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59)
- 2023(9182)
- 2022(7840)
- 2021(7074)
- 2020(6025)
- 2019(13588)
- 2018(13134)
- 2017(26372)
- 2016(14035)
- 2015(15827)
- 2014(15721)
- 2013(15722)
- 2012(14594)
- 2011(13196)
- 2010(13175)
- 2009(12377)
- 2008(12541)
- 2007(11313)
- 2006(9863)
- 2005(9134)
- 学科
- 济(67809)
- 经济(67700)
- 管理(49978)
- 业(47875)
- 企(40544)
- 企业(40544)
- 方法(33618)
- 数学(30924)
- 数学方法(30788)
- 财(22866)
- 制(18117)
- 中国(15910)
- 农(15762)
- 务(14717)
- 财务(14700)
- 财务管理(14669)
- 企业财务(14175)
- 业经(13352)
- 融(13155)
- 金融(13152)
- 体(12360)
- 地方(12314)
- 银(11930)
- 银行(11924)
- 贸(11800)
- 贸易(11793)
- 行(11371)
- 易(11360)
- 体制(10617)
- 农业(10020)
- 机构
- 大学(209888)
- 学院(207220)
- 济(97702)
- 经济(96066)
- 管理(84280)
- 理学(72792)
- 理学院(72115)
- 管理学(71323)
- 管理学院(70900)
- 研究(65408)
- 中国(53349)
- 财(50917)
- 京(42359)
- 财经(40273)
- 经(36805)
- 科学(32870)
- 经济学(32794)
- 中心(31304)
- 江(30652)
- 所(30562)
- 财经大学(30464)
- 经济学院(29895)
- 农(27321)
- 研究所(26679)
- 北京(26548)
- 业大(25474)
- 商学(24793)
- 商学院(24572)
- 州(24186)
- 院(23686)
- 基金
- 项目(135811)
- 科学(110371)
- 基金(104618)
- 研究(100515)
- 家(88507)
- 国家(87831)
- 科学基金(78357)
- 社会(69814)
- 社会科(66627)
- 社会科学(66615)
- 基金项目(55239)
- 省(49547)
- 自然(48925)
- 自然科(47907)
- 自然科学(47897)
- 自然科学基金(47141)
- 教育(46532)
- 资助(43394)
- 划(42112)
- 编号(37850)
- 部(32972)
- 制(32276)
- 成果(30812)
- 国家社会(30172)
- 教育部(29823)
- 重点(29725)
- 人文(28831)
- 创(28803)
- 发(27755)
- 创新(27115)
共检索到313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廖士光 张宗新
卖空交易机制作为证券市场中的重要交易制度,对完善市场功能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那么在新兴市场国家中引入卖空交易机制是否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文章利用我国香港股票市场上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卖空交易机制对整个市场的影响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最终的影响方向(加剧市场波动还是平抑市场波动)取决于市场中卖空交易者类型、操作策略及交易信息的公开程度。如果仅考虑投机性卖空者的操作对整个市场的影响,则卖空交易机制的存在会对整个市场的波动起到“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对市场上的暴涨暴跌现象起到平抑作用,而不会加剧整个市场的波动。
关键词:
卖空 交易机制 股价波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旻 杨朝军 廖士光
文章首先利用香港股市主板市场与创业板市场数据探讨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研究发现两个市场在波动性与流动性方面存在单向溢出效应,即创业板市场的推出并未加剧主板市场的波动性,也未显著分流主板市场的资金;同时,还利用沪深主板市场与深圳中小企业板市场数据分析主板与中小企业板市场之间的联动性,结果表明,仅深圳主板市场波动性单向溢出到中小企业板,沪深主板与中小企业板市场在流动性方面存在双向溢出效应。对此,针对创业板的推出时机与风险防范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创业板 中小企业板 波动性 流动性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烨 胡倩 周健
伴随着证券市场的产生和繁荣,证券分析师队伍也日益壮大并日趋专业。以港股为例,通过跟踪经纪行数百名分析师自2003年以来对香港上市公司的评级结果,以及重点考察不同评级结果投资组合的收益率情况后,发现尽管分析师的专业判断具有显著的投资价值,并以此确定投资标的或重点研究跟踪对象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其评级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实效性,对市场的影响力也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时刻密切注意分析师的最新评级成果并及时更新。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夏峰 吴松青
近年来美国不断加强证券卖空监管,2008年为应对金融危机,又采取了包括临时限制金融股卖空以挽救危难中的金融机构,修订证券卖空规则以全面禁止裸卖空,颁布SH表格指令以加强卖空信息披露等限制卖空措施,短期内对市场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其下跌趋势。香港一直严禁裸卖空,只允许对规定的证券进行"有担保"卖空,本次危机中只进行了调整允许卖空股票名单、提高延误交付证券失责罚金等技术性调节,卖空交易亦未发生异常波动。禁止或限制裸卖空已成为证券市场发展的趋势,有交收保障的卖空则是证券市场有效运作的必要工具,建立健全的卖空机制可以丰富市场调控手段,完善交易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谭洪涛 蔡利 蔡春
本文以我国2007年至2010年16个季度公告日为样本,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和股票回报为观察对象,对公允价值与股市过度反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1)股市过度反应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显著相关;(2)过度反应主要存在于估计窗口而非事件窗口;(3)我国金融业上市公司的金融资产市值计量模式显著放大了股市泡沫,且在不同的市场条件下,股票回报对公允价值的过度反应程度呈现出非对称性。本文扩展了事件研究法,给出了公允价值引起股市过度反应的具体标准,重点检验了估计窗口的信息含量,使之更加适应于公允价值资产市值计量模式的研究。本文验证了公允价值作为"会计加速器"作用的存在,有助于理解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对我国金融稳...
