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81)
- 2023(16933)
- 2022(14549)
- 2021(13650)
- 2020(11332)
- 2019(25874)
- 2018(25891)
- 2017(49524)
- 2016(26980)
- 2015(30051)
- 2014(30373)
- 2013(29583)
- 2012(27572)
- 2011(25021)
- 2010(25309)
- 2009(23300)
- 2008(22348)
- 2007(19905)
- 2006(17767)
- 2005(15730)
- 学科
- 济(118003)
- 经济(117881)
- 管理(81367)
- 业(75153)
- 企(62966)
- 企业(62966)
- 方法(44666)
- 数学(38184)
- 数学方法(37730)
- 中国(30576)
- 农(29849)
- 地方(28135)
- 财(26734)
- 业经(25488)
- 学(25207)
- 技术(22331)
- 制(21408)
- 农业(20002)
- 理论(19208)
- 贸(17980)
- 贸易(17966)
- 银(17686)
- 银行(17644)
- 和(17572)
- 易(17320)
- 环境(17145)
- 融(17070)
- 金融(17061)
- 行(16935)
- 策(16746)
- 机构
- 学院(379335)
- 大学(378686)
- 济(156448)
- 经济(152934)
- 管理(149324)
- 研究(130847)
- 理学(128153)
- 理学院(126708)
- 管理学(124683)
- 管理学院(123984)
- 中国(98045)
- 京(81090)
- 科学(79507)
- 财(71591)
- 所(65380)
- 研究所(59205)
- 中心(59083)
- 农(58751)
- 江(57829)
- 财经(56111)
- 业大(53938)
- 北京(51520)
- 范(51354)
- 师范(50908)
- 经(50776)
- 院(47778)
- 经济学(46340)
- 州(46311)
- 农业(45641)
- 经济学院(41316)
- 基金
- 项目(252915)
- 科学(199094)
- 研究(189408)
- 基金(181113)
- 家(156535)
- 国家(155171)
- 科学基金(133458)
- 社会(118447)
- 社会科(112061)
- 社会科学(112032)
- 省(99954)
- 基金项目(95873)
- 教育(86891)
- 自然(85405)
- 划(83422)
- 自然科(83373)
- 自然科学(83353)
- 自然科学基金(81850)
- 编号(78306)
- 资助(73878)
- 成果(64714)
- 重点(56207)
- 部(55298)
- 创(55196)
- 发(55042)
- 课题(54784)
- 创新(50899)
- 项目编号(47982)
- 国家社会(47769)
- 教育部(47548)
- 期刊
- 济(181966)
- 经济(181966)
- 研究(117902)
- 中国(77890)
- 管理(57794)
- 学报(55754)
- 财(54010)
- 农(53499)
- 科学(53043)
- 教育(47264)
- 大学(42430)
- 学学(39644)
- 农业(36650)
- 技术(35333)
- 融(35127)
- 金融(35127)
- 经济研究(28941)
- 业经(28871)
- 财经(27492)
- 经(23654)
- 问题(23026)
- 图书(20364)
- 科技(20181)
- 技术经济(20098)
- 业(18917)
- 理论(18079)
- 现代(17643)
- 坛(17340)
- 论坛(17340)
- 贸(16723)
共检索到576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封颖 徐峰 许端阳 杜红亮 张翼燕
建国以来印度共推出了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每一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涵盖的时间约为10—30年,起到了引领和规范印度五年规划的纲领性政策作用。2013年初,印度政府推出了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STI),它服务于印度提出的要从服务业大国迈向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并围绕探索具有本国特色的"印度创新模式",强化科技创新的管理协调职能,加大科技创新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力度,国内外双轮驱动等方面,加强了项层设计。有鉴于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界对此涉猎较少,本文分析印度第四套中长期科技政策演变过程,研究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的出台过程和主要内容,结合我国情况研究其创新政策设计和制定过程,并在最后探讨了印度第四套科技创新政策对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谯薇 宋金兰 黄炉婷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产业实现途径,创新政策能推动其发展。本文界定了创新政策的内涵,对创新政策的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并以四川省为例,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进行详细梳理与评述,并提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政策建议: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扶持体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介服务体系;构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储备机制;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风险管理体系;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利益协调机制。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政策 四川 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袁永 张宏丽 李妃养
根据Rothwell和Zegveld等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科技创新政策工具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工具。本文对美国奥巴马政府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进行了深入研究,总结提出了奥巴马政府科技创新政策的主要特点,并提出了借鉴美国经验完善中国科技创新政策的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中举 黄超
