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29)
2023(6062)
2022(5053)
2021(4434)
2020(3705)
2019(7920)
2018(7840)
2017(14330)
2016(7817)
2015(8877)
2014(9290)
2013(9003)
2012(8666)
2011(8263)
2010(8346)
2009(7877)
2008(7350)
2007(6758)
2006(6332)
2005(5879)
作者
(24639)
(20757)
(20591)
(19737)
(13204)
(9540)
(9316)
(8098)
(7873)
(7318)
(7292)
(6960)
(6807)
(6748)
(6553)
(6326)
(6115)
(6058)
(5831)
(5603)
(5512)
(5097)
(5049)
(4909)
(4724)
(4588)
(4486)
(4319)
(4215)
(4104)
学科
(55563)
经济(55518)
管理(21443)
地方(16048)
(15397)
方法(13917)
(12362)
企业(12362)
地方经济(12111)
数学(12027)
数学方法(11956)
中国(11784)
(11193)
业经(9396)
(8799)
(8361)
(8034)
(7480)
金融(7473)
(7271)
经济学(6798)
环境(6602)
(6581)
银行(6568)
理论(6483)
(6438)
(6059)
(5924)
农业(5826)
(5655)
机构
学院(122135)
大学(121578)
(60340)
经济(59145)
研究(49115)
管理(41388)
中国(36571)
理学(34504)
理学院(34069)
管理学(33466)
管理学院(33244)
科学(27613)
(26220)
(25998)
(25392)
研究所(22784)
中心(20966)
财经(20281)
经济学(19718)
(19480)
(19445)
(18257)
(17509)
经济学院(17303)
北京(16684)
(15936)
业大(15767)
师范(15747)
农业(15077)
(14917)
基金
项目(74906)
科学(58435)
研究(55767)
基金(53556)
(46759)
国家(46391)
科学基金(38753)
社会(36712)
社会科(34756)
社会科学(34749)
(29213)
基金项目(27312)
教育(25008)
(24049)
自然(22729)
自然科(22173)
自然科学(22165)
资助(22032)
编号(21904)
自然科学基金(21764)
成果(18664)
(17815)
重点(17230)
课题(16425)
(16354)
国家社会(15668)
(14999)
发展(14799)
(14603)
(14278)
期刊
(78361)
经济(78361)
研究(42360)
中国(26883)
(19983)
学报(18666)
管理(18316)
(18126)
科学(16911)
大学(14194)
经济研究(13769)
学学(13604)
教育(12531)
(12175)
金融(12175)
农业(11912)
技术(11841)
财经(11350)
业经(10271)
(10032)
问题(9738)
(7613)
技术经济(7527)
世界(7404)
国际(7224)
统计(6952)
经济问题(6279)
经济管理(5945)
改革(5931)
(5931)
共检索到201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叶扬  张文  
WTO成立以来,新兴经济体(E11)快速崛起,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断上升,改变了全球经济格局,也对作为全球经济治理重要支柱的WTO规则体系带来持续冲击,对WTO规则的制定、实施、价值取向以及改革进程的影响日益凸显。针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新兴经济体应加快产业升级,提升经济实力;借助现行WTO机制,巩固谈判联盟,推进多边磋商;以实力为支撑,以决策程序改革为重点,以双边及诸边协议为辅助,稳步推进WTO规则改革。作为新兴经济体的重要成员,中国必须注意外交政策与贸易政策的耦合,重视诸边关系的发展,在多边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徐奇渊  孙靓莹  
中期来看,新兴经济体面临的外部冲击主要来自三方面:美联储非传统宽松货币政策的退出及其引致的国际资本流动、发达经济体的需求回暖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进一步走弱。在分析G20中11个主要新兴经济体的对外经济结构、经济的内在稳定性之后,文章对各国受冲击的情况进行了分类:一是中国和韩国,外部冲击总体相对有利,其财政、货币政策存在较大空间来应对可能发生的冲击;二是墨西哥、沙特阿拉伯、南非、印度尼西亚、印度,同时受来自外部的正负面冲击,预计综合结果接近中性;三是俄罗斯、巴西、阿根廷、土耳其,面临的外部冲击相对较为负面,最有可能面临严重的外部冲击,且缺乏应对的政策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梅冬州  马振宇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面临的不确定性迅速上升,新冠疫情的暴发更是给世界经济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多重风险叠加严重影响了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的平稳运行。本文采用面板局部投影法,考察风险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发现杠杆率较高、金融市场摩擦较大、经济周期处于衰退阶段的新兴经济体,会遭受更严重的负面冲击。基于此,本文构建一个小国开放DSGE模型,详细分析全球金融风险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对于杠杆率较高和金融市场摩擦程度较大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使企业风险溢价上升幅度更大,对经济造成更严重的负面影响;对于资本流动顺周期性较强的新兴经济体,风险冲击会显著抬高国家主权风险溢价,使国内基准利率上升,放大风险冲击的负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新兴经济体通过控制宏观杠杆率、完善金融基础设施、逆周期调节跨境资本流动等手段,能够有效降低风险冲击带来的负面影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安辉  杨睿博  李明  
近年来,全球流动性冲击问题已成为国际宏观经济与金融领域的热点问题。文章基于蒙代尔-弗莱明(M-F)模型,通过货币增速加总法测算了全球流动性及新兴经济体一系列的量化经济指标并构建SVAR模型,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通货膨胀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正向的全球流动性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的通货膨胀产生显著的正向拉动作用,即全球流动性冲击能一定程度上解释新兴经济体内部的通货膨胀。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琳  徐剑刚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释放风险,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自动稳定器。基于32个新兴经济体1990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冲击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但不同汇率制度间存在系统性差异,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的负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样本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差异,将中国剔除后进一步检验汇率制度对全球金融冲击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作用,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而且,替换全球金融冲击代理变量、考虑制度因素影响、考虑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制度变迁的反向影响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由此可以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尽管灵活的汇率制度难以提供完美的绝缘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全球金融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真正实现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一定要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的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一定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促使汇率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威  