关键词:
公允价值 股市过度反应 事件研究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朱民武
融券卖空对于股市的影响一直富有争议。本文利用沪深A股数据检验融券卖空的价格发现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市场模型的实证结果与Miller(1977)所提出的卖空限制会导致股票价值高估理论基本相符,并且基于市场调整模型的实证结果在统计上更加显著;融券卖空实施后异质信念程度与股票收益并未呈现负相关,与Miller(1977)所提出的理论不符。此外,本文还实证检验了融券卖空对个股收益率分布的影响,结果显示:融券卖空后股票日收益率分布的负偏程度和个股日收益率的波动性都显著降低,股价崩盘的概率也显著下降。
关键词:
融券卖空 价格发现 价值高估 异质信念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沈少博
文章通过对香港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来对卖空交易机制的基本功能进行研究。运用Eviews5.0软件对香港证券市场2000年到2008年有关月度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协整分析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来研究卖空机制的引入会对证券市场产生何种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卖空机制的引入并不会加剧证券市场波动,相反能够起到稳定市场和增强流动性的作用;而证券市场交易的活跃程度反过来也会对卖空交易额产生影响,二者是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卖空机制 格兰杰因果检验 稳定性 流动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廖士光 杨朝军
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研究了我国台湾股票市场的卖空机制与股票价格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卖空交易额与股价指数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价指数是卖空交易额的Granger原因,但卖空交易额不是股价指数的Granger原因,即卖空机制的存在并未加剧证券市场的波动,而且由于卖空交易额和股价指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这就使得卖空机制可以对市场的波动起到平抑作用。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李锋森
长期以来,是否应该禁止或限制卖空交易一直是个争议不断的话题。2015年A股大跌期间,我国监管当局出台措施对融券卖空进行严格限制。本文基于市场稳定视角,对融券卖空限制措施的政策效应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市大跌期间,可融券股票的成交量和波动率显著低于不可融券股票,收益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高融券股票的成交量整体低于低融券股票,波动率前者显著低于后者,收益率前者显著高于后者。放松卖空约束和融券交易增加不是股市大跌的原因,限制融券卖空无助于稳定市场,甚至适得其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史永东 李凤羽
本文从盈余公告对投资者意见分歧影响的角度,解释A股市场年报公告期间的股价反应,在为意见分歧资产定价理论提供经验证据的同时,也为A股市场信息披露股价效应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路。研究发现,公告前投资者意见分歧程度与股票在公告日附近的超额收益负相关,证明上市公司年报会降低投资者的意见分歧,导致公告前因卖空限制和意见分歧而被高估的股价在公告日附近向其基础价值靠拢。此外,本文还发现上述股价反应在正式公告日前的几个交易日就已出现,证明A股市场存在年报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进一步研究显示,意见分歧与公告日附近股票超额收益的负相关关系随着机构持股比例和行业集中度的提高而逐渐增强。
关键词:
卖空限制 意见分歧 盈余公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毅
财务报表重述的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引起了国内外理论与实务界的关注。我国在2002-2003年补充更正高峰后,证监会颁布了相关规定,要求对财务报表的差错更正按照重大事项临时报告方式进行披露。本文以2009年我国沪市上市公司发布的87份重述公告为研究对象,从市场波动方面考察了重述公告的效应。结果显示重述公告的发布产生了短期的市场负效应。
关键词:
财务重述 市场效应 资本市场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薛昕 卜南扬 曹杰 朱子姝
本文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作为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的均值方程,对2001年11月1日到2006年10月31日上海股票市场和香港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进行研究,并借助协整理论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对这两个市场的系统风险之间的传递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期内,上海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急速下滑,其股价抗政策性风险的力量在加强;而香港股票市场的系统风险保持相对稳定。另外,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显示,在以过去五年的数据为样本时,系统风险从香港股票市场传递到上海股票市场;在以过去两年的数据为子样本进行检验时,恰好相反,系统风险由上海A股市场传递到香港股票市场。基于两...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甄红线 赵永刚
本文基于LMSW的理论框架,首次从信息披露制度的角度,将整个样本期划分为8个时间段,分段考察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市场效应,并为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判别体系提供思路。实证结果显示,在1997、1999、2000、2006、2007子样本期内,信息披露制度市场效应显著,能够显著降低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本文对私人信息交易度C2的影响因素也进行了分析,发现C2与证券市场走势成反向关系,国家最高立法部门和证监会制定的制度对降低C2系数具有较大的影响,证券交易所对证券市场信息不对称的影响是直接而且效果显著的。
关键词:
信息披露制度 市场效应 信息不对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冬蔚 彭松林
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内部人减持、年报、诉讼、分析师评级、停复牌以及高送转等重大公告前后卖空交易行为的变化,系统考察卖空者是否参与内幕交易以及何种因素影响卖空者参与内幕交易,发现卖空率较高的股票具有较低的未来收益,表明卖空者拥有信息优势,属知情交易者;卖空者拥有非常精确的择时交易能力,在重大利空公告前显著增加卖空量,而在利好公告前则显著减少卖空头寸,表明卖空者作为知情交易者的信息优势源自内幕消息;公司内、外部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程度越低或公司所在地的法治水平越高,卖空者参与内幕交易的行为就越少。因此,监管机构应密切关注公司重大消息发布前后卖空量的异常变动,同时,完善信息披露规则、健全证券分析师制度并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才能有效防范卖空者参与内幕交易。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蒋国云
香港股市暴跌的原因、影响及对发展我国证券市场的启示□蒋国云历史总是会变相地重演。1997年10月20日,正当华尔街的股市惨剧“黑色星期一”10周年之际,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的参与者都心存疑虑:股灾是否会重演?此时黑“熊”并没有立即出现在华尔街上空,却在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