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74)
2023(17838)
2022(14983)
2021(14040)
2020(11782)
2019(26220)
2018(25835)
2017(50539)
2016(27112)
2015(29685)
2014(29055)
2013(28314)
2012(25692)
2011(22909)
2010(22900)
2009(20985)
2008(20313)
2007(17932)
2006(15598)
2005(13256)
作者
(75851)
(63672)
(63095)
(60182)
(40158)
(30747)
(28541)
(24723)
(24154)
(22463)
(21657)
(21098)
(20114)
(19707)
(19690)
(19418)
(19276)
(18906)
(18314)
(18145)
(15784)
(15634)
(15587)
(14622)
(14502)
(14168)
(14022)
(13978)
(12794)
(12686)
学科
(106075)
经济(105968)
(84309)
管理(78105)
(62083)
企业(62083)
(49066)
方法(46877)
数学(41792)
数学方法(41258)
农业(32372)
(29252)
中国(27919)
业经(27346)
(22754)
(21425)
贸易(21414)
(20912)
地方(20536)
技术(20445)
(20241)
(18676)
银行(18628)
(17809)
(17755)
财务(17755)
财务管理(17714)
(17303)
企业财务(16914)
(16601)
机构
学院(373525)
大学(366962)
(156404)
经济(153510)
管理(146959)
理学(128438)
理学院(127129)
管理学(124925)
管理学院(124235)
研究(122538)
中国(94630)
(79957)
科学(75893)
(74031)
(70398)
业大(62409)
农业(62104)
(60953)
中心(58630)
财经(56358)
研究所(55650)
(55357)
(51629)
经济学(47752)
(45646)
师范(45071)
北京(44931)
(44024)
(43559)
经济学院(43326)
基金
项目(261160)
科学(206931)
基金(191910)
研究(187197)
(169099)
国家(167649)
科学基金(144415)
社会(121794)
社会科(115441)
社会科学(115416)
(103246)
基金项目(101748)
自然(94342)
自然科(92302)
自然科学(92272)
自然科学基金(90653)
(86121)
教育(84774)
资助(77167)
编号(73994)
重点(58608)
成果(57948)
(57724)
(56765)
(56578)
创新(53061)
国家社会(51182)
科研(50636)
课题(50291)
教育部(49282)
期刊
(168681)
经济(168681)
研究(101736)
(78745)
中国(68404)
学报(61867)
科学(56387)
农业(52973)
(52900)
管理(51603)
大学(47575)
学学(45827)
(39412)
金融(39412)
业经(33695)
教育(31851)
技术(31016)
财经(26950)
经济研究(26765)
(26548)
(23193)
问题(22910)
(19760)
科技(18637)
技术经济(18053)
商业(17284)
世界(16996)
业大(16824)
统计(16726)
(16350)
共检索到536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王极  洪名勇  田梦婕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被认为是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有效路径。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CFPS2012年和2018年微观调研数据,运用PSM-DID模型,分析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探讨新农保政策对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12年至2018年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97个单位,未参保农户的恩格尔系数下降0.018个单位,差距显著小于参保农户,新农保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预防性储蓄作为新农保政策影响农户消费结构升级的重要渠道,中介效应占比为15.3%。另外,相较于老年农户群体,新农保对于青壮年农户的消费结构升级效应更加显著,同时在地区差异上,新农保更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的农户消费结构升级。因此,建议持续推动农村新农保政策的覆盖广度和深度,科学合理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因地制宜实施新农保政策,继续探索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并轨,最终促进农户消费结构升级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从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定义了预防性储蓄的概念,并在自适应预期和持久收入假说的框架下,估计了农户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结果表明,中国农户的长期边际消费倾向在1 997年前后存在显著差异;随后,本文又在短期动态消费函数(ECM )中引入了代表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解释变量,对长期边际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做出了具体解释。本文的结论是:1 997年以来,农村服务项目费用飞涨以及农产品生产价格持续下滑是农户预防性储蓄骤然增加、消费与收入的长期均衡关系发生转折性变化的重要原因。其中,由于教育、医疗支出关系到农户的长远利益,其价格上涨对消费的负影响远远大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带来的负效应。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林光华  
本文基于2005~2009年江苏省农户调查数据,分析了农户收入风险及预防性储蓄强度。本文发现,农业户收入风险明显高于农业兼业户、非农兼业户和非农业户。各类型农户均存在应对收入风险的预防性储蓄行为,但不同类型农户的预防性储蓄的强度不同,其中,农业户预防性储蓄约占其总储蓄的13%~20%,而其他类型农户的预防性储蓄仅占3%左右。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丽  陈超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降低未来的不确定性有助于提升居民当前的消费水平。基于公共医疗支出降低预防性储蓄的视角,本文采用我国27个省份(北京和上海除外)2003—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从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维度展开研究,验证公共医疗支出对农村居民生活消费的影响。结果表明:教育公共支出对东、西和中部农民的消费倾向没有显著影响;医疗公共支出对东部地区农村居民消费倾向有正向影响,对中部地区农民消费倾向有负向影响,而对西部农民消费倾向没有显著影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杭斌  申春兰  
本文首先讨论了用城镇居民服务项目价格指数和城镇居民家庭负担率并测度预防性储蓄动机的合理性,然后利用我国1996年~2000年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对预防性储蓄动机与居民消费及利率政策效果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分析。实证结果表明:(1)预防性储蓄动机对居民消费有显著的负效应;(2)利率下调本身对消费的刺激作用是明显的。但由于利率下调与预防性动机增强对消费的作用正好相反,前者的作用被后者抵消了;(3)制止教育、医疗等方面的乱收费、乱涨价以及增加就业或提高对困难家庭的补助,是弱化预防性储蓄动机的有效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坚  周菲  黄斯涵  
