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92)
2023(7302)
2022(6135)
2021(5530)
2020(4561)
2019(10525)
2018(10828)
2017(20073)
2016(11091)
2015(12493)
2014(12929)
2013(12518)
2012(11878)
2011(11339)
2010(11563)
2009(10860)
2008(10499)
2007(9287)
2006(8747)
2005(8250)
作者
(32113)
(26972)
(26719)
(25854)
(17353)
(12605)
(12308)
(10395)
(10287)
(9639)
(9419)
(8958)
(8944)
(8943)
(8787)
(8337)
(7875)
(7867)
(7758)
(7323)
(7293)
(6621)
(6530)
(6418)
(6209)
(6055)
(6034)
(5718)
(5494)
(5356)
学科
(66604)
经济(66539)
管理(26151)
(19571)
方法(19283)
地方(17509)
数学(16850)
数学方法(16747)
(16558)
企业(16558)
中国(14862)
(12880)
地方经济(12526)
(12200)
业经(11823)
(11739)
金融(11732)
(11264)
(10705)
(10646)
(9943)
银行(9924)
(9720)
(9565)
贸易(9560)
理论(9250)
(9227)
体制(7749)
(7341)
经济学(7267)
机构
大学(160522)
学院(159684)
(79100)
经济(77521)
研究(65433)
管理(53053)
中国(51301)
理学(43431)
理学院(42908)
管理学(42259)
管理学院(41950)
(37538)
科学(35177)
(34614)
(33910)
研究所(30200)
中心(28223)
财经(28106)
经济学(26374)
(25580)
(25409)
(24302)
经济学院(23314)
(23170)
北京(22779)
(21406)
师范(21177)
财经大学(20614)
(20109)
业大(19303)
基金
项目(94011)
科学(72643)
研究(71748)
基金(66408)
(57724)
国家(57269)
科学基金(47245)
社会(46199)
社会科(43830)
社会科学(43821)
(36055)
基金项目(33380)
教育(33294)
(30348)
编号(28557)
资助(28495)
自然(27045)
自然科(26374)
自然科学(26361)
自然科学基金(25874)
成果(25538)
(21954)
课题(21942)
重点(21865)
(21250)
国家社会(19730)
(19353)
(18809)
教育部(18554)
发展(18410)
期刊
(99826)
经济(99826)
研究(60668)
中国(37881)
(28505)
(23560)
金融(23560)
学报(23167)
管理(22754)
(22250)
教育(20898)
科学(20520)
大学(17885)
经济研究(17845)
学学(16763)
财经(15617)
技术(15116)
农业(14304)
(13740)
问题(12720)
国际(12617)
业经(12508)
(11773)
世界(10204)
技术经济(8703)
统计(8691)
改革(8187)
(8187)
经济问题(7716)
理论(7583)
共检索到2753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何淑兰  
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以及持续发酵的欧债危机和美债危机,使得国际货币体系的制度性缺陷暴露无疑。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会成为构建国际金融新秩序的重要力量。目前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实力与其在国际货币金融领域的话语权严重不匹配,这也成为国际货币体系运行压力的来源之一。本文先概括了新兴经济体崛起的几个特征,着重分析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及其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表达了新兴经济体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诉求。最后本文提出了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具体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丹捷  
本文在考察全球经济失衡内在逻辑和具体表现的基础上,探讨了现行国际货币体系对全球经济失衡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全球经济失衡主要体现为全球经济的"结构性失衡";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中国际储备货币发行约束机制的缺失、国际收支汇率调节机制的失灵以及浮动汇率制度下的国际资本流动,不仅导致和固化了全球经济失衡,而且使失衡态势进一步加剧。笔者认为,推动构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矫正全球经济失衡,有效避免危机发生的重要途径。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姜默竹  李俊久  
现阶段国际货币体系的性质是全球美元本位制,美元的主导地位源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美元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着全球经济失衡、美元风险积聚、美国货币权力的风险,需要加以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总体思路应是遵循"五性"原则,采取以利益一致为基础的集体行动,走制度化完善与机制化建设并行推进的路径,改革不一定以货币的多极化为终极目标;为谋求自身正当和合理的利益,中国需要在理念上广泛寻求改革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共识,在行动上积极参与供给全球性和区域性公共产品。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虞群娥  丁骋骋  
1997年,从泰国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在这场金融危机中,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制度上的内源性结构问题,尤其是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非均衡性。本文试图从制度变迁的社会绩效角度,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演变的内在动机与改革方向,“后布雷顿森林时代”的国际货币体系亟需制度的创新与变革。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姚大庆  
