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28)
- 2023(16503)
- 2022(14317)
- 2021(13499)
- 2020(11312)
- 2019(25770)
- 2018(25428)
- 2017(49707)
- 2016(27077)
- 2015(30221)
- 2014(30485)
- 2013(29983)
- 2012(27656)
- 2011(25092)
- 2010(25149)
- 2009(23378)
- 2008(23026)
- 2007(20454)
- 2006(18068)
- 2005(16331)
- 学科
- 济(103641)
- 经济(103498)
- 管理(83924)
- 业(77675)
- 企(65641)
- 企业(65641)
- 方法(46408)
- 数学(40127)
- 数学方法(39594)
- 财(31320)
- 农(28400)
- 中国(27703)
- 制(25518)
- 业经(23703)
- 学(23045)
- 贸(20438)
- 贸易(20426)
- 易(19898)
- 务(19609)
- 财务(19526)
- 财务管理(19488)
- 地方(19314)
- 银(19195)
- 银行(19151)
- 企业财务(18548)
- 融(18445)
- 金融(18442)
- 行(18265)
- 农业(18164)
- 理论(17815)
- 机构
- 大学(387730)
- 学院(385411)
- 济(156280)
- 经济(152764)
- 管理(151560)
- 研究(131523)
- 理学(130222)
- 理学院(128750)
- 管理学(126557)
- 管理学院(125838)
- 中国(100844)
- 京(82394)
- 科学(79131)
- 财(77489)
- 所(66263)
- 农(61241)
- 财经(60597)
- 研究所(59716)
- 中心(59498)
- 江(57490)
- 业大(55888)
- 经(55065)
- 北京(52419)
- 范(49744)
- 师范(49269)
- 农业(47845)
- 院(47810)
- 经济学(47288)
- 州(46240)
- 财经大学(45171)
- 基金
- 项目(257442)
- 科学(202751)
- 研究(188539)
- 基金(187891)
- 家(163607)
- 国家(162256)
- 科学基金(139277)
- 社会(118867)
- 社会科(112669)
- 社会科学(112642)
- 省(98969)
- 基金项目(98823)
- 自然(91003)
- 自然科(88876)
- 自然科学(88855)
- 自然科学基金(87275)
- 教育(86853)
- 划(83867)
- 资助(78244)
- 编号(76383)
- 成果(63384)
- 部(57703)
- 重点(57483)
- 发(53806)
- 创(53302)
- 课题(52917)
- 创新(49768)
- 教育部(49731)
- 制(49574)
- 科研(48976)
- 期刊
- 济(174606)
- 经济(174606)
- 研究(119374)
- 中国(76022)
- 学报(60477)
- 财(60093)
- 管理(57755)
- 农(55855)
- 科学(55777)
- 大学(46362)
- 学学(43725)
- 融(42374)
- 金融(42374)
- 教育(42218)
- 农业(37877)
- 技术(32217)
- 财经(30587)
- 经济研究(27666)
- 业经(27646)
- 经(26094)
- 问题(22299)
- 理论(19640)
- 业(19040)
- 贸(18591)
- 图书(18047)
- 技术经济(18042)
- 科技(17929)
- 实践(17785)
- 践(17785)
- 版(17770)
共检索到5806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李婧 李贺 姜雪晴
美联储货币政策由量化宽松转为量化紧缩会产生外溢效应。文章选取43个国家2002—2019年的月度面板数据验证新兴市场国家采用弹性汇率制度在应对美联储货币政策及信息披露冲击时的减震器作用。研究发现:这种减震器作用存在差异性,应对跨境资本无规则流动时,弹性汇率制度是单纯货币政策紧缩冲击的放大器、信息披露经济向好冲击的减震器,且后者的减缓作用大于前者的强化作用。为实现经济和金融稳定,建议新兴市场国家应立足本国国情,选择合适的汇率安排。各国央行应加强沟通交流,提高政策透明度,进一步完善资本账户管理制度。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再勇
本文实证研究了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系统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汇改后我国汇率制度弹性增强,资本流动性减弱,同时利率政策自主性增强,但货币数量政策则由汇改前的具有自主性变为缺乏自主性;在我国通过增强汇率制度弹性以提高利率政策自主性是可行的,但对货币数量政策并不成立。研究结果同时也表明,我国应以利率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资本流动性 自主性货币政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柳 黄婷
本文选取1998-2011年间126个国内外经济指标建立了SFAVAR模型,并基于国际经济因子的构造从外部冲击和内部作用机制两个角度考察了汇改前后不同汇率制度弹性下我国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独立性问题。研究发现:(1)汇改后货币政策有效性明显增强;(2)汇改后利率管制放宽和利率—汇率联动作用的发挥,使价格型政策有效性提升更显著;(3)从外部冲击角度看,汇改后货币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在当期和长期都更多受到外部经济冲击的影响,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的放宽并未导致货币政策独立性增强。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货币政策 SFAVAR模型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范从来 谢丽娟