本文基于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的微观家庭面板数据,选用了一个包含预防性储蓄动机的跨期动态家庭储蓄模型来检验浙江省农户的预防性储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浙江省农户在1995—2006年的储蓄行为均具有强烈的预防性储蓄动机,但在2002年前后发生了较大的转变,预防性储蓄动机在2002年后有所减弱。2003年开始,浙江省农户保险支出的增加使农户储蓄大幅度减少,保险支出和农户储蓄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祖辉  金铃  陈志钢  喻冰心  
本文使用纵跨1986~1991年和1995~2006年两个时期的浙江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选取收入结构的急剧转变作为观察经济转型的微观视角,通过运用简约回归方法检验缓冲存货模型的推论,定量估计了农户的预防性储蓄强度。我们发现,浙江省农户不仅持有预防性储蓄以应对收入风险,而且,具有很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模拟的结果显示,对处于财富均值水平的农户而言,收入风险的标准差每增加50%,预防性储蓄占家庭净财富的比重增加75%。对全体样本农户而言,倘若完全消除收入风险,预防性储蓄消失将导致家庭净财富总和下降67%。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小鹰  
通过引入流动性约束和不确定性等因素,分析了房价波动影响居民消费的预防性储蓄效应这一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不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房价上涨通过预防性储蓄效应对居民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换言之,房价上涨通过不确定性因素和流动性约束导致居民预防性储蓄增加最终会使居民消费下降,短期内预防性储蓄效应的影响系数要小于其长期影响系数。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随淑敏  彭小兵  肖云  
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是否发挥了养老保险的"财富替代效应"和"风险分担效应",对居民家庭消费和储蓄产生影响,目前还缺乏相关研究。故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数据,从预防性储蓄视角,实证分析统筹之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对居民储蓄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城乡居保显著提高了居民储蓄率;在考虑遗漏变量、自选择等内生性问题后,结论依然稳健。进一步分析表明,一方面受消费惯性的影响,居民往往倾向于将城乡居保(预期)增加的家庭收入结余下来而转化为储蓄,导致储蓄率增加;另一方面,受不确定性因素和城乡居保"低保障"水平的交互影响,居民在面对收入波动、医疗、教育和婚姻等不确定性事件时仍倾向于增加家庭储蓄。异质性分析表明,城乡居保对低收入家庭、45岁以上的参保居民以及农村家庭储蓄率提高的促进效应更大。本研究为政策制定者评估城乡居保制度对居民消费的拉动效应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贾舒凡  
文章以2009—2020年中国各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创业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居民创业率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不确定性越高,居民创业率越低;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社会失业率显著提升,同时居民因预防性动机将增加其储蓄,最终社会创业率下降;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将恶化企业融资环境与经营环境,潜在创业者积极性受挫使社会创业活动受到显著抑制;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失业保险和社会保险可以显著地抑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创业活动的负面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邵汝军  
本文以经济外部性的视角,研究社会消费与收入水平、居民财富、保险消费的联动关系,运用VAR模型对1980-2010年间全国层面的年度时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显示社会消费与储蓄存款、国民收入、保险消费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保险消费能有效地推动社会总消费支出的增长和提升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从而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保险消费的外部性效应正日益显现。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臧旭恒  朱春燕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LC/PIH)一直是近年来研究储蓄的主要理论框架。目前这一理论正被一种称为预防性储蓄的理论(The Theory of Precautionary Saving)所修改和补充。LC/PIH模型的基本观点是为最大化其效用,家庭会在其生命周期内熨平其消费量。因此,他们在退休前以储蓄抵补将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朱春燕  臧旭恒  
生命周期—持久收入模型 (LC/PIH)一直是研究储蓄行为 (消费行为 )的主要理论框架。近年来这一理论框架正被一种称为预防性储蓄的理论所修改和补充。本文评述了预防性储蓄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并以该理论的核心———即对导致预防性储蓄的收入不确定性的测量为主线 ,阐述了该理论的主要模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还评介了一种利用风险厌恶理论测度不确定性的方法。预防性储蓄存在与否 ?大多数研究者给予了肯定答案。有争议的是其在储蓄总量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文中没有就此给出结论 ,而只是指出研究预防性储蓄的重要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乐  雷良海  
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1979-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预期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改革初期(1979-1991年),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在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8年),由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替代失业风险成为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祚炎  
根据预防性储蓄理论,预防性动机是居民储蓄增加的显著原因。但是,国内外的部分实证分析表明,预防性动机的强度并不显著。为此,在预防性储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未来支出增加的预期是导致居民储蓄提高的重要原因。为了促进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应该采取措施抑制教育、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消费价格的过快增长,同时,应该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