该文分析了中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的研究概况,探究了1979-201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数量、颁布部门、颁布形式以及政策力度;同时,从X维度(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和Y维度(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对77项科技人才创新政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科技人才 政策工具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廖中举 黄超
该文分析了中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的研究概况,探究了1979-2015年以来我国科技人才创新政策数量、颁布部门、颁布形式以及政策力度;同时,从X维度(供给型、需求型和环境型政策)和Y维度(人才培养开发、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对77项科技人才创新政策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创新政策 科技人才 政策工具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高峰 赵绘存 贾蓓妮
[目的/意义]研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的演进,对于新时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政策脉络,提升政策制定的延续性和科学性具有积极意义。[方法/过程]以CNKI检索到的2145篇文献题录作为样本数据,通过定义"架构完善度"和"节点累积强度"概念,在CITESPACE共词聚类分析基础上,绘制我国科技创新政策研究的热点演进图。[结果/结论]我国科技政策研究主要推动因素是重大科技政策的出台以及重要外部事件;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科技创新政策没有出现较多明显的研究领域;当前的学术研究热点越来越关注政策的科学性、政策的绩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袁永 李妃养 张宏丽
针对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构建存在的理论基础薄弱、涵盖面不全等问题,从科技创新的主要特点及科技创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基于政府作用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并对比分析了中美两国近期实施的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科技创新政策,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创新 创新过程 政策体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永 李妃养 张宏丽
供给面科技创新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科技创新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引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技术研发供给、科技创新创业服务等方面的政策。研究奥巴马政府制定实施的供给面科技创新政策措施,对比分析中美两国供给面科技创新政策,并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袁永 陈丽佳 王子丹
分析英国《产业振兴战略》涉及的主要科技创新政策及特点,并提出若干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小永 周自阳
本文在金融集聚对科技创新具有促进作用的假设前提下,运用区位熵指数对湛江市2003—2021年金融集聚程度以及科技创新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湛江市金融集聚度近年来呈现逐年下降趋势,金融集聚和科技创新与广东省内其他地市相比都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分区域来看,以湛江市为代表的西翼地区金融集聚程度和科技创新也处于中下水平。文章最后提出了促进湛江市科技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集聚 湛江市 科技创新政策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久灵 汪建康
新加坡政府为了提升中小微企业的科技竞争力,制定与实施了创新与能力券政策,这种政策以赠券的形式对中小微企业在创新、生产力、人力资源管理以及财务管理领域给予各种补贴,在促进产学研合作、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通过对新加坡政府实施的创新与能力券政策的发展背景、演变历程、主要内容、辅助计划的分析,促进对这一科技创新政策的了解,同时探讨创新与能力券的运作机制及模式,对我国地方政府有效制定创新券政策提供借鉴。
关键词:
创新与能力券 技术创新政策 中小微企业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晓峰 胡志民
基于理论分析和对比研究,在公共政策范畴中,围绕研发系统和技术经济系统厘清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的范畴及与其他经济社会政策的关联,并探讨从政策分析、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目标四视角提出科技创新政策体系框架结构:从政策分析视角,按照政策类型分为强制性政策、宏观战略和落地实施政策;从政策制定视角,按照政策工具类型分为供给面、需求面和环境面政策;从政策执行视角,按照创新主体类型分为政府、企业、公共研发机构等类型政策;从政策目标视角,按照价值导向分为经济目标和社会目标导向政策。
关键词:
科技创新政策 政策体系 政策框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孔欣欣 刘辉锋
科技创新在每一轮经济波动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关于技术创新在何种阶段、多大程度,以及如何作用于经济演进过程,学者们有不同的解释。本文首先对不同学者的解释加以简要述评,以期有助于研究和解释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技术创新在经济演进中的作用。在理论和经验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形成了一些初步的判断,希望对相关科技政策制定有所借鉴。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经济演进 科技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曙光 杨晓昕
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是新经济地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促进集聚是区域政策中促进创新活动的重要途径,但与自发产生的集聚相比,区域政策指导下形成的集聚其知识溢出水平低且创新成果不显著。本文借助产业营销与采购(IMP)学说丰富了新经济地理学的创新政策内涵,明确了"产业集聚、社会资本、知识与创新"等区域创新政策实施中的关键概念,有助于推动政策在区域组织层面上准确实施。本文建议区域政策关注集群各成员间的资源交互过程,鼓励集群中经济个体通过共同项目的实践促使知识接纳与吸收,并结合自身的社会资本进行再创造以形成良性创新循环,促使经济活动中的思想与研发成果在更大范围的商业活动中产生创新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