本文以中国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和离岸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汇率为样本,使用事件研究法和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GARCH)模型,探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正向的货币政策冲击,即美联储货币政策超预期的紧缩或低于预期的宽松,会导致人民币在岸即期汇率和离岸NDF汇率贬值,而负向冲击则相反;冲击的程度越大,汇率的波动性越强。(2)2015年在岸市场汇率改革后,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在岸市场和离岸市场汇率及其波动性的影响都显著增强。随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推进,人民币汇率弹性增加,美国货币政策冲击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增强。(3)在同一冲击下,在岸和离岸两个市场、两个汇率在2015年汇率改革后的表现逐渐趋近,且离岸市场对冲击的响应程度显著大于在岸市场,而人民币外汇两个市场、两个汇率仍存在差异。本文对外部冲击下的人民币汇率波动性管理和风险防范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近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典型和非典型政策之间频繁切换,这种"异质性"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动态影响,导致常参数模型所刻画的溢出效应缺乏实际的经济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经济、私人经济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来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动态影响的表现形式及背后的机理。研究发现,动态影响体现在:一方面,不同时期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向影响,意味着不同时期的同向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反向影响;另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市场、私人经济的影响在时间维度上分别呈现递减、递增、平滑现象。动态影响的根源在于不同时期传导机理的差异。在固定汇率下,美联储通过影响中美利差作用于中国的资本与金融账户,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在浮动汇率下,美联储通过干扰人民币与美元汇率来影响中国的经常账户,进而影响中国经济。因此,建议中国人民银行缩小人民币汇率浮动空间,结合数量型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应对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建议宽松财政政策与紧缩货币政策并行以及缩减美元在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来应对美联储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金春雨 张龙
近年来,美联储货币政策在典型和非典型政策之间频繁切换,这种"异质性"对中国经济产生了动态影响,导致常参数模型所刻画的溢出效应缺乏实际的经济意义。为此,本文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时变参数因子扩展向量自回归模型,从宏观经济、私人经济和金融市场三个角度来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经济造成的动态影响的表现形式及背后的机理。研究发现,动态影响体现在:一方面,不同时期美联储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都对中国经济产生了负向影响,意味着不同时期的同向货币政策会对中国经济产生反向影响;另一方面,美联储货币政策对中
关键词:
美联储 货币政策 中国经济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炳文
以开放经济为背景,基于不同的汇率制度,文章试图研究外国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以及本国最优货币和财政政策选择。研究结果包括:(1)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膨胀对本国经济的影响有两种可能性,这取决于外国价格变化幅度和汇率变化幅度的相对大小;(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外国通货膨胀将提高国内价格,但对国内产出水平的影响不确定;(3)本国扩张性货币政策只有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才能提高国内产出和价格水平,而财政刺激总能提高国内的产出和价格水平;(4)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扩张性货币政策能提高国内价格水平,可能提高也可能降低国内的产出水平。
关键词:
外国通货膨胀 汇率 货币和财政政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吴虹利 郭红玉 刘浩然
在现代货币政策框架中,国债收益率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键变量。本文使用仿射期限结构模型拆解我国国债收益率,研究了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的跨国溢出效应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美联储前瞻性指引主要通过信号渠道对债券市场的风险中性利率产生显著溢出效应,而常规货币政策的未预期冲击同时通过政策预期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传导,并且在汇率渠道的作用下,对国债收益率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在时间节点上,“8·11”汇改前以风险承担渠道为主,收益率的期限溢价部分受美联储未预期货币政策冲击的负向影响,汇改后资产平衡渠道和风险承担渠道产生了一定对冲作用,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我国国债收益率及其组成部分影响均减弱。本文建议,我国应加强货币政策预期管理,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改革,完善跨境金融风险的识别、预警和响应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胡再勇
本文分析了2010年6月19日二次汇改前后我国的汇率制度弹性、资本流动性和货币政策自主性的相对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二次汇改后我国的汇率汇率制度弹性明显增强,资本流动性增大,利率政策自主性增强,在我国通过提高汇率制度弹性以增强货币政策自主性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同时表明"热钱"流动对市场因素较敏感,与人民币资产收益正相关。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资本流动性 货币政策自主性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苏华山
