入了企业再就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同时,中心受企业委托与这30名下岗职工分别签订了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协议(以下简称协议)。协议期限为2年,协议约定中心每月20日前给下岗职...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程建平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深度和 广度发展,农村建设将依照科学 规划有序进行,农村道路、饮水、电 网、通讯及教育、文化、卫生等软硬 件建设,都将跟上时代潮流,顺应农 民需求。农村面貌将出现崭新的变化, 农民收入将出现较快的增长。现在的 问题是,农民素质如何与之适应,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晨  
基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凤翔县、岐山县3个县区农户抽样问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新农保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家庭60岁以上老人比例、养儿防老观念、是否认为缴费标准合理、养老负担减轻程度、对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参保程序是否便捷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家庭子女数量、意愿缴费档次、村集体经济状况和邻里互助情况对参保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转变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柳晨  
基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凤翔县、岐山县3个县区农户抽样问卷调研数据,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新农保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年龄、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职业、家庭年收入、家庭耕地面积、家庭60岁以上老人比例、养儿防老观念、是否认为缴费标准合理、养老负担减轻程度、对村干部工作满意度、参保程序是否便捷等因素对农村居民参保行为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家庭子女数量、意愿缴费档次、村集体经济状况和邻里互助情况对参保行为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有针对性、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转变养儿防老的传统思想观念,树立科学养老意识;加强政府对新农保的宣传力度,使农民真正了解到新农保的详细信息;拓展多种养老模式,减轻子女及政府负担。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程中培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运用扩展线性支出(ELES)模型,测量城乡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标准,从社会安全网视角分析基本生活需要保障路径。研究表明:城乡地区有近三成家庭的人均纯收入未能达到基本生活需要标准,部分社会政策项目设计存在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不充分和地区不平衡问题,政府、亲属分别是满足家庭基本生活需要最主要的正式和非正式保障途径。基于此,重视基本生活需要标准测量并纳入民生决策范围,提高相关社会政策项目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水平,加强社会安全网中社会互助等非正式保障途径的作用,是实现城乡居民家庭基本生活需要保障的有效举措。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晓荣  杨辉  
工业化与城镇化快速推进背景下,外源驱动力和乡村内生需求的综合作用,导致乡村地域社会经济结构的重塑,并引发乡村空间特别是乡村生活空间的优化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文章立足于黄土沟壑区乡村的发展现实、问题和趋势,提出通过村庄系统的内部整合以重组乡村基本生活单元,并最终实现地区乡村生活空间重构的思路,具体研究了乡村基本生活单元重构的人口规模预测方法和空间布局方法,旨在为该地区乡村远期现代化阶段的适度集聚提供路径和规划方法指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