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33)
2023(11304)
2022(9293)
2021(8494)
2020(7163)
2019(16254)
2018(15901)
2017(30368)
2016(16105)
2015(18486)
2014(18344)
2013(18347)
2012(17488)
2011(16277)
2010(16340)
2009(15700)
2008(15229)
2007(13385)
2006(12247)
2005(11579)
作者
(45644)
(38396)
(38132)
(36495)
(24680)
(18094)
(17328)
(14816)
(14560)
(13447)
(13420)
(12708)
(12480)
(12462)
(12209)
(11766)
(11309)
(11125)
(11087)
(10477)
(9899)
(9158)
(9130)
(8817)
(8679)
(8646)
(8473)
(8027)
(7611)
(7420)
学科
(91157)
经济(91048)
管理(49712)
(43330)
(35555)
企业(35555)
方法(32035)
数学(28348)
数学方法(28179)
中国(24274)
(20192)
地方(19133)
(19009)
(17939)
(17595)
贸易(17584)
(17196)
业经(17047)
(15445)
金融(15443)
(14280)
银行(14273)
(14252)
(13850)
(13831)
地方经济(13219)
环境(13050)
农业(11570)
(10956)
体制(10836)
机构
大学(246697)
学院(242282)
(124286)
经济(122324)
研究(92234)
管理(89833)
理学(76230)
理学院(75393)
管理学(74558)
管理学院(74087)
中国(73206)
(57926)
(51851)
科学(47457)
(45483)
财经(45330)
经济学(41611)
(41346)
研究所(40545)
中心(39975)
经济学院(37176)
(34988)
财经大学(33825)
北京(33796)
(32864)
(31695)
(29586)
师范(29379)
业大(27702)
(26962)
基金
项目(151776)
科学(122049)
基金(115282)
研究(114533)
(99288)
国家(98557)
科学基金(84529)
社会(79619)
社会科(75889)
社会科学(75875)
基金项目(59083)
(53501)
教育(51505)
自然(49641)
自然科(48480)
自然科学(48467)
资助(48042)
自然科学基金(47689)
(46089)
编号(42609)
(36955)
成果(36694)
国家社会(35427)
重点(34740)
(34026)
(33787)
教育部(32892)
中国(32255)
人文(31274)
(31136)
期刊
(143512)
经济(143512)
研究(84925)
中国(49903)
(44428)
管理(36616)
科学(31895)
学报(30854)
(29659)
(28703)
金融(28703)
大学(25272)
经济研究(24832)
财经(24688)
学学(23912)
(21480)
教育(20070)
农业(19827)
技术(19724)
(19623)
问题(19266)
国际(19161)
业经(17959)
世界(17192)
技术经济(13572)
统计(12055)
经济问题(11471)
(11113)
现代(10869)
经济管理(10781)
共检索到3889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安方  
新兴经济强国在其崛起过程中必然面临汇率制度选择的两难困境。一方面,新兴经济强国的崛起需要一个相时稳定的汇率制度为其经济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新兴经济强国的日渐崛起和国际经济地位的提升必然会对本币产生强大的升值压力。如何处理币值稳定与化解升值压力之间的矛盾将是考验一个新兴经济强国能否顺利崛起的关键。本文认为中国作为全球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从长期来看实行浮动汇率制度是大势所趋,但在近期,由于中国国内金融体系不健全,人民币还不具备自由浮动的条件。未来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应是在继续控制资本流动的情况下,通过一些中间性的汇率制度安排,不断增强人民币汇率的灵活性,并逐渐向浮动汇率制度过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曦  朱洁瑜  
本文梳理了汇率制度选择文献的研究方法,确定了"国际经验中国应用"的分析思路,通过利用77个国家1998~2003年的数据,以LYS事实汇率分类法的数据为被解释变量,利用有序Probit模型,考虑不同的样本口径分三个阶段探讨了国际汇率制度选择的经验规律,并将中国数据应用于国际经验模型,得出中国选择各种汇率制度的概率分布。我们发现,发达和非发达国家具有不同的汇率制度选择规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了非发达国家的选择规律;以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概率接近1;而以非发达国家经验来看,中国选择固定汇率制度的概率为0.67。数量分析解释了这种表面上的矛盾。关于中外争议颇大的人民币汇率弹性问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振林,刘爱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龚六堂  
本文在考虑当前中国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持有大量美元资产,企业融资主要依靠国内银行,经济时刻面临升值压力的情况下,将Bernanke et al.(1999)模型推广到小国开放经济中,分析了这些国家最优汇率制度的选择以及决定的因素。研究发现,汇率制度的选择与持有的美元资产比例和金融加速器效应直接相关。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既可以避免浮动汇率制下升值危机使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又比固定汇率制的福利损失要小,是新兴市场经济国家最合适的汇率制度选择。最后,结合中国现阶段面临的情况,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约翰·威廉姆森  敏讷  
近两年来,人民币汇率问题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有关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是否应当重新评价,以及如何对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等问题的讨论持续升温。人民币汇率制度和汇率政策的调整是一个事关经济全局的大事。所以,有关改革措施出台之前,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术讨论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本刊与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留英中国经济学会联合召开了“汇率制度变革:国际经验与中国选择”国际研讨会。会上,来自国内外20多名专家学者就汇率理论和实践经验以及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本刊从本期开始,分别刊登这次研讨会上几位学者的演讲文章,以飨读者。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博  刘澜飚  
