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81)
- 2023(13420)
- 2022(11140)
- 2021(10151)
- 2020(8497)
- 2019(19038)
- 2018(18730)
- 2017(35829)
- 2016(18478)
- 2015(20851)
- 2014(20832)
- 2013(20088)
- 2012(18462)
- 2011(16600)
- 2010(16520)
- 2009(15416)
- 2008(13646)
- 2007(11456)
- 2006(9887)
- 2005(8559)
- 学科
- 济(95927)
- 经济(95836)
- 管理(53336)
- 业(46445)
- 企(38425)
- 企业(38425)
- 方法(38415)
- 数学(33827)
- 数学方法(33438)
- 贸(23123)
- 贸易(23113)
- 易(22420)
- 地方(21587)
- 中国(20690)
- 农(19792)
- 财(19163)
- 业经(17971)
- 学(16574)
- 制(14207)
- 地方经济(13664)
- 融(13336)
- 金融(13329)
- 理论(12957)
- 农业(12852)
- 环境(12842)
- 体(12231)
- 银(11866)
- 和(11852)
- 银行(11850)
- 务(11632)
- 机构
- 学院(263422)
- 大学(262448)
- 济(123637)
- 经济(121549)
- 管理(102266)
- 理学(88985)
- 研究(88968)
- 理学院(88125)
- 管理学(86582)
- 管理学院(86100)
- 中国(65724)
- 京(52661)
- 财(52592)
- 科学(49571)
- 财经(42967)
- 所(42074)
- 中心(41046)
- 经济学(39802)
- 经(39209)
- 研究所(38233)
- 江(37386)
- 农(37372)
- 经济学院(35828)
- 业大(35802)
- 院(33129)
- 范(32670)
- 师范(32328)
- 北京(32113)
- 财经大学(32086)
- 农业(29246)
- 基金
- 项目(182287)
- 科学(145316)
- 研究(135197)
- 基金(134955)
- 家(116823)
- 国家(115944)
- 科学基金(100784)
- 社会(89612)
- 社会科(85194)
- 社会科学(85179)
- 基金项目(70657)
- 省(69952)
- 自然(62993)
- 教育(62043)
- 自然科(61597)
- 自然科学(61581)
- 自然科学基金(60457)
- 划(58453)
- 资助(54768)
- 编号(53201)
- 成果(41824)
- 部(41347)
- 重点(41005)
- 发(40129)
- 国家社会(38561)
- 创(38385)
- 教育部(36426)
- 课题(36271)
- 创新(36021)
- 人文(35527)
- 期刊
- 济(132745)
- 经济(132745)
- 研究(77788)
- 中国(45425)
- 财(40146)
- 管理(38658)
- 学报(36556)
- 科学(33992)
- 农(32859)
- 大学(29518)
- 学学(28221)
- 技术(24883)
- 经济研究(23909)
- 教育(23378)
- 农业(22695)
- 融(22061)
- 金融(22061)
- 财经(21705)
- 业经(20130)
- 经(18933)
- 贸(18753)
- 问题(18092)
- 国际(16606)
- 统计(14120)
- 技术经济(14070)
- 世界(13542)
- 商业(12640)
- 策(12554)
- 业(11619)
- 决策(11228)
共检索到3847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王孝松 谢申祥
文章通过考察新兴经济体各类商品在世界的进口地位、进口来源以及各经济体进口结构的变化,探究新兴经济体能否在日后担当起维护世界市场、促进全球贸易格局平衡的重任。从1990年到2007年,新兴经济体进口占世界总进口的份额持续攀升,已经成为世界贸易体系中不可忽视的产品销售市场,这些经济体的进口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发展制造业并进行出口驱动的。新兴经济体进口最终产品占世界总进口的份额发生了较大幅度的上升,然而该份额仍然较小,新兴经济体的最终产品市场,特别是消费品市场仍有待开发。因此,在突如其来的经济危机降临之际,这些经济体在短期内尚无法担当起拯救危机的重任,但发达国家通过种种努力可以在未来进一步开拓新兴经济体...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进口 经济危机 贸易格局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孔祥智 钟真 毛学峰
经济危机通过制造资金流动不畅、消费需求下降、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人民币升值等不利因素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带来了显著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农产品进口迅速上升,出口不断受阻,贸易逆差逐步扩大。这不仅对国内农产品市场带来了较大冲击,还导致了优势农产品效益的大幅下降。经测算,从2007年4月~2009年7月,中国农产品进口和出口因金融危机的影响而分别增加了133.6亿美元和减少了86.45亿美元,同期中国农民的收入也下降了6.76%~14.48%。因此,政府和企业应进一步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中国农业所面临的挑战。
