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43)
2023(9117)
2022(7908)
2021(7429)
2020(6288)
2019(14810)
2018(14509)
2017(29337)
2016(16022)
2015(18221)
2014(18647)
2013(18552)
2012(17778)
2011(16357)
2010(17035)
2009(16523)
2008(16073)
2007(14788)
2006(12915)
2005(11882)
作者
(47466)
(39831)
(39708)
(38173)
(25688)
(19097)
(18356)
(15385)
(15031)
(14587)
(13410)
(13332)
(12875)
(12690)
(12626)
(12600)
(11993)
(11688)
(11636)
(11630)
(9927)
(9823)
(9814)
(9156)
(9147)
(8992)
(8813)
(8779)
(8062)
(7966)
学科
(70777)
经济(70709)
管理(47390)
(46853)
(38414)
企业(38414)
方法(33974)
数学(29743)
数学方法(29439)
(20352)
(19686)
中国(17581)
(15065)
贸易(15059)
(14609)
(14449)
(14335)
业经(13703)
(13229)
金融(13227)
(12890)
银行(12870)
(12723)
财务(12697)
地方(12693)
财务管理(12669)
农业(12364)
(12267)
企业财务(12081)
(11702)
机构
大学(243232)
学院(242394)
(107092)
经济(104829)
管理(93663)
研究(82691)
理学(79461)
理学院(78642)
管理学(77439)
管理学院(76969)
中国(65846)
(52778)
(50632)
科学(47309)
(42549)
财经(40996)
(39370)
中心(38350)
研究所(37957)
(37450)
(37138)
经济学(33783)
业大(33179)
北京(32404)
农业(31095)
(30625)
经济学院(30504)
师范(30371)
财经大学(30340)
(29427)
基金
项目(149051)
科学(117217)
研究(110908)
基金(108462)
(92952)
国家(92175)
科学基金(78837)
社会(69989)
社会科(66396)
社会科学(66376)
(57114)
基金项目(56280)
教育(51675)
自然(50200)
自然科(48999)
自然科学(48981)
(48502)
自然科学基金(48144)
资助(46374)
编号(46163)
成果(39098)
(34654)
重点(33499)
(32128)
课题(31667)
(30356)
教育部(29995)
(29428)
人文(28929)
大学(28565)
期刊
(120563)
经济(120563)
研究(76128)
中国(45270)
(41948)
(35239)
学报(34098)
管理(33623)
科学(31751)
(30437)
金融(30437)
大学(25948)
学学(24451)
教育(23762)
农业(23170)
财经(21500)
技术(20120)
经济研究(19680)
业经(18623)
(18468)
问题(16043)
(14516)
理论(13055)
技术经济(12825)
国际(12518)
(12166)
统计(11864)
商业(11773)
实践(11624)
(11624)
共检索到370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罗强  
本文建立了一个分析汇率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外债偿付危机之间关系的模型,考察了汇率水平和汇率变动如何影响政府的短期债务供给和政府偿债策略。本文的分析表明,采取一种可能导致出现债务危机的汇率变动,对于政府而言可能是一种最优选择,而在某些条件下,缺乏汇率政策选择也会使得政府在短期外债水平较低的情况下,无法避免一种因为无法贬值而产生债务拖欠的均衡结果。汇率政策与外债危机的联系机制关键在于产出水平对实际汇率偏离的敏感度以及投资者对汇率变动结果的预期状况。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陈至还  刘宗欣  
本文的目的在于提出一个解释双重危机的模型,以协助厘清短期外债、经济基要、市场信心等关键元素在双重危机中所扮演的相对角色。研究结果显示,当外债额度超出某一容忍尺度与外债结构过度偏向短期时,都会导致经济体急剧呈现出易于导向危机的脆弱性,一旦经济成长率低于某一临界值,将使危机的发生几率急速攀升,呈现非线性的恶化,加上投机性狙击及市场信心溃散,形成一连串的恶性循环,而央行在有限的外汇储备下,很难遏止双重危机的发生。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惠昶  
从1982年开始的国际债务危机,至今没有得到解决。唯独韩国从1981年~1986年,仅用5年时间就摆脱了外债危机,为世人所刮目相看。本文将用外债理论模型结合韩国的实际说明摆脱外债危机的途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贾润军  
利率和汇率的相关性是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协调的理论依据。利率市场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组合是一种非协调的利率政策和汇率制度的政策组合。在这种政策组合下,高利率政策和固定汇率制度的隐含担保所滋生的金融道德风险会产生叠加效应,在促进国际资本流入的同时,增加金融机构的货币错配,在长期内会引致双重危机,进而影响一国的金融稳定和经济稳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洪飞  
本文提出一个简单的理论模型来解释新兴货币危机国在危机前存在大量短期外债的原因 ,认为政府对私人投资的担保导致了短期外债大量流入新兴市场国家。文章Probit模型对 90年代发生过货币危机的发展中国家在危机阶段的资本逆流与短期外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 ,找到了在危机阶段资本逆流与短期外债比例显著相关的证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吴云松  