经济冲击是影响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因素,本文在传统国际宏观经济学框架内引入增长账户,通过增加对供给方面的考察补充和完善了传统国际宏观经济学关于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建立起一个解释人民币汇率制度选择的新框架,认为如果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是来自实体经济部门的实际冲击,则人民币汇率制度应该把握好时机加快改革,向更富有灵活性的浮动汇率制度演进;如果经济面临的主要冲击来自于货币部门,则应该继续维持钉住"一篮子"参考货币(或美元)的有弹性的盯住汇率制度。基于结构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演进的实证研究表明,与在工业化国家发现的名义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波动具有较好解释力的情况相反,相对实际需求冲击和供...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刘程  佟家栋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基于金融环境约束的开放经济体跨期模型,对不同汇率制度面临不同名义冲击下的经济绩效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由于浮动汇率对于宏观经济的冲击吸收能力依赖于该国金融环境的发展条件,因此新兴市场的汇率制度退出和转轨决策应当着眼于克服金融约束的关键性门槛。本文的跨国经验分析也进一步证实了模型的结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刘万锋  
本文利用23个新兴市场经济国家20年间的面板数据,对汇率制度和通货膨胀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汇率改革实践进行了考察。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汇率波动的幅度越大则通胀率均值越大,2005年实行管理浮动以来我国通胀率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我国应该限制人民币升值幅度,发挥汇率的"名义驻锚"的作用,以此遏制通胀的进一步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邓立立  
新兴市场经济体是受经济和金融全球化影响最为突出的一个群体。在汇率制度选择上,该群体的汇率制度调整频繁,表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但是由于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情况复杂多样,该群体未来的汇率制度选择仍将以“中间汇率制度”为主。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的经验可以为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提供参考,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应该是一个渐进的、逐渐增加弹性的过程,从现有制度的退出也应该主动、有序。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汪玲  王伟  
国家风险是汇率制度选择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界定国家风险的广义内涵,将其细分为货币、银行部门、主权债务、经济结构和政策风险五类,通过梳理不同细分风险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机制,利用EIU国家风险模型,选取92个经济体1997—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了国家风险因素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五类细分风险中,货币、银行部门、主权债务和政策风险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较大,经济结构风险仅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汇率制度选择有重要影响。该实证结果在替换汇率制度选择指标和工具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均成立。此外,本文还通过区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后子样本、剔除发达国家及欧元区样本进行异质性分析,探讨在不同子样本中部分细分国家风险对汇率制度选择产生异质性影响的可能原因。基于银行部门、政策风险是制约人民币迈向自由浮动货币的重要影响因素的结论,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周姝彤  
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汇率制度呈现各国自主选择的市场化趋势,三元悖论对于一国汇率制度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基于74个国家1980~2020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基于三元悖论分析的国际汇率制度选择因素,研究表明:资本开放和货币政策独立性对于汇率稳定性有负向作用,各国进行汇率制度选择时,三元悖论仍然是可信的指导原则。贸易开放度越高、国内金融发展程度越低,一国越倾向于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与一国汇率稳定性选择呈现倒U型关系,即仅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一国才会采用更加浮动的汇率制度。外汇储备规模越高,央行维持汇率稳定的能力越强,一国汇率稳定性越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丁志杰  李庆  
一、引言中等收入陷阱是世界发展中涉及国际不平等的重要问题。世界银行从1987年开始根据人均国民收入(GNI)指标,将世界各国分为低收入、中等收入(又细分为中低收入、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并每年动态调整门槛标准(见图1)。2007年世界银行提出中等收入陷阱概念,用于描述很多国家跨越中等收入阶段时间过长或一直停留在中等收入阶段的现象。中等收入国家只有经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孟楠  陈欣铭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济结构、经济冲击和政治偏好等因素在新兴市场国家汇率制度选择过程中所起到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经济结构和政治偏好对的汇率制度选择影响显著,而经济冲击的影响则相对不明显。这些特点与理论分析中对"短视决策者"的描述相符。借鉴新兴市场国家的历史经验并结合我国当前实际情况,人民币汇率制度应继续保持适度弹性,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政治环境的变化而适时做出调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汪茂昌  
本文通过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型市场经济国家的汇率制度转型的研究,认为:自愿转型的在转型前通常宏观经济情况良好,具有平稳的GDP增长、良好的国际收支、充足的外汇储备以及较强的金融监管能力等;危机推动转型的在转型前往往宏观经济情况恶化,GDP增长放缓、国际收支巨额赤字、外汇储备大幅减少以及较差的金融监管能力。自愿转型对经济没有负面影响,而危机推动的转型会对经济产生较大的负面冲击。最后总结了对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值得借鉴的经验。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管涛  谢月兰  
由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成功转型需要相关领域的配套政策。本文在对汇率制度转型的相关文献和成功国家案例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实现汇率制度成功转型所需要的主要配套政策。一是要加快货币政策转型,按照对内平衡优先原则确立货币政策目标;二是要构建跨境资本流动管理的宏观审慎安排,更好地维护国家金融安全;三是要加快外汇市场等金融市场建设,增强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四是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改革,为汇率平稳运行提供长期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