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572)
2023(9332)
2022(7348)
2021(6621)
2020(5007)
2019(11050)
2018(10605)
2017(19184)
2016(10484)
2015(11934)
2014(12039)
2013(11535)
2012(11157)
2011(10176)
2010(10315)
2009(9123)
2008(8859)
2007(8081)
2006(7410)
2005(7054)
作者
(31222)
(25917)
(25816)
(24348)
(16431)
(12339)
(11633)
(10068)
(9870)
(9307)
(8873)
(8605)
(8411)
(8310)
(8086)
(7949)
(7778)
(7593)
(7518)
(7483)
(6692)
(6483)
(6424)
(6013)
(5975)
(5867)
(5796)
(5752)
(5325)
(5243)
学科
(49197)
经济(49162)
(29582)
管理(27669)
(21623)
企业(21623)
中国(18100)
地方(17767)
(15967)
技术(15424)
业经(13496)
农业(11659)
方法(11565)
(10327)
地方经济(10088)
数学(9465)
数学方法(9344)
(9217)
金融(9216)
(8989)
银行(8974)
(8852)
(8636)
贸易(8625)
环境(8495)
(8285)
理论(8274)
技术管理(8245)
(8041)
(7937)
机构
学院(152688)
大学(145970)
(61292)
经济(59817)
研究(58284)
管理(52211)
理学(43208)
中国(42692)
理学院(42639)
管理学(41894)
管理学院(41594)
科学(34996)
(32923)
(29735)
研究所(26709)
(26375)
(26112)
中心(26055)
(25748)
(25458)
师范(25235)
北京(21776)
技术(21688)
(21354)
(21073)
业大(21006)
农业(19932)
师范大学(19863)
财经(19822)
(18800)
基金
项目(96531)
研究(78088)
科学(75661)
基金(63911)
(55204)
国家(54607)
社会(47278)
科学基金(45845)
社会科(44828)
社会科学(44823)
(42057)
教育(37611)
(34366)
编号(33772)
基金项目(32995)
(28724)
成果(27924)
课题(26035)
自然(25914)
自然科(25273)
自然科学(25271)
资助(24799)
自然科学基金(24775)
发展(23593)
(23143)
重点(22938)
(21881)
(21782)
(20541)
创新(20335)
期刊
(79451)
经济(79451)
研究(51127)
中国(41957)
教育(32368)
(26623)
管理(21596)
科学(20848)
学报(20729)
技术(19579)
农业(18738)
(18574)
(16705)
金融(16705)
大学(16191)
业经(15045)
学学(14854)
经济研究(12366)
职业(10771)
问题(9841)
(9691)
(9674)
论坛(9674)
财经(9508)
科技(9081)
技术经济(8978)
(8366)
(7815)
(7751)
图书(7595)
共检索到2532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郝建江  郭炯  
专业发展是教师职业成长、教学能力发展的生长点和驱动力。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兴技术的教育融合应用,促逼教育生态的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系统性变革,教师专业发展需要契合教育的发展转变。本研究先从专业理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方面分析了新兴技术教育应用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诉求,如教育观的转变、技术认知与应用、创新教学能力、数据应用能力、职业定位转变等;然后从专业发展意识不足、发展机会不平等、发展需求难以满足、发展成果难以落地四个方面,阐述了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文章最后聚焦新兴技术应用引发的教育发展变革,从新空间、新模式、新要素、新制度、新理念方面,分析和探索教师专业发展路径,如虚实融合的实践空间,精准研修的发展模式,平台、资源与数据成为关键要素,研修与评价机制的转变,终身学习与跨界融合的理念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子成   刘慧婷   周明星  
作为当今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典型代表,ChatGPT对人类学习方式和教育发展所产生的变革效应备受关注。职业教育是与技术连接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职教教师作为职业教育的关键主体,其专业发展过程势必会受到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影响。从技术功能角度出发,在先进算法和海量数据的支撑下,ChatGPT在信息检索、知识生成等方面展现出强大优势,为职教教师专业知识增长、专业技能提升以及专业素质形塑提供了新机遇。但是,ChatGPT所带来的内容生产“失真”、功能运用“高阶”以及人机关系“紧张”等问题也使职教教师专业发展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立足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充分释放ChatGPT对职教教师专业发展的赋能效应,迫切需要打造技术与教师共生发展的良性格局。具体来说,需要理顺人机关系,激发“想用”意识;增强数字支撑,厚实“能用”条件;重构育训体系,形塑“善用”能力。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冯晓英  郭婉瑢  黄洛颖  
智能时代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方法手段。智能技术应从基础规律层、环境设备层、创新应用层综合着力,赋能"智能+教师专业发展"。智能时代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中长期以来存在的几个现实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包括"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目标与内容的新要求、"智能+"专业发展模式设计的新挑战、智能技术与大数据应用的新难题。应对"智能+教师专业发展"的新挑战,需要做到:(1)转变教师培训与研修项目的目标、模式与策略,培养教师核心能力;(2)为教师教育者提供设计理论、方法与工具支持,促进专业发展模式创新;(3)提升教师教育者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与数据素养;(4)深化教师专业发展规律挖掘的基础研究,加强智能技术工具的教育内涵,强化智能技术在教师专业发展基础规律层的赋能。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变革必将带来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转变与范式转变。
[期刊] 改革  [作者] 韩晶  陈曦  冯晓虎  
蓬勃发展的数字经济能够引发从生产要素到生产力再到生产关系的全面绿色变革,实现对绿色发展的全方位赋能。数字经济为绿色发展夯实要素基础、扩展无限空间、提供根本保障。从动力机制来看,数字经济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为绿色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从演化机理来看,数字经济对绿色发展的赋能效应主要表现为要素融合和精准匹配带来的企业成长和产业优化;从参与主体来看,数字经济能够为绿色发展推动形成以政府、企业和公众为主体的多元治理体系。然而,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现实挑战,突出表现为:数字鸿沟与地区绿色发展水平差距相互交织,核心数字技术基础薄弱,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困难,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风险溢出,数字流通体系运行不畅,数字治理能力不强。“十四五”时期,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赋能绿色发展的新优势,应积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升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建立现代流通体系、加快政府数字化转型。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梁茜  代蕊华  