金融危机和汇率政策吴云松(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210093)自90年代以来,欧洲、墨西哥、东南亚相继发生了金融货币危机,危机给这些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去年的东南亚危机中,以泰国为代表的东南亚国家的汇率制度遭到了冲击,最终被迫采取了浮动汇率制,但...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马可·安农齐亚塔  黄懿杰  
2013年夏天,印度危机重重。7月末以来卢比迅速贬值,外汇储备显著下降。市场对美国逐渐退出QE、中国经济增长逐渐减缓的担忧导致上述压力。印度卢比在5月上旬遭受了第一轮打击,当时伯南克首次暗示美联储可能开始减少其资产购买规模。对于全球流动性短缺的担心使得投资者对新兴市场有所警觉,并引发资本外流。印度并不是唯一受到影响的国家,南非货币贬值比印度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肖炼  
一、美国国债分析2011年8月2日,美国参议院以74票赞成、26票反对通过了提高14.29万亿美元债务上限和未来十年削减2.1万~2.4万亿美元预算赤字的议案。与美国历史上的两次"疑似国债上限违约"类似,民主党与共和党在长达数周的"驴象"政治斗争后,最终有惊无险达成妥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石柱鲜  
本文利用外债偿还能力检验模型 ,以及直接影响外债余额的出口增长率、借贷利率、资金缺口、外债余额等宏观经济数据 ,对韩国的外债偿还能力进行检验 ,并对韩国外债的规模、结构、偿还能力进行分析。然后本文对中国的外债偿还能力进行分析 ,中国虽然外债规模大 ,但外债结构比较合理 ,而且外汇储备充足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负债率较高 ,政府部门应适当控制外债规模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陈志刚  潘成夫  
全球经济危机袭来,各国在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的同时,其央行也采取了激进的政策措施,实施了降息甚至零利率的货币政策,美联储等还采取了购买长期国债的非常规手段。本文分析了金融危机中货币政策选择人的困局,指出货币政策的首要作用是提供流动性和稳定金融体系,并可以通过量化宽松、征收持有货币税等操作改变投资者预期、降低长期利率甚至突破零利率的限制,从而进一步发挥货币政策的作用。最后,本文分析了制约货币政策手段生效的因素,得出其对我国货币政策选择的若干启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夏飞  
国际债务危机成因及对我国外债管理的启示夏飞自本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外债急剧增长,债务负担日趋严重,并出现了两次债务危机的高潮。至1985年,发展中国家外债余额为10,410亿美元,偿债额高达1363亿美元,分别为1970年的1,237.sl%...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刚  
20世纪90年代,几乎所有发生金融危机的国家当时都实行固定或钉住汇率制度。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东亚各经济体大多实行钉住美元的相对固定汇率制,大量国际资本流入,本币严重高估,经常项目巨额逆差,宏观经济严重失衡。在汇率贬值的预期下,国际投机资本对东亚经济体货币发动攻击,大量资本流出,受攻击的经济体外汇储备耗尽,最终导致实际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崩溃,金融危机爆发,蔓延成危及东亚乃至世界的金融危机。东亚金融危机的事实表明,金融危机、资本流动和汇率制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恩扬  侯铁珊  
文章通过分析阿根廷、巴西和墨西哥三个新兴市场国家1990—2010年间的货币错配指数与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利用非抛补利率平价理论分析得出:货币错配是引起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货币错配的急剧增加,对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大规模的货币错配会使拉美新兴市场国家的货币政策失效。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鲁敏  
一、引言从2007年8月发生金融危机以来,为了摆脱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刺激本国的经济增长,各国纷纷推出了宽松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希腊政府的财政状况本身就不是很好,在国际宏观经济的冲击之下,更使其财政资金恶化,其财政资金趋于枯竭的境地。在2009年12月11日,希腊政府迫于无奈公布了其债务情况,其公共债务达到3000亿欧元。对于欧共体的成员国而言,一国债务是否会产生债务风险,依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根据此条约的规定,加入欧盟的国家政府财政赤字率不超过3%,国债负担率不超过6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建  
美国次债危机很可能成为引发全球经济危机的源头。次债危机所引发的连续振荡会对美国金融资产的总体素质产生巨大负面影响,并通过巨大的外资持有金额继续向世界传播。美国次债危机对中国股市、房地产和金融体系的影响有限,不利影响主要通过贸易渠道传递。面临不利局面,最重要的是做好启动内需工作,我国的宏观调控应随时准备转入放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