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03)
- 2023(11707)
- 2022(10272)
- 2021(9650)
- 2020(8017)
- 2019(18684)
- 2018(18737)
- 2017(36406)
- 2016(20035)
- 2015(22714)
- 2014(23024)
- 2013(22555)
- 2012(20627)
- 2011(18545)
- 2010(18376)
- 2009(16732)
- 2008(16045)
- 2007(14143)
- 2006(12285)
- 2005(10734)
- 学科
- 济(76207)
- 经济(76109)
- 管理(56713)
- 业(51759)
- 企(43466)
- 企业(43466)
- 方法(35616)
- 数学(30401)
- 数学方法(30075)
- 中国(20042)
- 农(19644)
- 财(18971)
- 学(18290)
- 业经(16367)
- 制(15529)
- 地方(15086)
- 贸(14862)
- 贸易(14854)
- 理论(14475)
- 易(14404)
- 融(13887)
- 金融(13879)
- 银(13133)
- 环境(13119)
- 银行(13091)
- 和(12957)
- 行(12541)
- 农业(12483)
- 技术(12216)
- 务(11787)
- 机构
- 大学(282031)
- 学院(279509)
- 管理(112199)
- 济(108993)
- 经济(106478)
- 理学(96831)
- 理学院(95769)
- 研究(94917)
- 管理学(94176)
- 管理学院(93677)
- 中国(71394)
- 京(60990)
- 科学(58779)
- 财(50397)
- 所(47845)
- 农(45524)
- 研究所(43604)
- 中心(42725)
- 业大(42474)
- 财经(40422)
- 江(40134)
- 北京(38757)
- 范(36833)
- 经(36757)
- 师范(36455)
- 农业(35784)
- 院(34597)
- 州(32894)
- 经济学(31684)
- 财经大学(30185)
- 基金
- 项目(192457)
- 科学(150244)
- 研究(141594)
- 基金(138601)
- 家(120828)
- 国家(119839)
- 科学基金(102377)
- 社会(86532)
- 社会科(81903)
- 社会科学(81879)
- 省(74868)
- 基金项目(73998)
- 自然(67517)
- 自然科(65925)
- 自然科学(65909)
- 教育(64898)
- 自然科学基金(64701)
- 划(63526)
- 编号(58615)
- 资助(57344)
- 成果(47987)
- 重点(42637)
- 部(42467)
- 发(40478)
- 课题(40411)
- 创(39871)
- 创新(37122)
- 科研(36770)
- 项目编号(36378)
- 教育部(36219)
共检索到411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韩冬筠
温室气体排放权国际市场是一种崭新的国际市场。《京都议定书》孕育了这种国际市场。这种市场经历了产生和发展的简短过程,将开始高速发展。目前国际上有三大市场,即欧盟排放交易体系、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州的GHG排放交易体系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交易体系。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权市场潜力巨大,既有机遇又面临挑战。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权 国际市场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涂毅
在减缓气候变化、改善环境的全球共识下,世界各国都面临着相当大的压力,而这恰为国际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我国应该学习和借鉴当前国际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主要指欧盟碳交易市场和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运作模式和先进经验,通过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以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和节能减排事业的顺利发展,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涂毅 谢飞
曾几何时,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从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G8+5领导人对话会,到APEC会议、亚欧会议,以及刚刚在巴厘岛结束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都是主题中的主题。本文通过对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当前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碳)排放权市场的现状分析,从中找出可以借鉴的先进经验,继而提出建设适应我国国情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构想,希望以金融资本的力量推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良文 王建军 李珊珊
与国际技术溢出对温室气体排放影响相关的国内研究比较有限,主要集中在对能源强度、效率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方面,而仅有一两篇文献从FDI水平方向的技术溢出渠道对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初步考察。在能源强度或效率影响方面,如Sun基于我国1980~1994年的数据得出改革开放促进了能源利用效率提高的结论,史丹依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杨圣明 韩冬筠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涂毅 郝玲
随着气候变化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交易形式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排放权及其交易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却给现有的会计体系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为此,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B)于2005年专门颁布了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马翠梅 李士成 葛全胜
火力发电是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部门,为有效控制该部门排放,应从生产和消费两个环节采取措施。准确核算电力消费引起的温室气体间接排放量是消费端减排的基础,其中电网排放因子会直接影响核算结果。本文总结分析了国内外相关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研究,在已有的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基础上,结合省级电网电力来源特点,提出了省级电网温室气体排放因子计算方法,以2010年为例计算得出各省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进行对比分析,并估算了不同电网因子对核算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10年省级电网因子与区域电网因子的差距在-67.4%~51.6%,不同电网因子核算得出的各省调入电力间接排放量相差-60.7%~...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庄贵阳 白卫国 朱守先