使用月度数据实证分析1994年以来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并探讨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可发现:以短期存款利率代表官方利率,以同业拆借利率代表市场利率,分析两种国内利率对于世界利率的敏感程度,结果表明官方利率独立性较强,而市场利率独立性很弱。汇率制度改革以后,两种利率独立性大幅提高;鉴于两种国内利率都有缺陷,对货币供给量对国外利率的敏感性进行研究,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具有中等的独立性,汇率制度改革后货币独立性显著提高;通过分析货币与外汇储备的关系,可发现冲销操作仍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汇率制度 改革 货币政策独立性 利率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天顶 施展
在新发展格局下,金融市场的高质量发展不能忽视外部因素的影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会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现有文献的研究还不够充分全面,尤其缺乏对于零利率下限时期与常态化时期的比较分析。本文认为,美联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将缩小中美两国利差,促使中国的资本外流加剧,并导致实际利率水平和企业融资成本增加,进而带来资产价格下跌,对中国金融市场产生负面影响。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20年新冠疫情之后,美联储不断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其面临零利率下限约束,此时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可能会与常态化时期有所区别。基于2002年1月至2021年7月中国宏观经济和金融98个变量的月度数据,采用Wu-Xia联邦基金影子利率(Wu-Xia Shadow Federal Funds Rate)来度量零利率下限时期的美联储货币政策立场,运用因子扩张型向量自回归模型(FAVAR)从资产价格角度分析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影响,结果显示:总体上看,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会通过利率渠道对中国资产价格产生负面影响,且该负面影响具有时滞性;人民币汇率调整具有补偿效应,即可以通过人民币贬值减轻资本外流的压力,进而削弱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在零利率下限时期,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资产价格的负面影响比常态化时期更为显著。相比现有文献,本文主要进行了如下改进和拓展:一是采用Wu-Xia联邦基金影子利率度量零利率下限时期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立场,避免因采用联邦基金利率而低估其负面影响;二是运用FAVAR模型缓解VAR模型及TVP-VAR模型的遗漏变量偏误问题,并为识别结构冲击提供足够丰富的信息;三是对零利率下限时期与常态化时期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更好地把握美联储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时变影响。为更好地应对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对中国金融市场和宏观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需要深入分析和把握美联储货币政策动向发生改变的原因和本质,在坚持货币政策“以我为主”的同时,密切关注和警惕美联储紧缩性货币政策冲击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不断深化人民币汇率改革,保证人民币汇率弹性适度和调整空间充足。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雯雯 郭永济 李伯钧 李鹏
基于77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研究汇率制度弹性变化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后,汇率制度弹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显著正相关;资本管制导致这一关系在新兴和其他经济体中被弱化;金融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差异导致金融发展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对新兴与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显著的削弱效应;总体上,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在美联储升息期要高于美联储降息期。
关键词:
汇率制度弹性 货币政策独立性 金融自由化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章丽群
本文从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入手,分析了固定汇率制下和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的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蒙代尔一弗莱明模型的结论:浮动汇率制下货币政策效果更明显,结合我国现行人民币汇率制度和货币政策效果,以及我国汇率体制与贷币政策间存在的冲突,提出在我国加入WTO后改革现行的汇率制度和实现利率市场化,是提高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效应的必要途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文胜 张屹山
传统的货币政策冲击是通过短期约束或者长期约束下的向量自回归模型识别的,由于这种识别方法往往会引起"价格之谜"悖论,为保证实证分析的稳健性,本文同时采用短期约束和符号约束(Uhlig,2005)方法识别货币政策冲击,并对中国2005~201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给出货币政策冲击对汇率影响的证据。结果表明,中国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应量,以及美国采取宽松货币政策降低短期利率,均会引起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久性升值,前者对汇率变动的解释能力更强,但解释比例不超过50%,并且实证分析认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没有产生超调现象。由于货币政策等外部冲击以及市场的不完全性,会导致汇率异常波动,我们认为央行适度的...
关键词:
货币政策冲击 汇率动态 识别 符号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