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201)
2023(6782)
2022(5628)
2021(5203)
2020(4363)
2019(9785)
2018(9195)
2017(18361)
2016(9973)
2015(11224)
2014(11321)
2013(11409)
2012(10081)
2011(9228)
2010(9254)
2009(8782)
2008(9160)
2007(8616)
2006(7742)
2005(7364)
作者
(28443)
(23649)
(23637)
(22207)
(15039)
(11123)
(10913)
(9105)
(9042)
(8416)
(8119)
(8021)
(7537)
(7490)
(7460)
(7427)
(7193)
(6908)
(6785)
(6771)
(5831)
(5714)
(5631)
(5334)
(5314)
(5293)
(5277)
(5144)
(4793)
(4559)
学科
(43692)
经济(43659)
管理(39670)
(36969)
(29059)
企业(29059)
方法(20071)
数学(17582)
数学方法(17496)
(13388)
(13120)
中国(11690)
(11308)
银行(11306)
(10928)
(10853)
保险(10762)
(10616)
地方(10494)
(9988)
贸易(9980)
(9758)
金融(9757)
(9718)
财务(9698)
(9689)
财务管理(9672)
企业财务(9192)
业经(8875)
市场(7637)
机构
学院(143152)
大学(141568)
(64257)
经济(62842)
管理(62080)
理学(50526)
理学院(50024)
管理学(49524)
管理学院(49207)
中国(44362)
研究(44125)
(33794)
(30126)
财经(25539)
科学(23851)
中心(23177)
(23165)
(23158)
(21769)
(21070)
经济学(19727)
财经大学(19195)
北京(19112)
研究所(19086)
(18799)
业大(17881)
经济学院(17717)
经济管理(16564)
商学(16543)
商学院(16375)
基金
项目(87998)
科学(70656)
基金(66034)
研究(64775)
(56518)
国家(56105)
科学基金(49550)
社会(43061)
社会科(40988)
社会科学(40975)
基金项目(34304)
(33195)
自然(31906)
自然科(31186)
自然科学(31181)
自然科学基金(30653)
教育(28539)
资助(28149)
(27633)
编号(25830)
(20047)
成果(19555)
重点(19262)
(18650)
国家社会(18113)
(18091)
人文(17479)
教育部(17469)
创新(17133)
课题(17096)
期刊
(74447)
经济(74447)
研究(45836)
中国(29894)
(28081)
管理(26214)
(25955)
金融(25955)
(18126)
科学(17613)
学报(16346)
财经(13519)
大学(13238)
技术(13172)
学学(12609)
农业(12095)
业经(11615)
(11513)
经济研究(11055)
问题(9061)
(8846)
理论(8665)
技术经济(8541)
教育(8451)
(7968)
实践(7789)
(7789)
商业(7340)
财会(7301)
现代(7250)
共检索到2335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屠新曙  林欣  
本文首先介绍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传统方法和度量手段及影响,然后指出其不足之处并引出信用衍生产品。信用衍生产品主要通过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出来,转嫁其他机构以达到降低自身的风险的暴露水平,然后在系统地分析各种主要的信用衍生产品的基本原理之上,分析了利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信用风险并说明了意义所在,最后对如何在中国金融市场上应用它提出了几点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肖庆宪  
信用风险是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也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严重挑战之一。学习与借鉴国外先进的信用风险预测方法、度量技术与管理经验,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寻求行之有效的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对于提高商业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资产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常用的信用衍生产品在信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并对各种产品的适用性进行讨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贺卫  陆剑锋  王冬  
文章在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作用的基础上,系统地介绍了信用衍生产品的品种、功效、避险机理及其发展中所存在的障碍,最后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现状,分析了信用衍生产品在中国的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衍生产品(Credit Derivative)是一种使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类型中分离出来,并从一方转让给另一方的金融合约,是一种新的管理信用风险的工具。目前主要有两种分类:一类是根据信用风险保护买方是否获得了相应的融资,分为融资性和非融资性信用衍生产品;另一类是根据基础资产所涉及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文瀚,王燕  
信用衍生产品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用于信用风险管理的崭新工具,在过去几年中已成为国际金融市场上金融创新的一大热点。按照国际互换和衍生产品协会(ISDA)的定义,信用衍生产品是用来分离和转移信用风险的各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谭春枝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它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风险的形成,比如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其危害性就很大。鉴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及其信用风险的成因,可从四个方面防范和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一是提高市场参与者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二是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三是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四是加强信用风险的宏观管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魏荣  魏婧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面临的信用风险、信用衍生产品在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以及信用衍生产品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谢清河  
信用衍生产品作为金融市场分散和转移信贷风险的创新工具,近年来在国际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和成功实践,但信用衍生产品在大大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风险。因此,本文分析比较了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法,在论述信用衍生产品发展与信用风险管理互动效应的基础上,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董沛武  李明星  陈雷  李汉铃  
本文首先分析了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的必要性,给出了二者综合管理模型的基本思路,建立了风险敞口固定的风险综合管理模型和风险敞口随机变动的风险综合管理模型,大大提高了量化模型管理风险的准确度。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谭春枝  陈超惠  
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一种用于管理信用风险的新技术信用衍生工具成为金融界关注的对象。它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静态特征,使之表现出动态管理的发展趋势;它使信贷机构只需改变其贷款头寸的风险收益特性就能将信用风险从其他风险中剥离并转移出去,从而使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从消极、被动的风险回避,变为积极、主动的组合风险管理。我国商业银行在已有的信用风险管理措施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应利用该项新技术转移分散信用风险,从而改变我国银行业信用风险高的现状,达到维护金融体系稳定的目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袁鲲  
信用衍生产品的出现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延伸与拓展,为金融机构优化资产组合、管理信用风险提供了操作工具。以CDO为核心的信用衍生产品供应链,在次贷危机中形成了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之间的风险传递与负反馈循环机制。应建立与风险约束激励相容的公司治理机制,并借鉴交易所成功的监管经验,建立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与集中清算制度,加强对场外衍生金融市场的监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