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21)
2023(9607)
2022(7384)
2021(6569)
2020(5282)
2019(12153)
2018(12436)
2017(24354)
2016(13388)
2015(15249)
2014(15412)
2013(14821)
2012(13024)
2011(11744)
2010(11894)
2009(10632)
2008(10337)
2007(8983)
2006(8297)
2005(7405)
作者
(38167)
(31714)
(31623)
(30211)
(20320)
(15085)
(14327)
(12414)
(12225)
(11248)
(10870)
(10869)
(10240)
(10145)
(9823)
(9811)
(9591)
(9200)
(9176)
(9175)
(7946)
(7864)
(7753)
(7263)
(7143)
(7084)
(7077)
(6962)
(6451)
(6226)
学科
(59237)
经济(59187)
管理(40005)
(33337)
(26947)
企业(26947)
方法(24231)
数学(21675)
数学方法(21164)
中国(18402)
(14977)
环境(14268)
地方(13306)
业经(12940)
(12171)
理论(10169)
农业(10128)
(10079)
(9728)
(9697)
(9553)
资源(9471)
(9152)
技术(8233)
城市(7887)
(7795)
贸易(7788)
(7539)
银行(7529)
(7511)
机构
学院(188477)
大学(186393)
(74851)
经济(73097)
管理(73080)
研究(63614)
理学(63078)
理学院(62399)
管理学(60853)
管理学院(60548)
中国(46831)
科学(40494)
(40454)
(31675)
(31660)
(29601)
研究所(28998)
中心(28707)
(28298)
业大(28035)
财经(25670)
(25469)
师范(25217)
北京(25114)
(23611)
(23342)
农业(23030)
(23017)
经济学(22933)
经济学院(20590)
基金
项目(131209)
科学(104056)
基金(94884)
研究(94088)
(83507)
国家(82920)
科学基金(71894)
社会(60231)
社会科(57213)
社会科学(57194)
(52341)
基金项目(49895)
自然(47225)
自然科(46095)
自然科学(46089)
自然科学基金(45201)
(43903)
教育(43730)
资助(38806)
编号(38022)
重点(30054)
成果(29622)
(29522)
(28009)
(27054)
课题(26855)
创新(25329)
国家社会(25164)
科研(24577)
教育部(23929)
期刊
(80564)
经济(80564)
研究(52505)
中国(37573)
学报(28592)
科学(27962)
管理(27361)
(26833)
(22968)
教育(21666)
大学(21570)
学学(20100)
农业(18392)
技术(18140)
(14540)
金融(14540)
业经(13782)
经济研究(13021)
问题(12087)
财经(12085)
资源(11459)
统计(10525)
(10522)
(10492)
图书(10053)
(9946)
(9530)
技术经济(9330)
现代(9329)
科技(8818)
共检索到273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巍  
我国新兴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中面临"资源诅咒"、主导产业低循环发展、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挑战,必须探索切实可行的低碳化转型发展之路。转型的模式类型有产业延伸模式、低碳产业拉动模式、过渡模式和综合低碳发展模式。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彭倩  
近几年,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发现了新资源,即所谓的新兴资源型城市。这些城市大多沿袭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道路。为了避免重蹈20世纪以来资源型城市的覆辙,有必要深入探讨新兴资源型城市的低碳化转型模式,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伟  
作为要素协同共生动态系统的资源型产业链,其各种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并推动产业链的形成、发展和演化。在此过程中,资源型产业链的碳排放随着产业链演进的变化而变化,知识共享与合作程度的提升促进产业链碳排放的降低。该文基于资源型产业链的特征,从产业链演进过程碳排放的特点、产业链低碳化升级动力机制和产业链低碳化升级作用机理三个维度,构建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一体化的立体分析框架,剖析了在不同的演进阶段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变化状况,指出了资源型产业链低碳化升级的动态过程特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旺锋  苏珍贞  解雯娟  
以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为基础,定量评价嘉峪关市生态安全,充分考虑资源型城市的土地利用特点以及产业结构,以土地利用规划和发展低碳经济模式为手段,提出以实现嘉峪关市生态安全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的建议措施。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鲁欢欣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碳交易市场成为中国实现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金融政策手段。本文利用30个省份2009—2019年面板数据,引入碳排放强度和能源强度变量,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实证分析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对资源型产业低碳化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碳交易市场试点政策的实施对资源型产业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有明显促进作用,这说明碳交易有利于资源型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对“双碳”目标的实现有一定促进意义。文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为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提供经验支持。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叶敏弦  