关键词:
经济危机 农产品贸易 ARIMA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田苗
首先定性地分析了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我国出口贸易十多年的走势,探究不同时期两者之间的变化是否趋同;然后选取美国、欧元区的国内GDP和商品相对价格指标,建立这两个因素对我国的出口贸易的影响程度的计量方程;随后,建立两个不同的VAR模型,第一个模型考察我国出口贸易和美、欧实体经济间的长期协整关系,运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外部冲击的滞后效应;针对当前金融危机造成货币紧缩,各国均采取一系列的刺激经济恢复的手段,在第二个VAR模型中,选取了较为代表性的外部因素——欧美的信贷政策和居民消费,以及作为国际资本流动因素的我国FDI,并运用脉冲响应函数考察这些政策因素对我国出口贸易产生的长期影响。最后根据实证结论提...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伞锋 张晓兰
安倍经济学虽然在短期内收到明显成效,使日本经济走上了较快复苏的道路,但其最终能否帮助日本经济摆脱困境、完成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还有待实践检验。从安倍经济学自身看,政策内在冲突和实施过程中的困境同时存在,其最终成效可能大打折扣。受未来财政政策紧缩效应、国内有效需求不足、规制改革推行阻力重重,以及全球量化宽松政策环境变化和外部市场空间受限等因素影响,日本中期经济增长前景并不乐观,安倍经济学拯救日本经济的使命似难完成。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叶辅靖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当局采取了一系列超常规的措施拯救金融市场,阻止经济下滑,并对金融变革规划了初步蓝图。这些措施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奇效,美国经济低迷状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仍有反复濒临衰退的可能。但长期效果不应低估。不应夸大危机对美国经济地位的冲击力,美国金融及金融监管存在严重漏洞,但不是不治之症。不应全盘否定美国金融的发展路径和监管制度。美国陷入日本式的长期低谷的可能性也不大。
关键词:
美国 金融危机 经济走势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卫锋
针对危机之前各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各国间贸易和金融联系是否与危机严重程度存在系统相关性这一问题,文章共收集了全球主要87个国家与地区2003~2009年相关指标的数据,使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于危机之前人均收入水平更高、信贷市场扩张更快、经常项目赤字更大和贸易开放度更高的国家,经济危机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在跨国传染因素中发现贸易联系的传染效应要比金融市场联系的传染效应更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吴卫锋
针对危机之前各国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以及各国间贸易和金融联系是否与危机严重程度存在系统相关性这一问题,文章共收集了全球主要87个国家与地区2003~2009年相关指标的数据,使用多指标多因素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对于危机之前人均收入水平更高、信贷市场扩张更快、经常项目赤字更大和贸易开放度更高的国家,经济危机的程度也更为严重,在跨国传染因素中发现贸易联系的传染效应要比金融市场联系的传染效应更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韩剑
本文对克鲁格曼教授提出的"人民币汇率操纵论"提出了质疑。通过理论和事实分析了该观点背后的四个关键命题,证明了这些命题在逻辑上具有一定的内在缺陷。克鲁格曼的"人民币汇率操纵论"从根本上体现了凯恩斯主义"新重商主义"和"有效需求不足"的基本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阶级局限性和历史局限性。"一味强迫人民币升值"和"美国实施关税保护"的政策主张不但对美国经济无益,而且还会引起全球通货膨胀,加剧金融动荡,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巨大伤害。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贸易顺差 克鲁格曼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汤学兵 韩晓丹
