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31)
2023(7729)
2022(6555)
2021(5748)
2020(4859)
2019(10864)
2018(10648)
2017(20286)
2016(11022)
2015(12547)
2014(12958)
2013(12822)
2012(12240)
2011(11648)
2010(11824)
2009(11099)
2008(10634)
2007(9688)
2006(8799)
2005(8254)
作者
(33165)
(27655)
(27590)
(26355)
(17840)
(12905)
(12755)
(10793)
(10388)
(9941)
(9542)
(9169)
(9083)
(9012)
(8860)
(8552)
(8170)
(8105)
(7814)
(7711)
(7269)
(6758)
(6735)
(6671)
(6424)
(6108)
(6049)
(5962)
(5665)
(5541)
学科
(67005)
经济(66936)
管理(30127)
(25266)
(20644)
企业(20644)
方法(20058)
地方(17632)
数学(16831)
数学方法(16696)
中国(15985)
(13749)
地方经济(12642)
(12281)
业经(11723)
(11680)
金融(11672)
(11658)
(11039)
(9807)
银行(9792)
理论(9729)
(9561)
(9519)
(9313)
(8532)
贸易(8529)
(8183)
农业(8072)
环境(7973)
机构
大学(168890)
学院(166491)
(80231)
经济(78601)
研究(64688)
管理(59078)
中国(49741)
理学(49545)
理学院(48933)
管理学(48162)
管理学院(47834)
(36478)
(36354)
科学(35662)
(33106)
研究所(29680)
财经(28193)
中心(28014)
经济学(26154)
(25657)
(25562)
(24518)
北京(23612)
经济学院(23167)
(22934)
(22496)
师范(22259)
财经大学(20787)
业大(20471)
(20163)
基金
项目(101758)
科学(79609)
研究(76739)
基金(73581)
(63498)
国家(62974)
科学基金(53004)
社会(50291)
社会科(47632)
社会科学(47620)
(38285)
基金项目(37836)
教育(34760)
(32385)
自然(31257)
资助(30600)
编号(30587)
自然科(30493)
自然科学(30482)
自然科学基金(29922)
成果(26958)
(23357)
重点(23141)
(22932)
课题(22021)
国家社会(21392)
(20389)
(20099)
教育部(20026)
大学(19349)
期刊
(99471)
经济(99471)
研究(57102)
中国(36065)
(27718)
学报(24550)
管理(24365)
(22099)
科学(22057)
大学(18879)
(18848)
金融(18848)
教育(18119)
学学(17379)
经济研究(17151)
技术(15212)
财经(15086)
农业(14666)
(13227)
问题(12670)
业经(12664)
国际(11825)
(11423)
世界(9892)
技术经济(9451)
图书(9386)
统计(8901)
经济问题(7794)
商业(7642)
(7620)
共检索到274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谭小芬  李兴申  
随着全球金融一体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国际资本流动对各国经济的影响不断增强。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如何最小化国际资本流动所带来的负面冲击越来越受到新兴经济体的关注。文章系统梳理了近年来关于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与趋势、驱动因素、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及相关应对措施等方面的文献,认为今后新兴经济体应综合使用资本流动管理工具和宏观审慎政策应对国际资本流动,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国际政策协调。未来应从全球金融网络、微观数据使用等方面加强对国际资本流动的研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冯艳红  王忠福  
资本管制有效性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其从降低资本流入总量、改变资本流入结构、减小汇率波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进行研究。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磊  魏龙  
从产业间分工到产品内分工,国际分工不断深入,全球价值链升级的概念应运而生。新兴经济体较快完成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后,在功能升级和链条升级阶段受阻。本文以文献综述的方式,站在新兴经济体的角度探讨升级受阻的影响、原因与对策,是对过往全球价值链研究着重总结发达国家治理经验的补充,也是对"穷国"如何提升分工收益、分工地位这一命题的拓展。梳理已有文献后,本文认为低端锁定和挤出效应是价值链升级受阻的主要影响结果;治理能力缺乏和升级"含金量"低阻碍新兴经济体价值升级;国家价值链与区域价值链等升级路径是新兴经济体升级受阻后的备选方案。最后本文在研究视角、模型、内容和产业四个层面提出可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冯艳红  王忠福  
资本管制有效性问题一直是各国政府和各领域学者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对其从降低资本流入总量、改变资本流入结构、减小汇率波动和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就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并作出简要评价。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杨农  
随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逐步退出,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经济基本面脆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难逃全球资本流动逆转带来的厄运。相对于其他新兴市场经济体,中国的情况比较特殊,短期爆发危机的可能性不大,但是经济增长放缓不可避免。面对经济增长放缓和国内国际因素导致的高利率,中国的货币政策要协调好与美国货币政策的同步性问题。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王永中  