城市的低碳化转型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大趋势,本文在分析城市转型面对的国内外严峻挑战和可借鉴经验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模式、对外贸易方式、能源利用结构、市政基础设施、技术支撑体系等方面提出城市低碳化转型的路径选择,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提供建议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谦  
本文结合"资源诅咒"的传导机制以及典型城市的成功经验,重点从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视角,以黑龙江省为例,提出了资源型城市优势组合、优势延伸、优势互补、优势再造等四种经济转型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财政金融扶持政策,以期为实现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路卓铭  于蕾  沈桂龙  
资源城市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世界性难题已日趋严峻地摆在我们面前,资源城市的经济转型问题近年来也进入了国家决策视野。由于资源的"不可再生性",资源产业的发展由其储量决定,其整个存亡过程呈"生命曲线"形态,即分为五个阶段,不同阶段其转型成本、风险不同,因此,应把握最佳转型时机,以减少转型给资源型城市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何雄  张建锋  易成栋  
作者认为,经济规模的大小、区位条件的好坏、资源禀赋的富裕程度、矿区生命周期是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的关键因素,并深入分析这四个因素是如何影响资源型城镇转型模式选择。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这些因素的不同组合,总结出了八种不同的转型模式,分别适用于八种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镇的转型实践。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晨  
当前,资源型城市面临着支柱产业单一,竞争能力不强的突出矛盾。在产业转型的推动下,循环经济成为新的经济运行模式。文章阐述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原则、优势,论述了发展循环经济以实现我国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的必要性,并对发展循环经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支航  金兆怀  
不同类型的资源型城市,应根据其资源特征和发展阶段,选择不同的转型路径与模式。具体看,林业城镇应选择转向发展路径,以资源带动发展为主要模式,推动形成林业经济型城镇。石油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形成加工制造型城镇。资源枯竭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主导产业转型为主要模式,推动城市因地制宜发展。资源丰富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型城市建设。资源丰富型煤炭城市应选择转型发展路径,以培育接续产业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型城市建设。综合型资源城市应选择转向发展路径,以综合型发展为主要模式,推动综合性城市建设。独立工矿区城镇可选择转移发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锦富  卢有朋  朱小玉  
通过分析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认为"街区"是居民日常出行最为集中的场所,也是形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单元。认为应该从居民的出行需求出发,通过充分分析街区内各功能用地的可达性需求,来发现出行需求内向型的街区用地结构,并以此为指导,建设功能混合型的城市街区,使各功能用地与空间可达性最大效用耦合,从而减少通勤产生的碳排放。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欢芳  胡振华  
国际上新一轮以"低碳经济"为主题的竞争号角已经吹响,为实现我国艰巨的低碳发展目标,必须尽快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的低碳化升级。从产业结构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直接淘汰、低碳改造和低碳定位三大模式来实现升级;而从产业技术视角分析,可以通过采取"外部引进———消化吸收———蜕变"(EDT)和"内部创新———流程再造———提升"(IPP)两大模式来实现升级。同时,还需要政府宏观引导、集群低碳产业链打造和集群企业内部低碳文化塑造等全方位的努力来加以保障。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大垒  仲伟周  
资源过度开采和产业结构单一是困扰资源型城市发展的突出问题,有必要通过发展接续产业来改变这种状况。以我国32个典型资源型城市为研究对象,通过EVi ews6.0软件采用GMM估计对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产业替代模式是更适合资源型城市实现接续发展的选择模式。并从商业、金融业、废物利用和环境治理四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积极发展商业以推动第三产业繁荣,不断吸引金融投资以完善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废物重新利用水平以促进资源的二次建设,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保障和谐的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芳   李誉博  
民族地区旅游业的低碳转型对于破解欠发达地区能源环境约束下的旅游经济增长困局、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至关重要。通过构建民族地区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动力学模型,论文绘制出需求、供给、支持、中介四大子系统耦合的因果关系图和存量流量图,并运用Vensim软件以典型民族地区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对未来不同发展模式下三江县旅游业低碳化转型系统进行仿真试验。结果显示:相较于自然转型模式和高速转型模式,三江县旅游业在适度转型模式下的综合效益更好,在实现旅游业低碳转型的同时提高了政府、居民收入和旅游需求,达到更优的旅游经济增长。据此得到政策启示:民族地区受限于资金不够充裕以及缺乏对外宣传渠道,更需合理调配有限资源;采取循序渐进的发展模式,平衡好低碳转型和财政负担,是民族地区低碳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更好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