国际文凭课程教师的专业发展角色呈现为高压之下的学习者、传统教师培训的"偏科生"以及全球思维的践行者,其专业发展活动中面临着合作与认同不足、专业发展活动缺乏针对性以及全球思维教学理念与实践间存在鸿沟等挑战。为了促进IB教师的专业发展,美国芝加哥地区通过系统的职前培训体系为IB教师打造良好的专业发展基础,鼓励跨学科教学活动以帮助IB教师突破专业发展的孤立情境,参与国际化的专业学习共同体网络以提升IB教师全球素养。这些举措为我国IB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以下启示:完善IB教师的职前筛选与培训体系,激励教师成为"分布式教学领导者",开展需求导向的专业指导活动以及提升IB教师的跨文化理解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罗永华  徐士强  
本文考察了在把全球化的经济驱动转化为香港教育改革的要求,以及这一转变如何影响教学专业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学校和教师各自承担的角色。本文把英语和信息通讯技术这两种能力作为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对香港政府的转变和实施策略作了比较,也对教师的回应作了比较。本文认为,为经济全球化做好准备,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挑战,也为教师专业发展准备了机会,这取决于政府在多大程度上把全球化的驱动转化为对教师专业的要求。政府是选择并转化全球化驱动的关键角色;学校不仅仅是政府决策的执行者,它还可以是政府和教师之间的重要润滑剂。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利强  
教育信息化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但同时,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也给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与挑战。只有认清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的挑战,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马贺丹  
智慧教育背景下,信息技术赋能教师专业发展新的模式与方法,同时也带来新的困境。如何实现教师培训精准化与个性化需求、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变革教师专业发展能动性,创新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当前所需。本研究通过变革实验室——一种形成性干预方法,并根据其方法论指导将其应用在实践中,变革当前团队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以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方法路径指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李思雨  
教师队伍建设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向教育强国新征程的关键。面对教育数字化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需要准确把握数字化发展对高校教师角色和能力的影响,明确高校教师在教育数字化发展中面临的专业发展需求和挑战,探索高校教师队伍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的建设原则和基本思路,以不断促进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学书  
稳定成长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专业发展面临高原现象、自我发展权的剥夺、"徒艺相传"培养模式的维系、片面发展和专业"缩水"风险增大等挑战,必须采取营造适宜环境,减少对教师的理性规约,促进教师智慧性的反思以及强化教师专业自我的引领等对策,促进教师专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崔开昌   张星辉  
近年来,生成式人工智能(GAI)迅速迭代,ChatGPT以其突破性算法与交互模型为金融行业发展带来创新探索浪潮,特别是2024年5月发布的ChatGPT-4o,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养老金融提供更为高效的技术实现路径。本文基于技术-经济范式,分析GAI通过提供更多信息、发现新知识与规律、提供新方向以及为养老金融应用实践探索新场景等,为养老金融发展提供更多机遇,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与挑战。为此,应从加强金融素养培育、严格养老金融数据使用与管理、注重隐私与安全保护以及探索GAI应用场景等方面着手,合力推动其使用的规范与安全,助力GAI更好地赋能养老金融,以推动中国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高燕   贾步云  
新质生产力是与高质量发展高度契合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提出立足于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遵循新发展理念下生产力形成和发展规律,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以新科技引领、新要素挖掘、新产业集聚赋能高效能、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面临创新技术供给不足、产业基础相对薄弱、产业结构有待升级、配套联动滞后乏力等一系列梗阻和制约,需要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潜能,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释放产业载体动能,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发力数字经济赛道,促进数实深度融合发展;深化生产关系变革,扩大国际间的交流合作;整合人才主体资源,推动人力资本质量跃升赋能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宏兵   张少华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合作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变革贸易方式等路径扩展贸易边界,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治理合作对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全球数字鸿沟、基础设施薄弱、地缘政治摩擦与数字治理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人才培育投入,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引领作用,加强区域性数字合作,全方位推动贸易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合作机制与方式,主动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探索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东海  刘星  王鹏  
人工智能深度赋能职业教育全方位转型,促进了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重构与人才培养方式的变革。以“智能+”为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成为行业“标配”的过程中,职业教育在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产教融合、制度体系建设、国际合作方面面临着诸多挑战。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需从适应转向引领,应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加速重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体系,推动教学模式“智慧化”;构建“数字智能+工匠精神”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人才培育复合化;提高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发展需求侧的匹配度,促进产教深度融合化;建立健全现代职业教育法律体系,推动教育治理法治化;完善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机制,打造世界职业教育共同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英华   于沛太  
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数字经济与乡村产业的深度融合可以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本文在厘清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用机理的基础上,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化技术人才与数字化素养提升、农村数字普惠金融等方面提出数字经济赋能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举措,助力乡村产业的转型与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