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583)
2023(22050)
2022(18629)
2021(17436)
2020(14276)
2019(32381)
2018(32039)
2017(60850)
2016(33169)
2015(36917)
2014(36522)
2013(36098)
2012(33399)
2011(30130)
2010(30564)
2009(28549)
2008(28120)
2007(25338)
2006(22612)
2005(20336)
作者
(95505)
(79740)
(79233)
(75068)
(50675)
(38330)
(35859)
(30930)
(30118)
(28648)
(27034)
(27013)
(25372)
(25366)
(24613)
(24354)
(23441)
(23423)
(22956)
(22810)
(19961)
(19719)
(19328)
(18439)
(17881)
(17801)
(17784)
(17698)
(16158)
(15866)
学科
(139088)
经济(138930)
(113005)
管理(101613)
(93218)
企业(93218)
方法(55531)
(52852)
数学(44499)
数学方法(43985)
业经(39879)
中国(39622)
(38415)
农业(35298)
地方(32110)
(28835)
(28801)
(25642)
财务(25565)
财务管理(25527)
理论(25321)
技术(24934)
(24215)
企业财务(24210)
贸易(24197)
(23431)
(23214)
(22930)
银行(22873)
(22004)
机构
学院(472990)
大学(469466)
(191325)
经济(187188)
管理(184916)
研究(160559)
理学(158546)
理学院(156749)
管理学(154197)
管理学院(153318)
中国(123038)
(100517)
科学(98269)
(89344)
(87062)
(80951)
研究所(73114)
中心(73074)
(72870)
业大(71840)
财经(70241)
农业(66914)
(63801)
(63636)
北京(63228)
师范(63031)
(58612)
(57967)
经济学(57013)
财经大学(51695)
基金
项目(313316)
科学(247409)
研究(232449)
基金(226409)
(196558)
国家(194739)
科学基金(167894)
社会(147781)
社会科(139669)
社会科学(139635)
(123796)
基金项目(119661)
自然(107257)
教育(105849)
自然科(104773)
自然科学(104747)
自然科学基金(102912)
(102839)
编号(95735)
资助(91598)
成果(78051)
重点(70102)
(69791)
(68667)
(66889)
课题(65919)
创新(62033)
国家社会(60630)
科研(58950)
教育部(58840)
期刊
(223531)
经济(223531)
研究(142291)
中国(97905)
(84559)
学报(73872)
管理(70960)
(70408)
科学(69644)
农业(57090)
大学(56677)
教育(55435)
学学(53399)
(46749)
金融(46749)
技术(41672)
业经(40852)
财经(34772)
经济研究(33806)
(30117)
(29981)
问题(29583)
技术经济(24067)
(23687)
图书(23461)
科技(22765)
现代(22323)
商业(21582)
世界(21203)
理论(20986)
共检索到7191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燕华  
农村区域发展已进入到决策层和公众视野并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基于欧洲区域发展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新内源性发展理论,在解释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上体现了其独有的张力。本文以上海崇明LY村为个案,从该村农业结构变迁的重要事件入手探索社会变迁的主体并把握村落发展的特征,揭示村落社会结构与村落自立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借鉴和吸收对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的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关注微观的本土资源,还需关注区域规划、政治行政环境等宏观环境,为未来农村区域发展发挥借鉴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滕燕华  
农村区域发展已进入到决策层和公众视野并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在基于欧洲区域发展经验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新内源性发展理论,在解释农村区域发展的问题上体现了其独有的张力。本文以上海崇明LY村为个案,从该村农业结构变迁的重要事件入手探索社会变迁的主体并把握村落发展的特征,揭示村落社会结构与村落自立发展的相互关系,在借鉴和吸收对于新内源性发展理论的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关注微观的本土资源,还需关注区域规划、政治行政环境等宏观环境,为未来农村区域发展发挥借鉴作用。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葆华  
通过对崇明岛的实地考察,在充分分析崇明岛农业资源特点和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崇明岛都市型农业和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设想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王适  吴永波  陈杰  丁晓叶  
以上海崇明岛生态农业园区花菜Brassica oleracea var.botrytis田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生物量法对花菜田植被碳储量、土壤呼吸及人工管理碳源进行测定,估算花菜田碳平衡情况,旨在通过对花菜田碳平衡的估算,探讨农田碳增汇减排措施。研究表明:①花菜在1个生育期内含碳率最小值为25.73%,最大值为41.61%,平均值为34.12%。②植被在成熟收割时植被碳储量为5.18 t·hm-2,土壤碳储量84.74 t·hm-2。③花菜田土壤呼吸速率在生长初期最高,然后逐渐减弱,土壤异养呼吸通量为2.38 t·hm-2。④生育期内人工碳源总排放量为1.81 t·hm-2。⑤花菜1个生育期净...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胡小猛  李浡  牛家丛  李怡  
本文以崇明岛农业旅游主要服务市场———上海都市客源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广泛的社会问卷调查,对目前该市场的入岛游客构成和游客对岛内旅游环境的评价,游客旅游动机、旅游行为和旅游偏好,游客对岛内旅游信息的掌握和对岛内旅游障碍因素的认识等进行了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主要旅游障碍因素的影响权重,对未来的入岛游客量进行了“障碍因素消除后”的预测。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孟庆渡  
