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60)
- 2023(6672)
- 2022(5636)
- 2021(5104)
- 2020(4046)
- 2019(9180)
- 2018(9476)
- 2017(16970)
- 2016(9374)
- 2015(10433)
- 2014(10797)
- 2013(10202)
- 2012(9680)
- 2011(9228)
- 2010(9491)
- 2009(8906)
- 2008(8572)
- 2007(7648)
- 2006(7413)
- 2005(6931)
- 学科
- 济(59072)
- 经济(59013)
- 管理(23047)
- 地方(17238)
- 业(16665)
- 方法(13748)
- 企(13720)
- 企业(13720)
- 中国(13638)
- 地方经济(12560)
- 学(11963)
- 数学(11908)
- 数学方法(11829)
- 制(11555)
- 业经(10774)
- 体(10611)
- 农(10088)
- 财(8905)
- 融(8782)
- 金融(8775)
- 银(7817)
- 银行(7804)
- 行(7660)
- 理论(7461)
- 体制(7166)
- 经济学(7024)
- 环境(6863)
- 发(6845)
- 农业(6468)
- 和(6455)
- 机构
- 学院(135585)
- 大学(135298)
- 济(65490)
- 经济(64142)
- 研究(56858)
- 管理(44721)
- 中国(42331)
- 理学(36693)
- 理学院(36178)
- 管理学(35563)
- 管理学院(35290)
- 科学(32053)
- 财(30460)
- 京(29782)
- 所(29539)
- 研究所(26446)
- 中心(24003)
- 财经(22545)
- 江(22495)
- 农(22065)
- 经济学(21237)
- 院(20362)
- 经(20269)
- 范(19553)
- 北京(19468)
- 师范(19352)
- 经济学院(18538)
- 业大(17258)
- 省(17208)
- 州(17089)
- 基金
- 项目(81435)
- 科学(63347)
- 研究(62115)
- 基金(57034)
- 家(49900)
- 国家(49486)
- 科学基金(41025)
- 社会(40088)
- 社会科(37888)
- 社会科学(37878)
- 省(32235)
- 基金项目(29089)
- 教育(28589)
- 划(26694)
- 编号(24897)
- 自然(23614)
- 资助(23118)
- 自然科(22996)
- 自然科学(22987)
- 自然科学基金(22541)
- 成果(21889)
- 发(19635)
- 课题(19274)
- 重点(19133)
- 部(17712)
- 国家社会(17038)
- 发展(16444)
- 创(16249)
- 性(16231)
- 展(16228)
共检索到233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洪钟 杨攻研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对于全球经济而言意义重大,它将带来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其强大的贸易实力将促进全球经济引擎的多元化,不断提升的金融实力将推进国际货币与金融体系的巨大变革。然而新兴经济体崛起的过程将具有长期性和曲折性:其经济未来的可持续增长能力和国内金融市场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这一过程的羁绊,需要政府努力提高本国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发国内需求,同时推行金融改革,提高效率;积极参与全球治理的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建立适应全球经济新格局的治理方式,减少未来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发达国家 世界经济格局 变革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宇燕 田丰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的相对快速发展备受瞩目。20国集团中的11个发展中国家(阿根廷、巴西、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和土耳其)可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即:E11),其总体经济规模在国际贸易、国际资本流动和重点产品产出等方面具有世界性影响力。过去一年多来E11相对较快地摆脱了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为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复苏作出了重要贡献。展望未来,E11的增长前景将取决于自身政策的调整、国内外资源的供给、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贸易保护主义的状况以及发达经济体的发展等诸多因素。积极推动E11内部的合作将有助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互利共赢。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志乐
一九九三:东亚的崛起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王志乐(外经贸部国际经济合作研究所副研究员)1993年,东亚(传统的西方地理学把日本、朝鲜半岛和中国以及蒙古称做东亚、本文所指东亚包括东北亚(日本、朝鲜半岛、蒙古和中国)以及东南亚。--作者注)经济依然高速发展...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詹姆士·波顿
二战即将结束时,为了建立一个良好的多边贸易和金融体系,IMF诞生了。60年来,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IMF的成员国也扩展到了184个,其职能和工作也相应地有了发展。但是,IMF变革的能力囿于其自身的章程和权力,且受到习惯的阻碍。这不可避免地导致理想和现实之间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该文原刊登于《金融与发展》2004年第9期,有删节。
关键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改革 份额 世界经济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庄起善 田素华 王健
自工业化萌发以来,英、美、德、日等发达国家曾经独领风骚,而今群起的"新兴经济体"已崭露头角。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后,新兴经济体已成为牵引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力量,世界经济格局也因此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西方发达国家正不得不重视新兴经济体的发展与壮大,新兴经济体发展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关注。本文记录了2010年8月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召开的"世界经济中的新兴市场经济"学术研讨会上国内专家学者在这个问题上的主要观点。
关键词:
新兴市场经济发展 世界经济复苏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丁 刘玉立 胡浩 葛岳静