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指货币在国际经济活动中得到普遍接受、持有者很容易用它去交换世界各国商品的性质。要准确衡量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必须把使用量和使用范围综合考虑。以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来衡量,美元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国际货币,全面发挥了国际间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和储藏手段的职能。货币的国际可交易性与国际货币体系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微观基础,而后者对前者有反作用。从国际可交易性来分析,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庄太量  许愫珊  
从美国债务上限调整的议案及美国信贷主权评级的下调,可见现行由美元和欧元所组成的二元国际货币体系并不稳定。为测度出人民币的引入能否增加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性,本文先建立面板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一国货币国际化的基础条件因素,并在模型的基础上,测度出人民币在可自由兑换后将成为一个能与欧元相互抗衡的国际货币。通过方差比较,本文论证了由美元、欧元和人民币三种货币所组成的外汇储备组合较二元体系下的稳定,说明人民币国际化有助于改革现行的二元体系,使国际货币体系发展成为更稳定的三元体系,从而促进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阿洛克·谢尔  冯维江  
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应追溯到不断加剧的全球经济失衡和国际金融货币体系的基础性缺陷。全球失衡带来的流动性泛滥压低了利率,从而刺激金融机构过度承担风险。发达国家对金融体系的监管过于宽松,货币政策框架也存在缺陷,导致对全世界高风险金融工具的投资大行其道。除了进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之外,还有两种方法可能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黄梅波  熊爱宗  
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立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其从诞生之初就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联系在一起。本文简要回顾了特别提款权发展的历史过程,介绍了其定值以及分配方法。从目前的情况看,利用特别提款权直接取代主权信用货币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式条件仍不成熟,而特别提款权替代账户则是一个较为现实的方案,这成为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若谷  
对自由市场的盲从是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过去的三年令全世界的经济专家、学者、银行家乃至普通百姓都感到迷惑不解。2008年3月,贝尔斯登投资银行破产,半年之后的9月,"两房"和AIG相继被政府接管,几乎是在同一时间,雷曼兄弟投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一平  盛斌  
由于直接使用特别提款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没有达到预期效果,IMF设计了替代账户机制用以完善特别提款权方案,希望借此为特别提款权提供另外一条成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发展路径。因此,讨论特别提款权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的作用就必须了解替代账户方案。本文简要分析了替代账户机制及其在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中所扮演的角色,主要结论是:替代账户机制是国际社会妥协的产物,尽管还存在诸多不足,依然是今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点突破方向。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黄范章  
本文通过对G20国际集团的演化及国际经济金融体系的状况的说明,论述了发达国家与国际货币体系演化的内在联系。从历史与当前国际经济金融现实的角度对未来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及中国应采取的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兆廷  
世纪之交,有许多问题让人难以捉摸。两年以前,很多人还对即将到来的“太平洋世纪”笃信不疑,而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使这一憧憬终成梦幻,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东南亚发展中国家爆发的金融危机,使亚洲经济巨人———日本一撅不振,并使世界经济走向大衰退,危机阴影至今...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彩虹  
一、国别性货币发行的价值基础现在流通于世的货币,大多是由各国发行的纸币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银行制度性支付手段(如支票、汇票、期票等等)。在银行制度开始进入社会生活时,由银行发出的各种银行凭证流通于社会,是足额地有着商品性货币(黄金货币)价值支持的,流通...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熊爱宗  黄梅波  
当前,国际货币无约束的供给已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与世界经济不稳定的重要来源,因此,如何约束现行体系下国际货币的供给行为便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重要议题。本文考察了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供给行为的约束机制,认为多元化的国际货币体系将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性的提高,但是这依赖于国际货币地位的对称性。结合欧元发行之后的情形,本文认为欧元相比美元实力仍有差距,同时二者还没有展开实质意义上的竞争,这使得多元化国际货币结构对国际货币体系稳定效应的发挥受到制约。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崇仪  
一部国际金融发展史,也是国际货币体系变迁的历史.周新民教授主编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简称《体系论》)一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一本系统研究国际货币体系的历史演变和发展前景的.有理论深度、有特色的著作.在我国.以国际货币体系作为研究对象的专著较少,这本书的出版,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 下面,拟对《体系论》作一评介. 一、国际汇率体制与本位制度改革的基本立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