选取2000-2010年我国进出口的月度数据,运用多参数平滑方法,分析了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定量分析显示全球经济危机使我国2009年和2010年对外出口规模减少额超过10000亿美元,进口规模减少额超过6000亿美元,影响十分巨大,危机开始时对一般贸易的影响超过对进出口的整体影响。随着我国政府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渐显现,世界经济逐步回暖,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进出口的影响逐渐减少。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危机使得我国对欧盟进出口的影响超过了对美国进出口的影响;对欧美地区出口的影响超过进口的影响;对我国不同地区进出口的影响是从东到西影响强度逐步减弱,对外开放程度越高的地区...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卢万青
当前研究认为我国贸易顺差来源于国内实际因素,至于是何种实际因素却存在分歧。本文建立的贸易收支决定模型认为,本国供给相对上升,本国需求相对下降,本国供给相对于本国需求过剩,是我国贸易顺差形成的根本原因。根据模型还可知,全球经济危机虽然导致我国进出口大幅下降,但对我国贸易顺差的作用相对较小;人民币升值对本国相对需求影响较小,但是对本国相对供给影响较大,如果人民币大幅度升值,我国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则会丧失比较优势,我国贸易顺差因此而出现拐点。
关键词:
贸易顺差 人民币汇率 比较优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攸频 万志宏
根据跨期均衡分析方法,经常账户是否具有平稳性,为全球经济失衡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提供了一种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20个具有代表性的经济体的经常账户作为样本,在IPS检验和MW检验的基础上,采用递归式面板单位根检验,来验证经济账户的平稳性及这种平稳性的稳健性。结果发现,2007年经常账户的平稳性出现突变,这意味着全球经济失衡呈现出不可持续的状态,从而为次贷危机和金融危机的爆发寻求了一种合理的解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立法
在当今由美国引起的国际经济危机下,发生了新的贸易保护主义。该文在分析了各国在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后,以多边贸易体制是一个"全球公共物品"为视角展开讨论。认为经济危机和贸易保护主义有着必然的联系。"基本凯恩斯主义理论框架讨论的是一个封闭的经济社会",所以各国在应对危机的经济政策具有封闭性、内在性的特征,应对政策的实质是以拯救本国经济为己任,这是贸易保护主义产生的内因;"搭便车"和"囚徒困境"是贸易保护主义的表征。但保护主义毕竟是短视行为,自由贸易依然是世界经济贸易的主流。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晨烨 王军霞
在全球性经济危机的巨大冲击下,我国的众多中小企业和农民工陷入困境。本文试图以对国家层面上的信息整合和知识管理为视角,探讨减少经济危机对我国带来的损失的对策,从理论上分析应对此次危机的可能途径,最终提出支持和辅助企业与劳动者尽快顺利度过难关的管理对策和政策建议。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源源 吕祥勍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新欧洲国家先后经历了经济私有化改革和加入欧盟的对外开放进程。在这一过程中,该地区大量引入外资以弥补资金缺口,从而形成了"高外资、高出口、高举债"的发展模式。但由于该模式存在外资外贸依赖过度、产业集中度过高以及银行控制权丧失等风险隐患,在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的冲击下,这一地区经济大幅下滑,逐渐演变成为新欧洲经济危机。鉴于此,文章从FDI角度出发,回顾了新欧洲国家开放历程,并在分析其对外开放模式固有弊端的基础上,提出新兴经济体在开放过程中,要立足长远,参与全球战略性分工;以我为主,发挥国家的主导调控作用;内外兼修,注重培育民族产业的竞争力;趋利避害,合理选择开放的领域和步...
关键词:
新欧洲 经济危机 FDI 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崔日明 张玉兰
近年来,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增长,而发达国家在遭受金融危机重创后缓慢发展,这种现象不由得引发学者们思考在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与重塑过程中新兴经济体的竞争力能否赶超发达国家。本文基于增加值全新视角下研究新兴经济体贸易竞争力,从外在表现和内在实质构建了五个指数,使用UIBE GVC Index数据库(WIOD子数据库)的增加值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贸易盈余和全球价值链参与度方面,新兴经济体贸易竞争力强于发达国家;新兴经济体产业优势主要集中于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资本密集型制造业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份额和全球价值链位置方面,新兴经济体贸易竞争力较发达国家弱。总之,目前新兴经济体参与全球化程度高,但由于参与产业总体技术含量低,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占有市场份额低,与发达经济体相比尚有较大差距。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增加值 贸易竞争力 评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