经济地理学作为地理学的重要分支学科之一,其研究思潮和研究视角都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在现有的研究中,经济地理学明显忽视了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国家行为体以及政治因素对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探讨。首先以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为出发点,从探讨国家作为世界经济系统中的行为体为切入点,指出国家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真实的行为体,是有意愿、信念、意图等人的性质的。由此,国家跟人一样具有四种不同的身份以及相应的国家利益。身份包含了利益的成分,是利益的先决条件,国家通过确立身份才能确立利益的范围和数量。然后,本文以战后日本的崛起为例,实证研究了国家层面的政治与经济互动下的世界经济地理格局形成的机理。研究结果有利于促进和深化学科交叉以及经济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对指导我国崛起以及处理与世界大国、周边国家关系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淑兰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暴露无疑。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会成为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要力量。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严重不匹配,这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压力的来源之一。本文先概括了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几个特征,着重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表达了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诉求。最后本文提出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国际货币体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亨利·基辛格
我非常荣幸来到北京出席第二届全球智库峰会,见到如此多的朋友和同事。2009年的时候,我有幸在首届全球智库峰会上发言。再次来到这里见到老朋友,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我们意识到世界形势是非常严峻的,面临的诸多挑战具有复杂性,要求我们具备创造性地思考世界发展方向的责任感。在讨论未来挑战之前,让我们先来看看历史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程极明
21世纪已经过去6个年头,世界经济的格局发生了新的显著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以金砖四国(BRICs)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经济有了较快和稳定的增长,经济实力有了增强,从而改变了发达国家经济和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力量对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西鹏
随着商贸流通方式的不断变革,世界经济集团化成为当今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流。为此,本文针对商贸流通方式变革下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新格局及未来展望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对当前商贸流通方式变革的内涵与内容进行充分分析,从五项变革中得出对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趋势的影响。其次,阐述世界经济集团化均衡性发展的演变历程,从不同层次视角下了解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新格局的开展,并制定促使均衡性发展的有效策略。最后,采用因子分析方法构建世界经济集团化均衡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预测出世界经济集团化发展的稳定性。
关键词:
流通方式变革 世界经济 集团化 均衡性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沈铭辉 葛伟
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出现群体性崛起,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0%。但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下滑,表明新兴经济体还未能与发达经济体实现"脱钩",新兴经济体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去杠杆化 结构性改革 脱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臧旭恒 李扬 贺洋
本文通过探讨世界近代经济史上两次典型的经济增长中心转移过程所呈现的显著特点,结合近年中国经济崛起的标志性事实,从经济的整体实力、在国际商品市场的地位、对外资的吸引力、人民币国际化和全球经济增长格局变化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并带动了世界经济版图的变化。提出当前世界经济正在形成但尚未完成第三次经济增长中心的大迁徙,预期世界经济将逐步转向双元驱动和多元格局,中国将对亚洲和世界经济发挥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田春生 郝宇彪
本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以其强劲的经济增长,日益成为世界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经济群体。其中,"金砖四国"的成长具有影响力和代表性。文章阐述了新兴经济的发展历程,提出其经济崛起的标志、因素与差异,从出口导向、资源禀赋和城市化进程等方面进行比较,指出虽然新兴经济体的成长面临诸多困难,但它与发达经济体共同主宰世界经济将成基本趋势。
关键词:
新兴经济体 崛起 差异比较 经济增长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勋 方晋
首先界定了新兴经济体的概念,描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兴经济体增长的特征事实,并对其增长的可持续性进行了经验分析。研究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新兴经济体的增长表现出明显的赶超特征,全要素生产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反映了新兴经济体增长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王金存
经济体制的不断调整和改革,是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把改革经济体制视为保持和发挥其经济制度的功能和生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从世界范围来考察经济体制改革与经济制度的功能和生机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深化我国的经济改革,更加充分地发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具有突出的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