实现乡村振兴必要大力发展乡村产业,村社集体是乡村产业发展的重要主体。基于陕西省和县方村的个案研究,结合新内源性发展理论,本文试图从新内源性发展视角呈现乡村产业发展的实践逻辑。研究发现,村社本位的乡村产业发展经历了“启动—探索—发展—集聚”的渐进式实践过程,具体表现为社会力量助推、能人型村干部示范、村社统筹和小农户组织化经营等实践样态。村社本位的乡村产业发展是外部环境撬动村社内生发展动力与村社内生发展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村社集体基于内外制度—社会环境的约束形成内在产业调整的驱动力。在乡村精英的带头示范下,村社集体通过制度嵌套、资源统筹和创新网络提升组织统合能力、资源整合能力和主体创新能力。村社本位的新内源性发展实现了产业聚集和关系聚合双重经济与社会效益,最终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高峰  黄健  
本文系统梳理了20世纪30年代以来上海市宝山区大场镇成人教育活动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大场镇所在区域近百年社会变迁和成人教育活动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成人教育活动一方面受社会变迁的影响不断作出适应性变化,一方面又坚守着其内生属性,即对社会需求的有力支撑和对弱势群体的持续关怀。大场镇成人教育的发展是一个由社会变迁主导的社会、教育、个体三者之间双向赋权的教育现代化过程。从中得到的启示是:地方政府应当有效整合本区域的资源禀赋,利用基于平等沟通的社区治理的文化网络,构筑超越现代性的本土化区域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的组织者和从业者应当跳出"文凭社会"的思维逻辑,通过整合办学主体、学习空间、教师资源,使公民与社区协调发展,公民与社会和谐共生。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佳   赵青华  
从党的十九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任务部署到党的二十大“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深入,乡村旅游发展在增强我国农村内生发展动力、支撑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中的作用持续深化。本文以新内源性发展理论为核心、以多元理论互构为原则构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乡村振兴的多层次理论解释框架,基于2010—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乡村旅游发展显著促进了乡村振兴,这一结论在进行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促进劳动力结构非农化、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乡村旅游发展释放乡村振兴红利的重要机制;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呈现复杂的非线性关系,存在双重门槛效应和现阶段乡村旅游发展的适度区间;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且存在异质性,区域上空间效应表现为直接效应由“西部向东部和中部递减”、溢出效应由“中部向西部和东部递减”的包容性、协调性发展,维度上表现为直接效应以“生活富裕”为核心、溢出效应以“产业兴旺”为焦点的内源性、综合性发展。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范纯增  许源  顾海英  
低碳农业园区建设是推动温室气体减排的重要手段,低碳农业园区发展决策需要绩效评估的支持。而目前关于该类园区绩效评估尚属亟待研究的新课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实地调查,在弄清了东滩低碳农业园区基本运作现状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低碳农业园区建设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然后利用东滩低碳农业园区的数据,并结合与常碳农业的比较,评估了该园区的建设绩效。结果显示:该指标体系能够很好地评估该园区的绩效水平,反映了其绩效结构。虽然该园区建设的社会效益等方面若干指标急需改善,但其经济效益、资源循环利用与环境保护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综合低碳效应非常明显,发展潜力很大。因此,低碳农业园区具有很好的推...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康涛  杨海真  郭茹  
对崇明县农业2005~2009年所排放的CO2、CH4和N2O的量进行了核算,核算结果显示2005~2009年崇明县农业温室气体总量(折算为CO2)由1 038 527t上升到1 076 993t,上升比例为3.7%。其中,CO2和CH4的排放量分别从2005年的460 178t和12 039t下降到2009年的441 705t和11 686t,下降比例分别为4.0%和2.9%,但N2O的排放量则由2005年的1 050t上升到2009年的1 258t,上升比例为19.8%。N2O排放的快速增长和其巨大的增温潜力是影响崇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变化趋势的重要因素。核算结果表明,影响崇明农业温室气体排...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金卓  孟昭名  
集中连片特困区受地理、气候、文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经济发展落后,基础条件差,致贫原因复杂。贫困人员在地区环境影响下,处于人力、物质、社会资本负向叠加的困境中,缺乏自我发展能力。对区域和贫困人员进行干预要注重内源性发展动能的培育,消除对土地的严重依赖,破解产业发展的困境,不断提高地区和贫困人员对外交流的能力与意识,破除贫困人员"等、靠、要"思想。从产业规划、政策推动和文化助力等方面入手;重视区域的经济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保证贫困人员积极参与,实现自我能力稳步提升。使贫困人员实现真脱贫,集中连片特困区实现真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唐琦  滕堂伟  曾刚  
区域发展模式的选择深受城乡关系及其理论的影响。崇明岛作为一个特殊的地域空间单元,其经济发展模式对传统城乡关系及其理论创新提出了迫切需求。文章基于低碳经济时代下城乡关系的变化与发展趋势,阐明崇明岛相对于上海市区的独特区域功能,辨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域关系本质,提出了区域功能耦合一体化基础上的崇明"高端跨越"的生态岛发展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阮俊杰  苏敬华  王卿  王敏  
利用2000、2005、2010年航空遥感影像解译的崇明岛土地利用数据,结合同期社会经济数据,研究政策驱动下的崇明岛城市生态空间变化规律。研究表明:2000~2010年,崇明岛生态空间快速增加,后五年较前五年增长幅度更大;除东滩地区外,其余乡镇的生态空间均有增长,后五年的变化幅度较前五年大;崇明岛生态空间格局趋于稳定,后五年的好转趋势优于前五年。崇明生态岛建设政策驱动下的绿色景观规划和管理是岛屿生态空间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由于政策的驱动,生态胁迫对崇明岛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有所减弱,可以看出,政府的干预和调控行为对生态空间的管理和保护具有极其重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