"入世"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说,既是一次严峻的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能否真正融入世界经济并从中受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好的游戏规则,这关键在于法律环境的改造与建立。30年来改革开放的经验已经证明了这一点。鉴于我国政府、企业和消费者直接面临WTO规则的冲击,文章从我国市场经济法治尤其是市场主体立法入手,着重探讨市场经济法制在WTO背景下是如何进行完善的。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应尚军  李方  高成亮  
本文描述了国际长期资本流动的特征,分析了它对发展中经济体的冲击行为,概括了国际长期资本流动对发展中经济体的三类冲击。上述三类冲击分别为流向不合理对短期资本市场的冲击、流速不合理对产业资本形成的冲击、流量不合理对产业资本效益的冲击。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乔木子  宋玉臣  
研究发达经济体——美国、欧盟和日本货币政策对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外部冲击效应,运用具有随机波动的SV-TVP-VAR模型构建以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标、利率和汇率(美元、欧元和日元)为变量的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其时变特征和响应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货币政策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稳定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我国形成的利差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都会导致大量跨境资本流入我国,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因此,必须防范其他国家货币政策冲击所带来的风险,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管,并健全金融监管体系,以维护金融稳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娱  
本文运用贝叶斯结构向量自回归(Bayesian SVAR)模型,检验了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6个具有不同汇率制度的亚洲经济体的传导渠道。与此前该领域进行的实证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探索性地运用了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s Analysis)方法,以提高货币政策冲击的识别度。在"浮动恐惧"(Fear of Floating)的背景下,对大部分亚洲经济体而言,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在汇率渠道上的反应是相对微弱的,而通过利率渠道和外汇储备渠道的影响更加明显。本文研究表明,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长时间维持的宽松货币政策虽然可能有助于增加亚洲经济产出,但会导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热钱流入新...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樊明太  
一、目前的经济走势和宏观调控取向 1997年,中国经济在成功实现软着陆之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格局,全年GDP增长9%,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微涨0.8%,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8%。不过,从动态角度观察,中国经济的自动恢复能力并未明显增强,国民经济仍未终止缓慢回落趋势。据此,人们开始质询: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何时启动?如何启动?我们认为,虽然大部分经济指标表明国民经济目前仍然处于复苏调整阶段,但三次降息政策意味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已经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沈建光  
2018年10月10日,日本宣布将调消费税由8%上调至10%,新税率将于2019年10月实行。推行消费税是安倍经济学和日本财政改革的重要内容,消费税提高能否如安倍政府预期,扭转日本不断攀升的财政赤字,为日本经济的复苏提供新动能,或是给蹒跚前行的日本经济增加负担,抑制消费和投资,终止日本复苏的步伐。笔者认为,这需要结合日本经济的历史发展轨迹以及2012年以来安倍经济学"三支箭"的政策效果,全面分析研判。
[期刊] 第三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谭清美  
人才配置是指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质和量的需求与供给的协调状况。其核心是公平竞争机制。WTO对产业的冲击是表面的、暂时的,最终将是对国民经济体制全方位的冲击,是对人才配置机制和人才实力的挑战。随着管理体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将面临全方位的人才重新配置过程;同时,人才的知识结构也面临调整与充实过程。基本对策是:改革教育模式;建立公平竞争机制;克服人才流动障碍;建立经营激励机制;提高相对效用,促使人才向欠发达地区流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唐文进  谢海林  徐晓伟  
在短期内,突发冲击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冲击着经济活动的生产、交易和消费环节,由于突发冲击性质上的差异,其在短期内对经济的冲击并不确定。从长期来看,突发冲击通过实物资本、人力资本、生产技术和自然资源这四个关键传导变量冲击实体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世界经济体系高度联动,加之羊群效应及不完全信息等因素的影响,突发冲击的传播速度、影响范围及程度更为复杂,对短期或长期的经济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杨宏旭  杨隽萍  李峰  
以往对经济波动和通货膨胀问题的实证研究主要集中于GDP和CPI的周期分析上。为了进一步从经济需求与供给结构入手来分析我国近几十年中经济的波动性,本文借助向量自回归模型(Vector Autoregressive Mode,简称VAR),对我国经济所面临的供需冲击加以识别,分析我国这些年来经济结构中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同时发现,我国近年来需求冲击较为稳定,经济波动主要是由供给波动主导,以及我国近几十年的通货膨胀主要是由需求拉动引导的。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利锋  
基于不同部门异质性显著存在的事实,以我国统计CPI的8大部门为例,采用2002年第1季度至2012年第4季度的数据,考察部门外生供给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最大,并且不同部门的外生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条件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食品部门、衣着部门供给冲击以及总供给冲击在推动整体通货膨胀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余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波动具有相对较小但却持续性较强的作用。研究表明,忽略不同部门的异质性而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