20世纪以来,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出现了逆转,由先前的从富国向穷国的顺流,转变为由穷国向富国的逆流。国际资本逆流与标准经济理论的预测完全相悖。本文对关于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的理论假说和经验研究作了一个系统的文献综述。首先,建立一个简明的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分析导致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的潜在因素。其次,从发展中国家在人力资本、制度完善、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和外资利用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和亚洲金融危机的消极影响等角度,对国际资本流动悖论的理论假说进行深入阐述和系统分析。最后,作评论性总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课题组  杨海珍  
全球资本流动净额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呈现颓势之后,于2010年展现复苏态势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谭小芬  贾思源  
本文从新兴经济体货币错配的成因、测度、影响和防范方面进行了文献梳理,并跟踪了研究的最新进展。货币错配来源于国际金融市场流动性充裕、发达国家货币的国际主导地位和国内银行、企业的套利交易。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不仅会冲击实体经济,进而影响货币稳定和金融稳定,还会放大发达国家货币政策调整带来的溢出效应。缓解货币错配问题,新兴经济体应当积累外汇储备、发展本币债券市场、适度进行外汇干预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璐  
在学术研究中,经济体制改革与会计制度建设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从学科门类来看,前者属于经济学研究范畴,后者属于管理学研究范畴,学者们较少把两者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对于两者间的互动研究则更少。著名会计学家杨时展教授(1998)曾指出,"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会计的发展;而会计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经济的发展。没有一个经济发达的国家,而会计不发达的;也没有一个会计不发达的国家,而经济发达的。"近年来,学科间的交叉已成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宪磊  
2012年1月14日,在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经济年会(2011~2012)上,与会专家围绕"聚焦国际经济热点"议题展开分析讨论,认为当前受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充满了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为谋求经济发展,欧盟正着手体制结构改革,应对债务危机;美国在调整国际贸易战略,资金回流实体经济,经济出现好转;但与此同时,资金外流加大了新兴经济体风险。对此,我国应积极开拓市场,加大产业升级力度,加强国际和地区合作,推进国际货币体系改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锦慧  蓝发钦  
经济理论认为,资本账户开放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提供更多的避险机会,有助于推动经济发展。但各国在实施资本账户开放政策后所带来的效果却大相径庭,国际上对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的认识历经“华盛顿共识”到“华盛顿分歧”再到“华盛顿新的共识”的反复争论,涌现了大量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研究成果的分析,找出其中的成功与不足,可为我国资本账户开放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王晶晶  徐长生  
当前国际资本无序流动是新兴经济体和全球经济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资本流入新兴经济体的扩张和收缩周期明显缩短,证券投资资金占比明显提高,对新兴经济体的顺周期性明显增强。本文认为,影响资本流向的因素主要可分为结构性因素、周期性因素和扰动因素。从长期看,结构性因素将导致国际资本持续流入新兴经济体,并且其作用将不断强化;从中期看,周期性因素仍将决定资本流向,但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对资本流动将产生不对称效果;从短期看,扰动因素对资本流向的影响还将存在,但作用相对有限。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张明  肖立晟  
本文研究了过去10余年52个经济体面临各类资本流动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对新兴市场经济体而言,本国经济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而全球风险偏好与美国经济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对发达经济体而言,本币汇率变动率是最重要的拉动因素,而美国经济增长率是最重要的推动因素。在市场平静时期,本币汇率变动率与经济增长率是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的重要驱动因素,但这些因素在市场动荡时期不再显著;在市场动荡时期,利差与经济增长率对发达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的影响转而变得显著。基于面板VAR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VIX风险指数和利率水平的变化对新兴市场经济体短期资本流动的解释能力较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赵新泉  刘文革  
本文运用59个经济体1994—2011年的跨国面板数据,采用静态面板模型、动态面板模型和TobiT模型探讨了金融发展对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金融发展是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总体而言,金融发展能显著促进一国外商直接投资(FDi)和金融资本的流入。进一步地分析表明,金融发展对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资本流动的影响存在差异。尽管金融发展均能促进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FDi的净流入,但对发达经济体的影响大于新兴市场。金融发展水平提高有利于组合股权投资和私人资本流向发达经济体,但新兴市场不完善的金融体系对股权投资和私人资本缺乏吸引力。因此,对广大新兴市场而言,为吸引资本流入以助推经济增长,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沙文兵  刘敏  
对国外学者关于货币国际化经济效应研究的系统梳理表明,货币国际化的福利效应主要表现为国际铸币税收入效应、金融市场改善效应、交易成本节约效应、贸易条件改善效应、国际收支赤字融资效应、本币升值效应以及收入分配效应等;货币国际化在给国际货币发行国带来政策灵活性的同时,也会给其带来政策的国际约束。同时,货币国际化的政策效应与汇率制度、出口企业定价行为等因素密切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