国家和省级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在城市层面落实,需要以城市温室气体核算为基础。城市由于间接排放较多,故其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方法与省级清单编制方法有所不同。考虑到中国自上而下的垂直管理体系,需要城市清单与省级清单实现功能对接。构建了中国城市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的拆分方法,把城市电力调入调出的间接排放拆分为省际和省内的电力消费间接排放,理论上便可以实现城市清单与省级清单的对接,并以江西省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从而为城市温室气体排放清单编制及应用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撑。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高翔 牛晨
中国提出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依赖于合理的目标分解和落实。欧盟、美国、墨西哥等在分解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方面提出了不同的做法,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为中国提供了借鉴。中国应首先确定绝对量排放控制目标,适时实行二氧化碳排放年度控制计划,然后通过明确责任主体,将排放控制目标落实到排放实体,并尝试建立市场机制,推动企业逐步降低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以实现2020年国家排放控制目标。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目标分解 国外经验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吉尔伯特·E.梅特卡夫 张进铭 陶然
在历史上,美国习惯于采用"指挥与控制"法来减少污染物排放。然而,这种规制措施会降低产业部门的生产效率。文章引入基于市场机制的两种碳价政策,一是碳税,二是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并对这两种政策选择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对二者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减排效果、促进政府税收、加强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比较,认为采用一种将碳税和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碳价政策,在效率和分配方面要优于"指挥与控制"法。
关键词:
温室气体 碳税 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平 孔德志 王维薇
自2001入世以来,中国对外贸易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伴随而来的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总量的快速增长。文章以温室气体CO_2为例,借助2000-2013年中国贸易和CO_2排放量数据,采取协整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中国对外贸易与CO_2排放间的动态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贸易开放与温室气体排放间互动效果明显,呈现为正向影响,且维持长期均衡稳定,这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开放程度是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变化的原因之一,即贸易开放程度越高,CO_2排放量越大,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开放与资源环境保护良性互动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贸易开放 碳排放 互动关系 协整回归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朱世龙
为了减少北京市温室气体的排放,本文通过比较北京市历年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与29个省份的温室气体排放、北京市与国际典型的国家温室气体排放,分析了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针对北京市温室气体排放现状,结合北京市减排面临的主要挑战,提出了4条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的对策,分别是少用、减排、吸收和市场交易机制,从而为健全北京市温室气体减排机制提供有力的支撑。
关键词:
温室气体 减排 对策 北京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肖小平 伍芬琳 黄风球 李永 孙国峰 胡清 何莹莹 陈阜 杨光立
本文以双季稻区早稻不同稻草还田方式田间试验为基础,采用静态箱法/气相色谱法测定3种稻草还田方式早稻期间的CH4、N2O排放速率。结果表明:不同稻草还田方式对稻田CH4的排放速率影响很大。免耕还田能降低CH4排放速率,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的CH4排放速率无明显差异;免耕还田的CH4排放峰值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分别降低67.0%、54.3%,并迟7天出现;免耕还田CH4排放速率平均值比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分别降低了24.3%和27.0%;翻耕还田和旋耕还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早稻生长前期,而免耕还田CH4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后期。旋耕还田和免耕还田的N2O排放峰值比翻耕推迟10天;免耕还田N2O排放速率平...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崔风暴
我国在国际社会庄严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CO2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下降40-45%,温室气体减排呼声在学界和政界日渐高涨,区域决策层对减排政策措施高度重视,但难以恰当把握区域减排政策的调控力度,其根源在于不了解自身温排空间(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简称)边界和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约束机理。据此,本文结合情景分析方法,设计了极值-情景分析混合模型,详细阐述了应用流程,旨在测算我国各区域温室气体排放空间的界限范围,为制定切实可行减排政策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排放空间 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